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防空壕见证日军轰炸清远血泪史

2019年02月22日552未知admin


  清代民居被日军轰炸的废墟至今保留

  广州日报清远讯 (全媒体记者曹菁摄影报道)昨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清远各界也发起了抗战纪念活动。在清远城区石角镇马头村清代大围屋和清新县江口旧兵工厂遗址相继发现侵华日军轰炸废墟和防空壕,再次揭示了日军当年疯狂轰炸清远军民的罪恶历史。

  在石角镇有名的“九井十八厅”清代民居建筑群,至今依然可见一排失去屋顶的建筑残骸,残垣断壁诉说着当年日军的凶残。村中的老人回忆说,这排建于大围屋后院的房屋有战壕相连,均用条石支撑坚硬的墙壁,中间可跑马传信,是当年村民抵御日寇进攻的坚固堡垒。后被日军的飞机和炮火将屋顶全部炸飞,剩下一堆废墟。“九井十八厅”位于清城区石角镇丹霞地貌旁,是冲积平原上大屋村的一古建筑物,清代乾隆年间大屋村人用了18年时间兴建的,总面积5724平方米,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客家围屋,并具有防御性的建筑布局的特点,且保留了原来雕梁画栋的痕迹和雄伟壮观的建筑结构。如今这里已成为清远城区唯一一座有规模的古民居。

  清远县志记载,1939年12月,日寇1.6万多人向清远银盏、源潭一带进犯,国民党守军三个师与日军展开了浴血拉锯战,次年1月5日,清远城首次沦陷。不过几天后,国民党援军反攻,击退日军收复了清城。此后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无条件投降,清城先后5次遭日军侵占,尽管如此,由于国共抗日军队的顽强抵抗,四处出击不断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使得日寇每一次攻城得手后因无力防守而不得不匆忙退却,侵略军企图奴役中国人民的美梦最终破灭。

  在清新县江口一处荒郊,当年一个用于生产军火抗击日寇的兵工厂部分遗址还深藏其中。记者日前在这里还发现了工人躲避日寇飞机轰炸的防空壕。从银英公路旁一条坑坑洼洼的泥路延伸到不远处山脚下一片开阔的平原,几座民国时期式样的破败建筑在茂密的树阴下似乎已经与世隔绝了多年。它们的分布格局与当地村落的民居建筑传统显然完全不同,不但整齐划一,其间还有坚硬的水泥路相连,因为年代久远,路面生长着青苔,给人的感觉像座军营。 

  根据《清远县军事志》的记载,民国时期一座大型兵工厂就隐身在清远县企湖塘(今江口圩西南)。1932年,陈济棠为加强粤军装备,与德国克兰公司签订合同,在清新县琶江筹办制炮厂,至1935年建成。制炮厂共耗资大洋1100万银圆。1936年,江口琶江兵工厂改称为“广东第二兵器制造厂”,蒋介石派兵工署制造司司长杨继担任该厂厂长。抗日战争爆发不久,日寇飞机即对该厂进行轰炸。首次轰炸,损失不大,该厂迅速搬迁,转移到四川重庆郭家沱。以后,日机又进行多次轰炸,工厂建筑几乎全部夷为平地。

  据清远史料记载,日本侵华以来,从1937年7月27日至1945年,共空袭清城一百多次,投弹2500多枚,炸毁房屋二千多间,伤亡七百多人。由于当时日军战线过长,飞机数量不多,每次调派前来轰炸的飞机最多不超过十架,有时少至一两架。致使清城的大观街和新街常被多次轰炸,军民伤亡惨重。

  清远老人黄伯回忆了当时政府对日机的空袭采取预发警报的情形。在敌机到来之前的几分钟,鸣汽笛发出防空警报,居民闻听警报,立即向城郊疏散。“那时候我七八岁,跟着大人拼命地跑。一边跑一边惊闻“呜呜”不停的警报声,心慌得很,那声音好可怕,走迟了随时都有被炸伤、炸死的危险。”

  当时另一防空措施,就是在有可能的地方因地就势挖掘防空洞。在清远城区水关口和城隍街的旧城墙中就挖了许多防空洞,每洞可藏一两人。有条件的地方,防空洞就修挖得大些,叫“避难室”,大洞也有缺陷,只要炸弹落在附近,冲击波的气浪足以令人窒息,死者双目凸露,不忍一睹。清城日军轰炸遗址的发掘,再次警醒市民勿忘国耻。



深圳沙头角人才市场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08 06:34:56
  观兰(澜)镇第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东门劳动力市场  市场与政策 市政府召开 蓝绍敏主持 市委中心组 张敬华在接 李克强主持 小微企业融 我市成立宁 大数据驱动 南京资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