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刘少奇与彭德怀关系如何?上将刘源说了这8个字

2019年02月18日256未知admin

  原标题:专访刘少奇之子刘源:历史造就出那一代人,危难险阻挡不住,出生入死浑不懔。。。

  >>专访背景

  今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刘少奇之子刘源著书回顾父亲的军事生涯。近日,《梦回万里 卫黄保华:漫忆父亲刘少奇与国防、军事、军队》的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华商报记者专访了作者刘源。

  >>专访人物

  刘源,1951年生人,现年67岁,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上将军衔,2015年退出军职后,担任全国 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8年当选全国 人大常委会委员。

  书名为何叫

  《梦回万里 卫黄保华》

  华商报:人们熟知刘少奇同志对党的理论、组织和政权建设方面的巨大贡献,但他漫长的军事生涯却鲜为人知。这是您撰写这本书的初衷吗?

  刘源:我在前言里写了一句话,“身为国之干城一将军、人民养育一小兵,军人的责任和儿子的义务,都决定我必须写这本书”。本书围绕父亲在国防、军事和军队建设方面的丰功伟绩,从子女、军队领导的独特角度,以简洁、浓情且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对党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以及父亲同毛泽东、彭德怀、胡志明等老战友的关系作了梳理。

  华商报:书名《梦回万里 卫黄保华》很特别,有什么含义吗?  

  刘源:“梦回万里”就是在中国万里江山上,振兴中华之梦是怎么来的,今天我们所有的人仍然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走向未来。“卫黄保华”理解起来有点费劲,其实它是两个人名。我父亲在17岁的时候给自己改名“刘卫黄”,意思是捍卫炎黄子孙,他给自己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我的大哥取名“保华”,是保卫中华、保卫民族和国家的意思。“卫黄保华”既是父亲自己一生的追求,也是对后辈的重托。我们今天所有的后辈都应该牢记先辈的厚望,不忘初心。

  华商报:开篇就讲述您父亲领导的“武装工农”,能说说其中的意义吗?  

  刘源:1922年春,父亲从前苏联回国,自称“从西天取经回来”。这本“经”,一言以蔽之:武装工农,夺取政权。父亲在安源搞工运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父亲在那里主事两年多,全国各地的共产党员聚集此地,安源被称为“小莫斯科!”

  父亲非常注重武装工人。首先,是宣传教育。安源工人俱乐部设有保卫民族国家所必需的军事课程,教授工友和各地来的党员,讲述劳动阶级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实现自身解放,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在我党“第一所党校”,父亲亲任校长,讲授《共产党宣言》。其次,就是着手实践。组织起武装工人纠察团,1923年纠察员就达200人,并改造了矿警队,以维护矿工的利益。已被公认:中国共产党武装工农最早的实践,发轫于安源。这为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极为可贵的、能生长接续的基础——混沌初始,开天辟地,鼎立中华!

  华商报:书中说您父亲领导的工人纠察队是人民军队前身之一,是新提法吗?  

  刘源:1925年春,父亲离开安源,到广东、上海参加领导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和五卅运动中规模空前的工人运动。他依安源经验再次亲手组织了工人纠察队。1926年2月下旬,父亲代理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明确指出:必须“组织人民的军队——武装工农”,又要求省港罢工“扩充武装纠察”。这为一年多以后的广州起义培养了骨干。

  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明令以武汉为首都,中华全国总工会也随迁而至。那一时期,工人运动达到高潮,父亲顺应所需,依托他打下的汉冶萍(安源)总工会基础,亲手组织起工人纠察队,很快发展到5000多人,拥有3000支***,在收回汉口英租界等标志性事件中做出历史贡献。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解散工人纠察队,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6月底,得知汪精卫进行所谓的“清党分共”,陈独秀下令解散工人纠察队,把任务交给了父亲。一方面,作为中共中央委员,他在会议上坚决反对,但又必须执行中央的决定;另一方面,作为工人纠察队的组织领导者,父亲与29岁的同龄人周恩来等谋划,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解散,交出破***、梭镖和棍棒,实则秘密转移这部分宝贵的武装力量,将3000名纠察队精锐连同较好的***械装备,输送到叶挺与贺龙的部队里,正式加入中共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为20天后的南昌起义注入生力军。当今,所谓刘少奇的“卷旗不缴***”专指此事。这就将工农武装的雏形,变为八一起义之前我党所掌握的正式武装力量,成为人民军队的前身之一。

  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常委会决定南昌起义,派前敌军委书记聂荣臻上庐山面见养病的父亲,秘密通告起义计划。聂帅晚年时对母亲和我说:“在那个时候,我们党认为工人是最可靠的,武汉纠察队在军队中最受信赖,而这些工人最听少奇的。少奇了解他们,在他们中间有威信。”父亲表示一定参加,后因起义仓促提前,没能赶上。

