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坐拥“双重优势”!香港传统“爱国学校”力推爱国教育

2019年02月21日590未知admin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派记者 陈然】在香港专业进修学校(简称“港专”)上周的毕业典礼上,有毕业生做出不尊重国歌行为,当即被赶出场。面对学生“责问”,该校校长陈卓禧铿锵有力地回应:“这是一所爱国爱港的学校。”各界纷纷为陈卓禧点赞的同时,也注意到原来香港有一批传统的爱国学校。

  这些传统爱国学校大多创立于二战后,当时香港百业凋敝,失学严重。一些认同中共的社会人士筹募经费办学,创立了香岛中学、培侨中学、福建中学、旺角劳工子弟学校(该校后来创办的一所夜校发展为“港专”),主要是为清贫子弟提供教育。这些学校也曾是香港左派传播思想和培养接班人的地方,培侨中学曾接收过很多左派人士的子女,比如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因立场“亲中”,这些学校遭到港英政府的打压。将军澳香岛中学校长邓飞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港英政府对爱国学校的限制和打击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禁止爱国学校毕业生报考纪律部队或政府公职;二是以检查卫生、消防等借口进入校园内,肆意扰乱课堂秩序。“第二点尚且可以克服,可是第一点的冲击力真的太大了。”邓飞解释说,那是变相封锁了爱国学校毕业生的职业道路,“等于剥削了他们向社会上游流动的机会,着实狠心”。

  港英政府的打压,并未改变这些学校的爱国立场。邓飞表示,以香岛中学为例,在上世纪40年代办学之初就在校内举行升国旗、奏唱国歌等仪式,几十年来没有改变,“这是传统爱国学校的惯例”。在上世纪60年代,香港传统爱国学校提出“民主办学”或“民主教育”的概念,目的在于解放学生的个性,与“殖民教育”区分开来。到了后来的80年代至90年代,香港教育界又提出类似的“反奴化教育”或“民族主义教育”,旨在将学生培养成认识祖国、具独立思考能力的社会栋梁。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临近香港回归,港英政府对爱国学校的“禁令”开始放松,并大举推行教育改革。本以为可以重整旗鼓的传统爱国学校,又再次面临学费冲击。邓飞解释说,彼时的港英政府在全港推行9年义务教育,学生可一律免费接受小学及初中教育;但由于爱国学校需自负盈亏,因此必须收学费才可继续办下去。“我们虽然申请到了政府的直接资助,但政府却是‘按人头给钱’,收不到学生的话就没有资助了。”邓飞回忆说,为了维持经营,这些学校的老师大多都拿着极低的工资,有几所学校终以关闭收场。

  全港中小学总计约1100所,传统爱国学校仅有十余所,占比很低。但邓飞对《环球时报》表示,当前,爱国学校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首先,作为一所香港学校,我们对国情的了解肯定比其他香港学校深;其次,相对内地学校来说,我们对国际化的熟悉程度也更深。”邓飞解释说,中国正逐渐融入、甚至引领全球化的浪潮,因此成熟的爱国教育必须是国际化的,学生要熟悉中国国情,也必须站在国际化平台上,“无论是培养本地学生还是内地来港读书的学生,传统爱国学校坐拥‘双重优势’,在推动爱国教育方面义不容辞”。

  2012年,香港发生反国民教育风波,爱国学校受到冲击,成为反对派的“出气筒”和批判的靶子。香港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刚被任命时,就曾被反对派一口咬定是“深红”背景,理由是她担任过“左派学校”福建中学的校长。作为爱国学校校长,邓飞也承受着不少压力。“有人认为我们是爱国学校,就一定代表内地、代表北京、代表中央,其实这是误解。”邓飞说,与香港所有学校一样,“如今我们的学生来自各个阶层,出身、背景各异,并没有独特的指征性”。


东门临时工派遣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08 08:30:32
  深圳龙岗人力资源市场深圳福保劳务中介  我市6项工 元氏农发办 2017全 完善执行联 村医李荣强 市扶贫开发 市领导调研 黔西南大力 黔西南州建 省关工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