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黑土地上三位老支书演绎“山乡巨变”

2019年02月21日251未知admin

  新华社哈尔滨1月8日电(记者李凤双、王春雨、强勇)曾因穷“出名”的“三靠村”,现在却成为十里八乡“眼红”的亿元村、小康路上的领头雁。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尚志市元宝村、尚志市长营村在三位老支书带领下,成为黑土地上三面与时俱进的旗帜。

  “说了算,定了干,多大困难都不变”

  68岁的张秀林是长营村党总支书记。他上任之初,村子账面仅3元钱,是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吃粮靠返销的“三靠村”。

  怎样迈出第一步?张秀林带人顶着鹅毛大雪,进山拉起木头。两个冬天摸爬滚打,给集体挣下5万多元,长营村发展有了“第一桶金”。

  长营村人均耕地只有0.7亩。张秀林盯上了村里1000多亩水坑,想要填坑造田。很多人不理解,“这不是瞎折腾吗?”张秀林走家串户劝说,“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没有地哪来发展的本钱?”

  说干就干,13年间,张秀林拖着六七种病,7次晕倒在工地。但最终,长营村填坑造田1480亩,是原来一个半村的土地面积。

  如今,长营村不只是亿元村,还入选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

  与长营一样,兴十四村、元宝村在老支书带领下,拼命苦干,彻底翻了身。“与其等靠要,不如甩开膀子干。”三位老支书透露出一样的朴素想法,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拼命干。说了算,定了干,多大困难都不变。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

  69岁的付华廷是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全村80%多村民住上花园别墅,50%以上家庭有私家车,年人均纯收入7.6万元,仅2%人口从事农业,其余都在村企上班。

  兴十四村抓住发展集体经济这个关键,从现代农业、工业、农村合作组织等方面发力,壮了集体,富了村民。

  1983年全国推行“大包干”。付华廷认为,各地情况不同,不能都适用一个模式。当时兴十四村已过上“大囤满,小囤流”的生活,年人均收入达2050元,付华廷认准了走集体经济的路子。

  虽未包产到户,但兴十四村改革传统集体体制,实行超奖减罚,解决了“大锅饭”问题。

  集体经济壮大,村民得到实惠。上世纪80年代,兴十四村购买彩电送给村民,成为全国首个彩电村。2002年建别墅,每栋村里补25万元,个人只拿10万元。

  兴十四村只是发展集体经济的缩影。长营村每年把村办企业纯利润的60%分给全体村民,这做法已延续30年。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程瑶说,解析三个村子“富裕密码”,绕不过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核心。在盘活集体资产基础上,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赢得百姓心。

  村民争做“思想工作”,老支书“不能退休”

  77岁的张宝金是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元宝村是小说《暴风骤雨》原型地、名声在外的“中国土改第一村”。

  一场“夸富会”去年在元宝村举行,由水稻种植大户“秀收成”。党员郇德金主动帮助村里人,现场保证:“我免费教技术,按我说的干,亩产达不到1200斤,我赔钱。”

  人群活泛了,“有老书记带着,有党员保底,还怕啥?”

  上任以来,三个老支书把加强党建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凡事相信党,脚步跟着党的路线方针,是成功的秘诀之一。

  元宝村响应改革开放的东风,办起加工厂、筷子厂、铅笔厂等企业,全村户均存款达18万元。

  老支书年纪越来越大,他们想卸下担子。张秀林计划退休,但村民不答应,他们约好轮流去他家做“思想工作”。

  接班人问题,也是老支书们心头的疙瘩。农村人才外流、干部年龄老化等问题,不只在元宝村等“亿元村”存在,一些落后地区更明显。

  老支书们认为,乡村振兴要强化“人才先行”。除了能吃苦、吃亏,接班人还要有吃透政策、吃透市场的能力,才能在农村发展产业、共同奔小康的道路上先人一步。


东湖临时工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9 07:46:13
  西乡西成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福永临时工  市畜牧兽医 市畜牧兽医 市科委等关 市政府新闻 市政府发展 ***主持 市教委印发 市教委公布 上海市旅游 市教委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