  接下来是9月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区多地,工农揭竿而起。如果要确定标志性的地点,应该是在毛泽东开会发动起义的安源,起义组成的三个团中,有一个整团是安源工人,主要是工人纠察队和矿警队,他们持***械。南昌起义是以国民党名义,打的还是国民革命军旗号;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共产党的红旗,“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那么,工农革命军的“工”,当时的体现者是谁?主力就是安源工人。显然,这同父亲多年的工作基础和教育成果,有重要直接的关联。也正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基础,父亲从1928年开始在北方组织抗日,那是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前就预置的军事行动;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父亲又组织上海义勇军,这都是共产党标志性的历史大贡献。

  长征受命于危难

  父亲担任筹粮官

  华商报:您在书中回忆父亲的长征经历时讲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是怎么来的?  

  刘源:很多都是听亲历的前辈们回忆的。比如关于渡湘江战役,陈云叔叔有生动的回忆,他和父亲,在白区和红区共事,按现代词儿叫“搭过班子”,老熟人。父亲赶到湘江渡口,巧遇时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陈云。见面互问,刘说:我们部队差不多打光了,就剩千把人。你这儿有吃的吗?我两天没吃饭了。陈马上把自己的口粮给了刘,叮嘱一边过江一边吃,眼看就顶不住,一旦炸桥沉船,就渡不过去了。此时,渡口两岸到处是伤亡官兵,湘江上顺流漂着活人死尸,两位老战友,在连天炮火、厮杀呼喊中,心情是多么的凝重悲愤!战罢,当地百姓“三月不饮湘江水,三年不食湘江鱼”。陈云叔叔晚年还多次感慨,对这一段记忆特别深刻,那是最危难、最凶险的时刻呀!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之后,父亲先返回红五军团传达会议精神,又按要求到红三军团传达。2月,中央命令父亲就地任政治部主任。这里有一段故事:红三军团的军团长是彭德怀,政委是杨尚昆,父亲任政治部主任,也没说是中央代表,应该是服从军团长和政委的。杨尚昆主席晚年时见我说:“我跟你父亲非常熟,在莫斯科,他留学比我们早好多届。1930年他在莫斯科开国际职工大会并留会工作,我跟随他,实际上相当于秘书翻译。我从前苏联回来就在中央职工部,他是部长,我当职工部的宣传部长。以后我在许多地方就给他当副职或受他领导”。我说:“红三军团的时候您是政委,他是政治部主任,您也领导过他。”老人家说:“那时候我留在红军总政治部任副主任,他到三军团后我就没去过。少奇是政治局成员,他实际上是彭总和我的领导。虽然没有明文通知是中央代表,但长征期间还有什么文件不文件的呀,就是一句话嘛。不久,中央成立筹粮委员会,他当主任,我是副主任。”

  华商报:长征除了跟围追堵截的敌军打仗,最要紧的是如何解决肚子问题,听说您父亲是专管粮草的?  

  刘源:父亲到红三军团几个月后要过草地,7月中旬成立了中央筹粮委员会。兵不可一日无食,事关全军生死。中央任命父亲当了这个筹粮官,再次受命于危难。多少年、多少事,什么最复杂、最凶险、最难办,父亲就出现在哪里,担当起重任。

  过草地时,父亲前后招呼部队行进,即时果断下了道小命令:所有女兵分散至各男兵部队,由男兵照顾。直至长征结束,红一方面军的女兵一个也没死,全部活下来!筹粮委主任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措施,为我们老红军赢得人人称道、令人自豪的大荣光!

  从长征开始前标志性(松毛岭)战役的红九军团,长征初期担任后卫和挑夫的红八军团,遵义会议前后的红五军团、红三军团,中央筹粮委员会,一直到长征结束的瓦窑堡会议,父亲一步没落。公道说,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父亲这样的人多了!挺身而出,舍生取义,敢于担当,历史造就出那一代人,艰难困苦全不论,危难险阻挡不住,出生入死浑不懔!

  父亲与彭老总肝胆相照

  关系坦诚率真

  华商报:您如何看待刘少奇与彭德怀两人的关系?  

