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携手高校, 实验室建在养殖场

2019年02月22日578未知admin

    绘图:陈健珊




    “这里是我们的细胞室,是十万级洁净室,工作人员正在做细胞试验。”“那是菌种保藏室,研究人员研究出来的菌种都保存于超低温冰箱和液氮冷冻保藏器里。”“这些是PCR仪、流式细胞仪、分光光度计、离心机,主要用于分子研究。”……从温氏研究院二楼介绍到三楼,院长助理、温氏集团副总经济师陈丽对于每个实验室都如数家珍。

    温氏研究院是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温氏股份)的下属单位,典型的“企业+院校”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可谓温氏股份的“心脏”。从七户八股8000元起步,到2016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达593.6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7亿元,科技支撑在温氏股份的成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董事长温志芬亦将技术创新驱动力视为公司30多年持续成长的三大秘诀之一。

    南方日报记者 黄进 实习生 陈影 

    通讯员 成国兴 张学斌

    冬天晚上做鸡疫苗试验冷得直哆嗦

    走进温氏研究院,在30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里,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琳琅满目,如果不是陈丽的介绍,你很难将见到的场景与一家养殖企业联系在一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中华农业科技奖证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证书、中国青年科技奖证书……在温氏股份文化展览馆里,各种奖励证书贴满了一面墙。

    有人认为,养一只鸡养一只猪,科技创新没那么重要。温志芬不认同,他以温氏股份近几年在环保方面的技术突破为例,近年来国家抓畜牧业的环保力度非常大,但温氏股份绝大部分鸡场、猪场符合最新环保要求。

    2013年3月,温氏集团组织技术力量从事养殖业环保设施的研发,并与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承担起国家“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试验工程建设项目”。经过一年多研发,无害化降解处理机最终成功研制,也是国内畜牧业生产的一件大事。

    “我们的试验不是完全坐在办公室里完成的,而是要在养殖场完成的。”对于陈丽的这一说法,温志芬十分赞同,他回忆,1995年左右,为了推出某个新品种,需要对该品种多市场表现情况进行考察,他曾与同事多天凌晨两点多到佛山的市场走访。

    “这样的经历非常多。”温志芬说,比如,有一次公司做鸡疫苗的试验,为了让试验结果尽可能客观,做试验的地方一般是很偏僻的农场,“又是冬天,天气很冷,晚上还要爬起来为小鸡加温,冷得我们哆哆嗦嗦”。

    近年来,温氏股份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84项,其中发明专利77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

    目前,温氏股份在家禽育种技术、种鸡生产及孵化技术、疾病防控与肉鸡生产管理、饲料营养技术、食品安全保障、环保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从“星期六工程师”到高校技术入股

    时间回到1983年,温志芬的二哥温鹏程高中毕业后,承包了新兴县簕竹一个农场,和父亲温北英一起发展养鸡,创办起簕竹鸡场,即温氏集团前身,“刚开始养的是新兴黄鸡,靠土方法、凭经验养殖。”温志芬说。

    “不过,温北英老先生也明白,养鸡的生意要真正做大,还是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现代化的公司治理。”温志芬回忆,温北英曾说过,鸡场要进一步发展,仅靠几个“土知识分子”不行,要大量吸收科技人员,充实科技力量。

    为此,早在1985年,温氏就开始实施其“人才引进计划”。当年的“星期六工程师”——岑德光,便是温氏引进的第一位科技人员。

    1992年,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受邀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与企业开展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温氏的发展同时与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华南农大帮我们解决了育种、疾病、营养等一系列相关的技术问题。”

    1996年前后,双方合作的第一个产品,被誉为“中国优秀肉鸡品种”的温氏矮脚黄鸡诞生了,不仅丰富了公司产品结构,而且更受消费者欢迎,卖价也更高,这让公司尝到了产学研合作的“甜头”,“这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品种,这直接体现出了科技对我们企业的贡献。”

    “这让我们更加坚信技术的力量。”温志芬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跟温氏同期起步,具备一定饲养规模的企业有很多,仅新兴县就有好几家,当时大家都处于同一水平线,规模没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通过引进华南农大,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使我们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然后(与其他企业)不断拉开距离。”

    自此,温氏股份与各大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更加深入。

    2004年,集团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于2008年成立温氏集团研究院,标志着企业的科技力量、科研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截至今年4月,温氏股份已形成一支由66名博士、473名硕士和50多位外聘专家顾问组成的科技人才队伍。公司先后成立动物营养研究中心、现代育种中心、动物疫病研究中心、食品和饲料质检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和10余个试验基地,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80余项。

    大手笔共建

    P3实验室

    在多次尝到了科技甜头后,温氏股份对于科研投入也“毫不吝啬”。

    从1997年开始,温氏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2%作为科研经费。2006年,集团用于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及技术进步的经费更是达到3.2亿元,超过销售收入的4%,近年来,公司年均研发投入均在2亿左右。

    在科技投入方面,一个故事会被温氏股份的员工经常提起,上世纪90年代,公司资产才百来万,但公司花了十几万来购买电脑,“在286、386那个年代,我们意识到信息社会的到来,所以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购买电脑,成为国内第一批用内部局域网的公司,2006年我们又实现互联网化,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效率。”温志芬说。

    与中山大学共建P3实验室是温氏在科研投入方面“大手笔”的另外一个例子,2003年非典时,刚好是温氏旗下公司大华农创业起步阶段,为了吸引高素质人才承担起国家前沿的科技研究,公司与中山大学进行紧密型的合作,与中大共同建了P3实验室,“设备开支全部来源于温氏,中山大学出人才。这是国内企业当时唯一可以研究人畜共患病的实验室,我们的人才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承担起国家的相关课题,最终转化成成果,变成我们大华农的一个竞争优势。”


深圳海山劳务外包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2 16:37:48
  深圳石岩镇水田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梅林临时工外包  2013年 市小额担保 市人社局荣 关于公布河 全市劳动保 南昌市青年 开封市高校 市人社局系 响应勤俭节 阳城县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