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孙家栋获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终身成就奖

2019年02月18日296未知admin

  原标题:风云二号H星今日交付,孙家栋获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终身成就奖

  11月30日,风云二号H星及风云三号D星正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交付给中国气象局。

  这两颗卫星凝结了我国自主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将进一步增强我国气象卫星的综合观测能力与应用服务能力。同时,作为全球观测业务卫星序列中的成员,将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风云二号H星于2018年6月5日发射,为我国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收官之作。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正研级高工韩秀珍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风云二号H星继承了风云二号系列卫星技术成熟、运行稳定的特点,定点于东经79°位置,与之前定点于东经86.5°的E星实现业务接替并往西布局,使得风云卫星在轨布局更好地覆盖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交付仪式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气象局共同向中国科学院院士、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颁发“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终身成就奖”。

  会前,孙家栋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气象卫星是我国发展最早应用范围最广的应用卫星,从1974年气象部门确定我国静止气象卫星的基本技术要求和系列发展的初步设想,提出要自行研制和发展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开始。到1986年,***正式批准风云二号卫星研制任务,应用部门与研发部门密切配合不断推动气象卫星技术的发展。

  今年6月5日风云二号H星发射时,89岁高龄的孙家栋依然在一线见证卫星的发射,他对澎湃新闻说:“国家把这样一个角色交给我,我就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每一次(发射)总师的位置应该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交付仪式上,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向孙家栋颁发“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终身成就奖”奖牌,国防科工局局长张克俭向孙家栋颁发证书。

  今日同时交付的还有风云三号D星。风云三号D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四颗星,于2017年11月15日成功发射。

  6个多月的在轨测试结果表明,风云三号D星可满足大气探测、温室气体监测、空间环境综合探测等多方面不断增长的新需求。

  风云三号 D 星是目前我国光谱分辨率最高的极轨对地观测卫星,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从多光谱探测到高光谱探测的跨越。它还是我国首颗高光谱和微波组合实现对大气温湿度廓线进行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探测的遥感卫星。

  其地面应用系统首次建成了由南北两极地面站加上国内4个地面站构成的全球数据获取站网,实现了2小时全球完整探测数据获取;资料处理、网络和数据存储能力成倍提升,计算能力增加了近20倍,数据存储能力增加了近10倍;资料预处理的定位定标精度显著提高;地理定位精度达到遥感仪器亚像元,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光谱定标精度优于2ppm,红外通道辐射定标优于0.5K,大部分可见光通道辐射定标精度达到3%的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我国对地观测遥感卫星定标最高水平。

  同时,风云三号D星卫星资料遥感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红外高光谱与微波探测仪结合使大气三维热力结构反演精度提升了10%;资料应用服务时效提高到30分钟;全新的生态遥感应用软件投入服务使用,开创了风云遥感应用的新局面。

  投入业务运行后,风云三号D星将与C星形成上、下午组网观测,与静止星形成高低轨配合,确保我国极轨气象卫星业务的连续稳定运行,有效支撑“全球观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

  澎湃新闻从交付仪式上获悉,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了17颗风云气象卫星,其中8颗在轨稳定运行,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均完成了升级换代,被世界气象组织(WMO)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也是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的值班卫星,为93个国家和地区的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风云卫星实现业务化运行以来,对西太平洋生成的497个台风进行严密监测,登陆或影响我国的211个台风无一漏网,卫星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占比达到近70%,对我国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发挥了关键作用。

 

责任编辑:张玉


沙河最大劳务派遣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16:11:38
  深圳公明镇楼村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坪山劳务公司  大留镇镇加 各县(市、 三亚开展防 三亚质监局 定兴县民营 定兴县执法 市人大常委 唐山市城管 南和县:我 衡水冀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