  刘源:8个字“战友佳话,历史选择。”1942年9月底,父亲到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太岳等地区考察,肯定了大局主流加以鼓励后,批评了代理北方局书记彭老总,主要是指,兵最多、人最强、军地条件最好、群众基础最厚,各方面发展却没有许多地方大;偏重军队,轻视其他,主观自负等。看着父亲当众批评,彭伯伯却微笑着给刘倒茶水,大家都很吃惊。彭总脾气大是有名的,没见过挨批还这样和气的。

  父亲与彭伯伯,俩湖南伢子从青壮年起,都敢作敢为、实话实说、坚毅执着、平强扶弱,不露温情却内心如火。按时下话,哥儿俩肝胆相照、关系更坦诚率真,更平易随性。彭伯伯对父亲也发脾气,但每次或被父亲严肃理智地说服,或证明有误,有时几句话就噎住没词“断片儿”了,所以越吵越少,甚至听着严厉批评,彭伯伯也成了“好脾气”。

  攀比行伍缘分,彭伯伯入湘军当兵那年,父亲高中讲武堂,同年兵龄;彭伯伯1922年也入湖南讲武堂,父亲是早六年的学长。一个严肃、稳健、智慧,一个严厉、暴烈、机敏。杨尚昆叔叔有段回忆,认为这次路过,父亲批评彭伯伯过严过苛、不平不公,说俩湖南老倌,倔起来拍了桌子。

  华商报:如何看待与毛主席的关系?  

  刘源:他们两人的交往之深厚密切,相契相合,恐怕在党内无人望其项背。例如,在遵义会议上,父亲在军事路线上完全拥护毛主席,尖锐地批评博古、李德和王明,第一次在中央会议上提出“八七会议”以来中央的“政治路线错误”。在中共七大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毛泽东思想,父亲第一次从9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当时全党对毛泽东思想认识的最高水平,在毛泽东思想史上有划时代意义。

  “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

  父亲终生不忘初心

  华商报:在书中为什么用很大的篇幅写越南战争?  

  刘源:从早期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华中抗日斗争新局面,重建新四军军部,到解放战争时期及时主持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全国战略方针,调动10万军队先机进入东北,都是父亲“倾世之力”的体现,而新中国成立之后体现得更加明显,书中所写的“援助越南、抗法抗美”就是最好的例证。

  1949年12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苏联,忽闻广西边防急报,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徒步17天来到中国,父亲和朱德下令以最高规格“热情接待、周密护送来京”。1950年1月30日,胡志明访问中国见老战友朱德和父亲,讲述了越南现状,提出了援助要求,两人当场赞同。自此,父亲一直负责援助越南,他与韦国清面谈,委托其担任援越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是红一方面军、新四军老人,时任解放军第十兵团政委、广西壮族人,懂越语,还认识胡志明。之后便开始了大规模、毫无保留的援助工作。父亲给胡志明的信笺电报不下百件,以至军队怎么编制,物资怎么运,根据地怎么建,边贸与援助怎么区分,群众生活怎么抓,全面周到。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北军一路攻下汉城,压向釜山。7月,“边界战役”初定,父亲委任胡志明在黄埔军校时期的老熟人陈赓入越帮助。9月至10月,陈赓、韦国清以及老友越南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洪水打了个大胜仗,消灭法军8000多人,解放5市13县750公里边境。后来美国介入南越,中国进一步加大了援助,父亲的意见中央军委全权接受并执行。

  几十年抗法抗美,“越共”凭的就是绕行老挝,先打下北越;特别是开辟“胡志明小道”绕行老挝、柬埔寨,后渗透南越。越南靠的就是人民战争,特别是运用“游击战与运动战的适当结合转换”、后击溃歼灭敌军。美国曾经宣布,“朝鲜战争是唯一没有打胜的战争”,而“越南战争是唯一彻底失败的战争”。美国人承认两场战争都输给了中国人。仅从点到为止的快闪概述中,相信大家足以看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之一,父亲更是影响世人,改造世界的伟大理论家、战略家之一。

  华商报:书为什么以《不忘初心死而不亡》收尾?  

  刘源:父亲的一生与军队、军事、国防有不解之缘。那个时代,决定了他必须为保卫炎黄子孙而拼搏,必然为振兴中华而革命;那个时代,决定了他的理想信念、文武兼备,造就了他的卓越卓荦、文武殊荣。他披肝沥胆,乘势顺民,披荆斩棘,卫黄保华,将永昭史册。老子曰:死而不亡者寿。党和国家、伟大的中国人民没有忘记父亲,从“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中解救他,永远纪念他。“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父亲终生不忘初心,他竭尽全力去做了,他舍生忘死做到了。 

  来源:华商报记者 王利民 特约记者 华访  

 

责任编辑:余鹏飞


深圳劳务派遣价格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12 07:35:45
  深圳东湖人力中介公司沙井劳务公司  省财政增资 雄安新区7 我市多措并 西宁市城西 大通县20 北川河集中 西海都市报 我省城镇保 关于开设人 绿电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