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以党建创新促农业转型发展

2019年02月22日247未知admin


  大圩镇党群365服务平台,实行“一站式”服务,可为农民提供10大类服务项目。 李文琦摄

  以农村党建“聚合”工程为引领,安徽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将红色党建和绿色产业相结合,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集聚到产业中,把群众带到致富项目里,有效引导农业产业从无序竞争到有序合作、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从参差不齐到品牌保护,真正做到了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走上了党建助力引领农业转型发展的康庄大道——

  从30年前埋下第一颗葡萄种子,到目前获得近3亿元的年产值;从2003年第一届葡萄节,到现在实现休闲、旅游、文化有机融合;从农区到景区,再到“中国葡萄特色小镇”……在安徽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红色党建”为“绿色产业”发展筑牢根基,二者“同频共振”,奏响了农业转型发展的“最强音”。

  破解农业转型发展“瓶颈”

  包河区大圩镇发展城郊型农业历史悠久,目前已是国家4A级生态农业旅游景区。近年来,随着村内留守老人孩子和外来租地的流动种植户逐渐增多,本地人口“空心化”,外来人口“边缘化”,党员队伍青黄不接,传统以村为单位建立起来的党组织不强现象愈加明显。

  贺明伍是5年前来到大圩承包土地种葡萄的,得益于自身的葡萄种植技术,他很快成为大圩葡萄种植行业的领军人物。随着生意越来越好,贺明伍想要留下来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作为大圩葡萄协会会长的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带领更多人采用新技术,提高葡萄品质。“虽然经过一段时间走访和劝说,很多村民开始科学种植,效益大幅度提升,但影响力有限,主要因为我的身份是外地人。”贺明伍说。

  贺明伍所说的问题,大圩镇党委书记钱炳同样也感受到了。“长期以来,大圩都是一个农业乡镇,所以相对封闭,部分党员思想保守,对农村发展新形势判断不准、了解不够,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钱炳介绍,镇党委下设5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120名。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基层组织和管理模式相对固化,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求,也难以满足大家的期盼。

  在大圩镇,像贺明伍这样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外地人超过了50%,2016年以前,党组织组建率不到20%,覆盖范围存在大量空白点。“不少流动党员隶属关系不明确,‘两不管、两头松’,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很大挑战。”钱炳说。如何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现代农业同步推进?立足实际,大圩镇决定创新开展农村党建“聚合”工程。

  点燃现代农业发展引擎

  大圩镇慈云村的黄建财本是开饭店起家,而后转型种葡萄。“刚开始自己不懂,头年不挂果,心急啊。”黄建财说,是同村的种植大户李刚,在他遇到困难时伸出了援手,“老李是一名老党员,也是镇上葡萄协会的成员,技术过硬,经验丰富,有他帮忙,第二年开始,收入就翻番了”。

  2016年4月份,大圩镇正式启动农村党建“聚合”工程,先后成立葡萄、蔬菜、草莓、莲藕、苗木、农家乐、体育休闲7个产业协会,新增1个产业联盟党总支,7个产业协会党支部,通过构建都市农业联盟党总支—产业协会党支部—产业联合体党小组三层党组织体系,将全镇187个产业联合体的3000余名党员全部聚集。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党员可以直接参与产业发展重大事务的议定和执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与此同时,为全方位拓展为农服务,大圩镇统筹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打造开放式党员活动中心,设立党群365服务平台,实行待办事务“一站式”受理,为农民提供包括代办小额贷款、农资采购、营销推介等在内的10大类服务项目。此外,定期开展“党建+农技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深入田间地头“问诊把脉”,最大限度地聚合产业、聚合党员、聚合群众、共享发展。

  “特别方便!”谈起党群365平台,大圩镇蔬菜协会会长、党支部委员宇业年竖起了大拇指。从外地来到大圩镇创业多年,宇业年一直想建立自己的新型无公害蔬菜基地,打造自己的蔬菜品牌。然而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一直没能实现。

  2016年6月份,新成立的大圩蔬菜协会党支部知道宇业年的想法后,觉得这是一个提升大圩蔬菜种植整体水平的好时机。于是,蔬菜协会党支部联系省市农科院,邀请专家到宇业年的蔬菜基地进行指导,共同讨论实施方案,并帮助他争取政策上的支持。不到半年时间,就帮助宇业年建成了安徽省面积最大的蔬菜无土栽培示范基地。

  基地建起后,专业人才成了发展的关键。为此,蔬菜协会党支部又帮忙引入创客空间、物联网技术等新型农业技术和平台,通过新技术推广来广泛集聚专业人才。

  江建忠就是宇业年挖来的“宝贝”之一。作为一名新型农业水肥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专家,江建忠最早是为宇业年提供新型肥料的供货商,后来在宇业年的再三劝说下,加入了他的蔬菜基地团队。“这里环境特别好,尤其是产业协会里面的老党员充分为年轻人搭建平台,让我们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江建忠说。在老党员精神的感召下,如今,江建忠已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焕发“三农”发展活力

  自农村党建“聚合”工程实施以来,大圩镇近万名农民踊跃参与,绿色经济“蛋糕”不断做大,火红的党旗成为一抹最美的色彩高高飘扬在大圩镇。红红火火的农业发展让农民很快尝到了甜头,大圩镇农产品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5万元。

  近年来,包河区紧扣“两应”主线,全力打造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包河模式”,在组织设置、党员队伍锤炼、服务群众的机制、平台等方面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政治强核心、服务暖民心、党建聚人心”的基层党建新路径,形成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的生动局面,党组织威信大大提高,要求加入党组织的人越来越多;一大批有技术、懂市场、会营销的致富带头人不断涌现。

  “如今,村里有村党支部,农业产业链上又有了协会党支部,党建纽带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农村发展紧紧‘绑’在了一起。”大圩镇党委副书记、都市农业产业联盟党总支书记徐友兵说,产业协会与村之间还形成了一个“双向进入”机制,二者互相借力,共同发展。

  “实践表明,通过设立产业链党支部,把党员聚到产业中,把群众引到致富项目里,确实可以有效引导农业产业从无序竞争到有序合作、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从参差不齐到品牌保护,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在钱炳看来,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农村党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齐声共鸣”是必由之路。

  当前,大圩物联网农业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特色农产品在全产业链上标准化运作,万亩高端葡萄种植计划全面推行。“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小康路子是闯出来的,跟在党组织后面更有劲头活力。”贺明伍信心十足,“通过产业协会和党支部平台,现在,大圩葡萄有了质量标准体系,新技术新应用有了推广渠道,今年的全国葡萄年会更是将大圩葡萄品牌推向了全国。”

  行走在大圩4万亩都市农业公园,蔬菜园里有党员示范基地,葡萄园里有党员示范棚,农家乐里有党员示范点,红色党建和绿色产业的聚合,正让这里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经济日报记者 白海星 通讯员 王嫣然


莲塘临时工派遣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08 09:12:40
  深圳福永镇富桥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哪家人力中介靠谱  2017年 我市新增3 我市市直机 临沂市人力 我市失业保 我市参保职 全省技能兴 2017年 2017年 市劳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