主页 >>

“三点半难题”怎么破解?

2019年02月21日164未知admin

  □胡印斌

  3月3日下午,在全国两会第一场“部长通道”,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三点半放学”问题表示,各地应因地制宜“各走各路”,目前已有25个省制定了符合各省实际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要通过立法等形式加强治理“野蛮生长”的课后补习班乱象。

  “三点半难题”由来已久。1990年6月4日,当时的国家教委发布《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其中第五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大学不超过10小时。于是,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逐渐成为不可逾越的政策红线。

  然而,这一政策的直接效果就是,孩子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产生冲突。不是孩子没人接,就是即便接回去也不知怎么安排剩余时间。很多家庭要么老人接,要么孩子放学后直接被校外培训班接走。原本旨在“减负”的政策措施,兜兜转转,因为家长接送不便而产生了“学校减了负、家长增了负、孩子没减负”的溢出效应。

  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都尝试通过“弹性离校”的办法,破解”三点半“难题。据报道,自2017学年开始,上海市教委就在全市小学逐步试行放学后“快乐30分”活动,学生自愿参加,一般每周安排四天,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快乐30分”结束后,为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继续提供看护服务,并鼓励适度延长放学后看护服务时间。2017年,南京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小学“弹性离校”工作指导意见》,试点“弹性离校”,从主城区向城乡所有小学全面铺开实施。

  此外,天津、沈阳等城市也开展了“弹性离校”“课后服务”等相关工作。2017年2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弹性离校”课后服务合法化,并明确定位: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以及各地的实践再一次表明,破解“三点半难题”需综合施治。一方面,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听到民众的呼声,并从政策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确保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引导各地、各学校通过适度提供校内课后服务,来缓解家校之间的时间冲突。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学校适当补助,也可以采取向家长适当收费等方式保障三点半课后服务活动经费。同时,政府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对各类第三方机构的性质、安全级别以及收费等进行鉴别,并建立起健全的考核机制和追责机制。

  另一方面,在“三点半”之后的活动内容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还要精心谋划,科学合理配置。比如像天津市教委要求的,安排学生做作业,开展体育、艺术、科学普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等。提倡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深圳海山劳务中介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3 01:37:06
  坪地镇坪西果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民治人力资源外包  威县优质梨 新乐市市长 衡水爱心车 昨日秋阳和 灵寿县召开 香河:五项 衡水市直工 今日最高温 充分发挥领 衡水市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