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奏响产业扶贫最强音

2019年02月21日74未知admin

精准扶贫,产业是根。贫困群众有了产业就相当于有了造血功能,致富才有希望。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陇县着眼“精准”二字,以产业扶贫为重点,探索推行了“菜单式”产业扶贫、建立双百产业扶贫基地、“借袋还菇”等产业扶贫脱贫模式,极大地增强了贫困户“造血”功能,确保贫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
  “菜单”扶贫
  1.3万贫困户搭上致富车
   “如今,群众想干啥,只要选择了‘扶贫菜单’,各级干部就会从种苗、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全力帮扶。”说起陇县的“菜单式”产业扶贫,陇县东南镇予村贫困户闫福军满脸笑容。
   闫福军曾想种烤烟,但自己一没资金、二没技术。去年2月,当包村、包户干部把《“菜单式”脱贫项目申报表》送到他手上时,他依然犹豫不决,但当干部给他讲清楚这次“菜单式”产业扶贫的帮扶举措后,他毅然在“种植烤烟”后面的空格画了勾。去年,他种植了12亩烤烟,不但烟苗、地膜等物资政府全部免费提供,而且有技术员全程技术指导。去年他栽植12亩烤烟卖了3万多元,看到他的“脱贫账”,他说还要继续种植烤烟。
   贫困群众本身就底子薄,在脱贫攻坚中更不能“瞎折腾”、“一窝蜂”,需要靶向施策,选准产业,走对路子。据此,陇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按照产业精准到户、设施精准到村、保障精准到人的思路,实施了以政府“配菜”、贫困户“点菜”、部门“上菜”为主要内容的“菜单式”产业扶贫新模式。县上依托奶山羊、核桃、烤烟、旅游、中蜂等特色产业,及时编制种植、养殖、就业、生态四类33项产业项目清单,下发到各村及贫困户手中,让贫困户根据自身意愿和能力进行勾选,镇和部门提供扶持资金和政策扶持,全力为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菜谱”。
   正如县委书记杜长生所说:“精准扶贫,就是精准对接贫困户诉求,群众想吃哪盘‘菜’、适合吃哪盘‘菜’,我们就上哪盘‘菜’。”
   全县的“菜单”不但涉及产业,还扩展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还由户拓展到村。截至目前,全县共实施到村产业项目155个,1.3万户贫困户全部自主“点菜”,选择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致富产业。
  “双百”基地
  贫困户收入翻番惹人羡
   “现在在绿能牧业上班,每个月固定工资3000元,还包吃包住。”2017年12月16日,正在绿能牧业羊舍里打扫卫生的陇县堡子身村贫困群众张永科满脸微笑地说。
   张永科家以前仅靠种植小麦和玉米维持生计。去年他把5000元产业资金入股到绿能牧业后,每年享受保底分红500元。今年初,又按照协议种植了2亩多青贮玉米,并到绿能牧业打工。这样,对于张永科来说,在这里自己就有打工、青贮饲料、入股分红3份收入,加起来一年就有近4万元,比以前收入翻了好几番。
   张永科之所以走上致富路,得益于县上“双百”产业扶贫基地。
   着眼于提高贫困户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和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实现“小家庭”与“大产业”有效对接,今年年初县上依托企业、园区、家庭农场等组建了100个产业扶贫基地,要求每个基地至少带动100名贫困户脱贫致富。县扶贫办主任赵建政介绍说,这就是县上建立“双百”产业基地的初衷。
   作为全县“双百”产业扶贫基地之一的绿能牧业,目前已经吸纳了28名贫困群众到企业从事饲养、清洁、饲草储运等,年人均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与此同时,企业还实施了合同托养,共为215户没有饲养能力的贫困户代养,年终保底分红500元。如公司收益好,将有8%~19%不等的分红;另外,还协议收储饲草,与387户贫困户签订1935亩青储玉米收购协议,亩均收入1200元。
   目前,全县已经建成像绿能牧业一样的产业扶贫基地113个,涉及龙头企业、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个方面。县长赵甲宏介绍,县上对这113个产业扶贫基地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的同时,也实行严格的考核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对带动贫困户脱贫成效满意度较低的,取消基地资格,不予扶持。今年来,113个“双百”基地已吸纳带动1.2万户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或就业,实现了基地与贫困户精准对接,做到了产业脱贫全覆盖。
  “借袋还菇”
  贫困户零投入却赚大钱
   在陇县温水现代农业园区蘑菇大棚一排排整齐的菌架上,满满地排着一个个菌包,菌包上面已冒出了大小不一的香菇,这一颗又一颗的香菇承载着贫困户的脱贫梦想。
   “这些大棚都是政府和园区免费提供给我们贫困户的,我觉得只要勤快点,脱贫不是问题。”在陇县温水现代农业园区的蘑菇大棚内,温水镇枣林村贫困户刘淑霞说,2017年8月他们家承包的3座大棚,到现在收入4万多元。
   “园区免费提供生产大棚,并免水电费、免费技术培训,每座大棚借给菌袋8000袋,出菇后保底回收,保证每座大棚每季收入不少于8000元,一年不少于1.6万元。”这就是该园区采取的“三免一借两保障”“借袋还菇”扶贫模式。据该园区负责人李晓宏介绍,园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持举措,通过“借袋还菇”,目前已有135户贫困户零成本进入赚大钱。
   在温水农业园区,针对不同的贫困户还有不同口味的“配菜”: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入股分红的模式,用产业扶持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分红,每户入股5000元,每年分红350元;吸纳贫困户进园区打工,月工资1800元,户均年收入2万元,实现转移就业脱贫;园区流转贫困户土地287亩,户均增收1600元……
  社区工厂
  留守妇女、老人创收增收不再难
   “看我们这儿的虎头鞋,纯手工做的,小孩穿上多喜庆。还有这个抱枕,拆开可以当毯子,可受欢迎了!”吕海慧一聊起自家的产品就停不下来。
   吕海慧之前一直做服装生意,几年前在陇县人社部门的帮助下,利用50万元创业贷款开起了这家社区工厂——陇县关山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陇县当地民俗文化产品,而陇县农村妇女就有搞刺绣、做布艺的传统,贫困村中的留守妇女和老人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完成生产。”吕海慧说,她就将山区贫困家庭变成公司的加工车间,将贫困群众变成公司员工。主要是对有手工活的农村留守妇女、老人及残疾人,发放原料,让她们按照要求在家里做,每隔一段时间上门收购,统一销售。这样既不影响农村妇女、老人照顾家里,又能做针线活挣钱,这种就业门槛低、无风险的工作,符合贫困群众自身发展需求,贫困劳动力参与面广,就业率高。目前,这一模式带动就业效果明显,吸纳带动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200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100多人。
   我们相信,有了“精准”的产业帮扶,陇县脱贫未来可期。 梁会平
    


深圳莲花临时工劳务市场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3 04:32:47
  深圳松岗朗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圆岭劳务派遣服务  文化繁荣与 调查显示: 上海慈善物 本市学车计 农工党上海 城市交通论 进一步推进 关于上海市 市文广局召 逸夫舞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