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环视听】专访唐晓峰: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2019年02月20日433未知admin


2018年3月11日,唐晓峰在北京接受“环视听”记者专访。



什么是历史地理学?专业的说法是: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问题,就是历史地理学。从历史的角度认识脚下的大地,从上古到当代,从自然到人文,看上去驳杂涣漫,一望无边。圈子里的专家们术语来术语去,不亦乐乎;外行们懵懵懂懂,敬而远之。

研究历史地理40年,唐晓峰当然是资深专家,但无论写书还是谈话,都没有拐弯抹角、咬文嚼字的讲究。比方说,在新书《给孩子的历史地理》中,他这样解释什么叫“历史地理”:“卫青北征匈奴,这是历史;朔方郡、阴山山脉,这些是地理,把它们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题目:卫青大将军北征的路线。再比如,唐代幽州城(在今北京),是地理;安史之乱,是历史,这两者也可以加起来,说明安禄山起兵的位置。其实,许多历史事件都应该把地理加上,加上了,问题才完整,才更明白。比如读鸿门宴的故事,可以问,鸿门在哪里?《登鹳雀楼》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定要问,鹳雀楼在哪里?”

几句大白话,就把历史地理的思想方法勾勒出大概轮廓。“能用简单的话把事情说清楚,就别用复杂的。”他对“环视听”记者说,“如果离开术语就活不了,不会用普通的语言把知识、思想讲明白,我怀疑你是不是真明白。”

写一本给孩子读的历史地理的书,这个建议来自诗人北岛。从2014年出版《给孩子的诗》后,他“一发不可收拾”,找来一批不同领域的大家,相继出了《给孩子的古诗词》(叶嘉莹)、《给孩子的动物寓言》(黄永玉)、《给孩子的美的历程》(李泽厚)、《给孩子的音乐》(刘雪枫)等各种“给孩子”系列,“想起一个门类,找一个门类”,直到找上了老同学唐晓峰。

等正式动笔,唐晓峰发现,给孩子讲历史地理,确实是一件新鲜事。“给孩子讲一般地理的书很多,地形地貌、山川水文、植被气候、城市交通,永远讲这些传统话题,却不讲它们背后的思想内涵。”

他用山、水举例,“在中国文化里,山山水水从来不只是自然性的存在,而是一种文化符号。提到‘江山’,产生的是对国土的政治联想;提到‘山水’,引来的是文人审美的情怀;提到‘江湖’,又是另一个三教九流、五方杂处的世界。还有王朝文化,把‘五岳’变成道德名山,象征华夏的威仪;道家文化,又把那些深山野林变成神仙洞府,越是人迹罕至,越冒着仙气……”

“中国五千年历史,有这么多热热闹闹、打打杀杀的故事,你来我往、改朝换代,唯独地上好像一片空白。但是,我们的大地从来不只是历史的过场,它和中国的文明、思想完全融合在一起。历史怎么可能没有地的事呢?地的事是什么?这就靠历史地理来讲。”唐晓峰说。    

事实上,不论考古还是地理,“都是到大地上找寻人类活动的痕迹,都要脚踏实地说话,都不是无病呻吟”。上世纪30年代,历史地理学的先驱顾颉刚先生,就满腔热情地勉励青年“不要空谈误国”,要“到民间去”。他发起成立了“禹贡学会”(名字取自经典《禹贡》,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著作),使历史地理研究变得名正言顺,聚集起一批青年,唐晓峰的老师侯仁之,即在其中。“作为这一学科的奠基人,现实关注和实地考察一直是侯先生的特色”,从燕大校园开始,他的足迹遍及海淀周边,再扩大到整个北京地区,以至宁夏、内蒙古和陕西的茫茫沙漠。

这种直面大地的精神,唐晓峰感念至深。侯先生的第一课就安排在圆明园。金秋时节,他带着唐晓峰和其他几个学生,在一处处土岗、河床、废墟前漫步,随走随讲。“到11点半了,他把我们带到一块空地,一会儿,他的儿子骑着车过来了,车旁边有一个挎兜,装着准备好的吃食,我们就席地而坐,在圆明园里野餐。”唐晓峰回忆道。然而,此时的唐晓峰,对历史地理仍是隔膜。实地考察固然避免了书斋里的空想,但还是“干巴”,“说到一个地区,无非是地理、人口、农业、交通、城市,就这么干巴巴地排列一通”。

真正开始喜欢上地理学,是在美国念书的时候。1986年到1995年,唐晓峰在雪城大学留学,那里是美国地理学的重镇,他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头撞进了充满“人味儿”的地理学世界。当地理学背后有了“人味儿”,唐晓峰发现,过去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往往意味深长。

“延安的宝塔,原本是唐代的佛教建筑,为什么我们看到它,想起的是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而不是和尚庙?新华门,原本是乾隆为新疆妃子建的特殊住房,对面就是回民区与清真寺,为什么我们现在说它,想到的是中南海与国家政治,而不是宫廷故事?同样一个景观、一个地方,含义完全不同,这种转换和变化常常发生,却常常被我们忽略。”

而在这些地理空间里,不仅有政治、军事、文化、历史,更牵涉着情感与人生。就像北京这座城,作为一个学者,唐晓峰关注这里的历史沿革、空间布局乃至历代长城的修建轨迹。

在北京城中心五道口的咖啡馆里,唐晓峰向“环视听”记者说起他的“面茶”情结。 “老北京”渐行渐远,大都会扑面而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日日上演的历史地理话题。就像唐晓峰所说:“每一个事件、每一段历史都会在大地上留下刻痕,历史地理的任务,就是把这一章书写的内容,仔细地解读出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环视听工作室 许晓迪 陈昊) 

责编:杨知然、

 


宝安劳务派遣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10:59:22
  龙华镇桃苑新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桃源临时工派遣  本市推进 保护优秀建 上海将举办 市民喜爱爱 大学建设须 上海全面梳 割掉肿瘤留 上海市社区 申城持续高 上海今年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