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家在莞“逗留”
石米空间改造之后,保留了原有的莲池、绿白相间的马赛克地砖、灰白石米外墙等特点。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通讯员 石金花 摄
在东莞城中村的一栋老式民宅里,一场关于当代艺术的聚会气氛正热。10日晚,石米当代艺术空间以一顿传统粤式入伙饭宣布正式开放,迎来当代艺术家东莞逗留计划第五期。
今年年初,东莞第一个当代艺术家逗留项目“过冬计划”启动,由石米空间创办者石金花与东莞籍当代艺术家李景湖联合发起,旨在探索当代艺术与东莞的关系,为国内外艺术家深入了解东莞这座城市、激发国际间当代艺术对话而搭建平台。
逗留计划▶▶当代艺术家的东莞游记
“我们更倾向那些关注东莞并已有完整创作思路的艺术家。”石金花说,曾在北京、香港工作的她现在致力于东莞当代艺术活动,“我们与艺术家是一种互相发现的关系,我们带着艺术家在东莞探寻发现,艺术家带着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这座城市。”
逗留计划至今已举办四期,分别邀请了国内当代艺术家刘窗、王卫、何颖宜、刘辛夷和顾颖伉俪、美籍艺术家艾米和恩佐在东莞逗留创作。
在第三期中,刘辛夷、顾颖艺术家夫妇把东莞某酒店几千平方的空置层改造成了一个“国际机场”。他们利用立柱和小红灯改成了一条飞机跑道,红色的跑道信号灯则利用酒店现成的地面插座设置。小灯从网购得来,刘辛夷觉得,淘宝、天猫等网购渠道,极大地解决了艺术家在创作物料上的局限,这就像东莞制造作为全球贸易的缩影。
除了跑道,展览现场还有很多东莞题材的作品。其中一件作品的灵感,是考察振华路老街时,由家家户户门口的土地牌位想起的伦敦“中国城”。刘辛夷将个人的海外生活经历与地缘文化和历史的元素交织,给予传统性和现代性的本土化展示。
在2015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刘窗的装置《收购你身上的所有东西》亮相。来到东莞后刘窗做了另外一个版本,展示的是内衣、身份证、照片、梳子、牙刷等杂物,全部收购于东莞长安的一位年轻女工。“探索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转型”,作品介绍这样写道。
最新一期的逗留项目“回巢计划”,三名艺术家均来自香港,分别是杨沛铿、尹丽娟与武漠,当代艺术家杨沛铿与陶瓷艺术家尹丽娟祖籍东莞,两人活跃于国际当代艺术界,是从东莞“走出去”的艺术家。
石米空间▶▶东莞的文艺共享探索
东莞这座城市深深植根于岭南文化,相对传统艺术而言,当代艺术似乎仍是“非主流”。
“东莞用短短30年从落后农村变成世界工厂,是中国现代化、全球化的缩影,她的发展历程充满了鲜活的艺术素材。”李景湖认为,在东莞做当代艺术的潜力很大,不仅创作资源丰富,国外很多当代艺术家也对这座话题城市十分感兴趣,希望来到实地探察创作。
随着逗留计划的进行,一个可提供创作、展览及食宿的固定场地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石米空间由此诞生。
石米空间位于东城区樟村堑头,周围都是低矮老旧的平房和公寓,逗留的美国艺术家评价“像是被遗忘的区域”。然而,这里曾经是东莞商业最发达的地区,是最早面向市民的大规模生活居住区。过去与现今、繁华与衰落的对比,为石米空间添上故事感。
这栋民居是典型的珠三角地区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带有莲池的庭院、绿白相间的马赛克地砖、灰白石米外墙,后者是“石米空间”取名由来。这些特点被保留下来,而一楼改造为展厅和来访接待区,二、三楼共有两间工作室、三间卧室及厨房、露台。
据李景湖介绍,石米空间最大的特点是“共享性”。“我们将会把这里打造成文艺共享空间,只要是非盈利实验性的文艺类项目都免费提供场地。”在石金花看来,非盈利的逗留计划是探索也是突破,希望石米空间成为东莞文艺青年的集聚地。
当代艺术在东莞并不是孤掌难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体制内人员称,东莞市文联也已向石米空间抛出绣球,寻求合作机会,市文化馆正在规划当代艺术展示厅。道滘新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两届,不仅在东莞本地吸粉无数,很多一线城市的艺术家也积极参与其中。
“再过20年,‘世界工厂’‘莞产手机’这些标签可能就没了,记录这段传奇历史最好的机会就失去了。”李景湖说,“对于当代艺术和社会经济的关系,国内大部分地方都不理解,假如东莞能率先理解,将制造业与具有国际意义的当代艺术结合、升级,那是稳赢不输的事。”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陈琬莹
南头劳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