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深圳龙华行政区元年谱写发展新篇章

2019年02月21日95未知admin

    行政区元年,龙华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台阶。图为深圳北站商务区建设现场。


    今天是2018年的第二个工作日,这是一个适宜沉思过往与守望将来的时刻。

    冬日的阳光洒在脸上,惊喜留在王姐的心中。“全国首个院士下社区传承中医工作室入驻,上线全国首个微信支付新农合系统……”,于2日启动的“发现龙华之美”新闻采风活动走进龙华人民医院,老龙华人王姐瞪大了眼睛:“原来龙华的医院这么强悍!”

    手捧证书站在聚光灯下,杨斌的脸上满布骄傲的光芒。不久前,“全国基层改革创新案例”出炉,广东省2例上榜,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名列其中。而在日前举办的文促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杨斌代表的民治分会荣获2017年度优秀分会。

    随着清脆悦耳的“当当当”声,一列“微笑海豚”驶入站台。去年10月28日,深圳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正式开通载客试运营。从樟坑径到清湖地铁站,湖南小伙杨民权和女友有说有笑,一段故事还没有讲完,电车已经到站。小情侣两个直说“方便”。

    过去这一年,是龙华区建区元年,许许多多如王姐、杨斌和杨民权般的普通人,生活、工作的轨迹在不经意间,已与新龙华的建设发展深度交织,更显圆融丰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深圳市最年轻的行政区,在建区元年,龙华决策层精准把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以扎实的改革实践为锋刃,凝心聚力落实“中轴提升”战略,推动龙华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龙华区委书记余新国表示,全区将把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全会精神整体把握、一体贯彻到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将其转化成生动的改革实践,推动龙华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争当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尖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关键在行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归根到底要靠实干。”龙华区区长陈清也表示,要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更高标准谋划长远,以务实态度和科学方法把龙华发展路子走对走实走好。

    聚力“中轴提升”打造发展新引擎

    去年6月29日,深圳首列现代有轨电车试运行仪式在龙华区举行。

    4个月后的10月28日,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正式开通试运营。两个多月里,有轨电车日均客运量约1.6万人次,最高达2.1万人次,平均每天可减少1万辆小汽车出行。

    城市运营专家人士曾断言,龙华建区,将实现深圳城市中心功能在中部的率先突破,极大地提升中部发展轴的辐射功能,对于深圳加快特区一体化、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为全球最新轨道交通产品的代表,“微笑海豚”落地龙华,一步到位地将深圳北部片区拉入轨道交通时代,深圳中部发展轴和北部核心区也因此纳入市区“1小时交通生活圈”,由此,意味着深圳市决策层提出的“中轴提升”战略在龙华取得重大进展。

    不仅仅是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的开通。

    去年以来,龙华区借鉴128公路由“锈带”到“智带”转型的成功经验,以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为契机,优化沿线两侧用地用房布局,以深圳北站、观澜高新园未来产业集聚区、九龙山产学研片区为战略支撑的三核,以梅观高速路沿线布局的重点企业和园区为多节点,打造“一廊三核多节点”,提升产业配套服务水平,依托富士康、华为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打造连接港澳、辐射全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梅观创新产业走廊。

    “行政区事业要有新作为,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眼界、更长远的考量,对标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超常规推进”,龙华区委书记余新国强调,龙华区要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深入实施中轴提升战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梅观创新产业走廊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战略部署,形成带动中轴提升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展新引擎。

    凸显改革锋刃

    以改革的领先支撑发展的率先

    “这是一次学习会、一次观摩会,也是一次调研会,龙华改革的方式、路子以及结构,令我眼前一亮”,去年8月初,一口气听完龙华六大改革项目的现场路演后,深圳市委改革办副主任杨立勋颇有感触地说。

    2017年,距离全面深化改革启动已有4年。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如果把全面深化改革比作建造大厦的话,头三年是夯基垒台、选材备料、立柱架梁的三年。当全面深化改革各主要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来自基层一线的改革实践,正是在夯实基层基础上下功夫的关键所在。

    建区元年的龙华,其改革深意正在于此。

    去年3月,着眼于凸显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的有效对接,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龙华区明确了2017年38个改革项目,并在全市率先出炉《龙华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施办法》,涵盖七大工作机制,涉及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链条。

    从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机制改革到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提升改革,再到基层治理新体制探索,龙华区重点改革项目让杨立勋收获良多,其中的“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提升改革”,他极为欣赏。

    杨立勋直言,“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提升改革”直接锁定“路网、学位、床位”等重大民生基础设施,极其具有针对性,倒逼政府从审批制度改革、服务型政府建设及扁平化管理三个维度,补齐制度短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基层一线的鲜活样本。

    “把握全局重结构,上承国家设计,下接龙华实际,精彩!”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魏达志的点赞直截了当。

    把脉“主要矛盾”

    以优质供给对接群众需求

    走在龙华区人民医院里,听着罗新乐院长的讲解,王姐直说“没想到”。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所区属医院动作频频,国家级项目纷纷落地,“院士级”服务触手可及,全院次均门诊费用130.96元,次均住院费用7228.75元,在全市同级公立医院中均处于最低水平之列。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作为深圳市最年轻的行政区,龙华区在经济、社会、民生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囿于基础薄弱、空间受限,看病难、读书难、出行难仍然困扰着辖区居民生产生活。

    据了解,龙华区委区政府坚持把财政预算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全面推进十大民生建设项目,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实事,切实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去年以来,龙华城管执法罚款额约占全市一半,乱张贴停机追呼数超过全市三分之一,安监执法罚款数约占全市三分之二,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城市治理井然有序。

    就在去年9月底,龙华区首次举办“两代表一委员”电视问政会。以“让交通更顺畅”为主题,12位问政者针对交通热点“连环发问”,相关单位负责人现场一一回应。三个多小时的问政会,堪称一次政府交通设施供给与民间出行需求的系统对接。

    未来五年,龙华全区将新增公办学位约4万个、幼儿学位约3万个,基本满足学位需求;加快推进8所大型医院新改扩建,完成直属医院创“三甲”;人均文体设施面积提高到1.5平方米,实现五年翻番;筹建政策性住房不少于3万套,有效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余新国说,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龙华人民,让龙华更有品位、更有温度、更有活力,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文 吴永奎 李世钊


深圳华强北人才市场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9 04:13:21
  观澜企坪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人力资源  备忘录:个 果洛州副州 南山绿化工 学习实践科 西宁火车站 国家支持藏 加快安居工 西宁市创业 CUBA西 果洛州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