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源丰富环境优越 适宜一体化建设

2019年02月19日272未知admin

    图为深圳特区。资料图片


    近期广东出版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作为中国明确提出建设的第一个湾区,与世界上其它有名的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地质条件和资源禀赋到底有何特征?对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建设目标还有哪些特殊的优势?为此,南方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图集的主编、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秦绪文,为读者详解与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资源和地质环境相关的种种疑问。

    ●南方日报记者 冯善书 通讯员 陈惠玲

    湾区一体化▶▷地壳稳定资源丰富 

    南方日报:与世界上其它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地质条件和资源条件差异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秦绪文:粤港澳大湾区土地面积、人口和空港群均处于领先。其它资源也非常丰富,地质条件较好,地壳相对稳定,有利于实现区域一体化建设。但另一方面,存在诸如湿地退化、矿山荒漠化和局部水土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加大整治力度。

    南方日报:应该如何去克服区域差异较大、局部存在一些地质问题的短板?

    秦绪文:应该在土地集约化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产业化,地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预警等方面着力克服一些资源环境短板。

    南方日报:大湾区资源丰富,现代产业布局需优化,有何具体思路?

    秦绪文:一是加强地区科技合作,积极推动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打造新能源等新兴科技产业链和服务基地,增强区域发展新动力。二是建立以地热田为基本单元的大区块管理模式,促进地热能梯级开发利用,并在珠海、中山建立集约化地热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改变地热资源开发较早却利用程度低的局面。三是积极推动地质遗迹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及开发利用,为大湾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增长点,并以此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布局的优化。

    南方日报:大湾区的地质条件有利于实现区域一体化建设?

    秦绪文:大湾区区域地壳相对稳定,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陆域工程建设地基条件较好,尤其是深部岩石地层地基条件良好,有利于楼房、公路、大型机场及各类桥梁的建设。海域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较好,适合港口、核电站、风力发电站、海底光缆、输油管道、大型机场和大型桥梁等设施的建设。因此,大湾区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条件较为有利。

    但大湾区局部存在一些地质灾害或隐患,如台风及风暴潮、海平面上升等,重大基础设施施工时应加强勘查和设防。在防灾减灾方面,建议加强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制度,加强地灾预警预报。在城镇规划区采取地面沉降规避、处置等预防措施;开展城镇及重大工程区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有效开展台风暴雨期崩滑流灾害群测群防工作,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财产安全。

    湾区经济▶▷发挥优势协同发展

    南方日报:大湾区在发展港口经济方面有哪些有利条件,粤港澳如何实现资源互补?

    秦绪文: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产业为支撑的开发型经济。图集显示,大湾区港口资源丰富。其有利条件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河流水系发达,可以形成自内陆向外海扩散的水运体系;二是沿岸水深条件较好,大型港口众多,包括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惠州港等亿吨以上的大型港口,可形成规模化的港口群;三是沿江、沿海大中小型港口集结,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互补,承接几乎所有区域的物流运输。

    高度发达的“湾区经济”,往往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港口航运业是物资积聚和外泄的重要途径。大湾区可利用强大的港口群,内联大陆腹地,外接世界各地,优化配置所有资源,推动大湾区社会发展。

    南方日报:对大湾区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有何建议?

    秦绪文:粤港澳大湾区应整合资源,互补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的三大城市为中心,带动周边,辐射全国,扩展世界。建议大湾区采取相应措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实现城市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电子信息、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精密机床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积极推动交通运输、物流仓储、教育文化、科学研究等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积极推动新能源的利用。

    南方日报:大湾区应该如何优化“9+2”城市群国土空间布局?

    秦绪文:以海定陆,构建海陆统筹,海陆一体的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以珠江口沿岸城市为中心,辐射构建城市圈,做大做强已有的深港、广佛和珠澳3个大湾区城市核心,拓展以“深港莞惠”“广佛肇”“珠澳中江”构成3个环珠江城市带,形成层次鲜明、协同发展的创新型城市群布局。

    湾区生态▶▷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制度

    南方日报:如何应对目前面临的生态环保压力?

    秦绪文:当前的生态环保压力主要表现在:围填海对沿海环境影响较大;局部地质灾害发育,对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海砂开采影响海底环境;湿地开发程度高,呈退化趋势;矿山开采导致荒漠化呈加重趋势;局部存在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等。

    建议开展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制订严厉的保护治理措施,防止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重点包括土壤和地下水资源详查,海域沉积物污染调查监测,湿地及自然保护区调查监测,并加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打造优质生活圈和建设美丽湾区。

    南方日报: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哪些方面的调查?

    秦绪文:建议开展环境调查及各种监测,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引导大湾区海洋产业均衡发展;开展填海造地和重大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沿线工程地质调查与环境地质调查;开展城市群的城市地质调查,统筹考虑地上地下空间的地质条件;加强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制度,加强地灾预警预报;加强对地热、海砂、富硒土壤等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勘查和水污染调查。此外,还要加快资料的整合,形成大数据,建设透明湾区。

    大湾区面积

    ●涵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陆域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大陆和岛屿海岸线总长3201公里

    大湾区资源丰富

    ●预测石油资源量为80亿吨

    ●初步评价大湾区地热资源量1.42×1019焦耳

    ●探明远景海砂资源量达385亿立方米

    ●地下淡水天然资源总量约每年150亿立方米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已圈定11个远景区、19个成矿区,锁定2个千亿方级矿藏


南湾临时工派遣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2 15:58:12
  深圳松岗镇塘下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南头临时工  张义珍副部 西双版纳雷 普洱市纪委 云南省人民 浦东—大理 昭通市加大 安宁市安监 国务院印发 《2018 完善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