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敦刻尔克》:是局限,还是突破? 属于诺兰的三种减法

2019年02月22日113未知admin

21世纪经济报道

马曼容

克里斯托弗·诺兰在影迷中有“烧脑大神”的称号,他的电影不仅惯用各种影像符号,更在剪辑上别出心裁。此次新作《敦刻尔克》以二次世界大战著名的“敦克尔克撤退大行动”为背景,通过对此历史事件的讲述,诺兰试图展现自己对家乡的情感,更缅怀那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们。


场景的减法:时间汇聚的生存瞬间

对于时间的切分,在诺兰过往的作品中相当鲜明,不论是短片《蚁蛉》的宿命回圈,首部长片《追随》的交叉剪辑,还是《记忆碎片》的倒叙顺叙交汇,甚至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在剧情上层层交叠的时空串接,诺兰都玩着复杂的时间戏法。《敦刻尔克》中,他则利用“一星期”、“一天”、“一小时”的三条叙事穿插,分别代表行动中的陆海空三军。

诺兰所使用的时间线丰富了电影本身。他将三条线坐落在不同起始点上,角色们可以在不同时序中相遇,通过时空的不同步,慢慢让事件与人物的相遇重叠,相对于观者,《敦刻尔克》展现了生死瞬间多重可能性。

许多对于该片的批评认为,《敦刻尔克》中实物的“稀少”让本应该宏大场面不够摄人心魄。在我看来,这并非电影的缺陷,从另一角度而言,场景的“减法”成为另一种对于生存感的“紧缩”。因为“少”,观众更能聚焦与角色流动,感受下一秒的生死未知。诺兰甚至刻意以“少”作为战争的重要特点,电影没有明确指出这场行动的整体性,反而只跟随几位主角生命搏斗的奋勇,整体场景都在这样的“减法”下凸显这群无名英雄的“个体性”。

生存的减法:人性恐惧的生死抉择

《敦刻尔克》是一部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的影片,但对诺兰来说这却不是一部“战争电影”。他认为以战争题材作为娱乐影片的主题是件吊诡之事,因而他更倾向于将其视作一部讲述“生存”的作品。在“生存”的主线下,《敦刻尔克》通过人物演绎出对生死的恐惧、自我的尊严和人性的抉择,影片的主题被进一步深化和放大。

以战争凸显的生存是人之常情,但《敦刻尔克》对生存的展现是聪明的,诺兰从“回家的代价”中延伸出对于阶级关系的探索,并着重展示被抛离个体的无助仓皇。当等待返家的四五十万人面对只剩不到十分之一的名额,拥有指派生死的军官又该如何选择生存的军人,谁该生存?谁又该牺牲?诺兰聚焦底层士兵的境遇,营造紧张的焦虑感,让观众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

“家”在《敦刻尔克》中虽代表希望,但也成为另一种绝望,我们多数在电影中看见对家的形容是:“看得到不代表回得了。”这正成为士兵们如何抢夺稀少回家名额的动力。以此的“生存”诺兰亦通过紧闭空间的二选一困局来诠释,以撇除外界来袭的船舱暗底,为了自身活命,而宁愿牺牲他人,最终转化为战争现实的残酷无奈。谁又能选择他人生死?这也或许是诺兰借由《敦刻尔克》的影像不停反复追问自己与观众的问题。

战争的减法:家在远方,虚无缥缈

《敦刻尔克》最明显的特点,是在叙述中淡化了“国家”,这让影片与过往描写无名英雄电影如《血战钢锯岭》、《拯救大兵瑞恩》产生了鲜明的对比。电影所做的是对战争的减法。导演并未通过激烈的战火来燃烧信心,诺兰甚至有意在影片中避免展示飘扬的国旗。显然,《敦刻尔克》想述说的早不再是英国如何成功策划这场大撤退,而是这群无名英雄如何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回家,而完成这次得以记载史册的生存行动。

最终,当军人搭上回家的渔船,面对漫长战线的疲劳,家的形象也早已模糊,连区区悬崖都能被视为家的模样。“家”固然成为影片的重要核心,但回到战争层面而言,它始终与“国”绑在一起。《敦刻尔克》对“国-家”的概念进行了淡化,丘吉尔的胜利演说仅仅通过刊载于报纸之上的文章展示出来。在那些军人心中,也基本没有这位“国家领袖”的存在。如同战场上的“家”,知道它在远方,但终究仍是个虚化的象征。(编辑 李二民)



深圳莲花劳务派遣服务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2 15:12:05
  深圳公明镇合水口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翠竹劳务外包  我省6厅委 青藏高原隆 市财政局自 多年困扰不 玉树州加强 确保全面完 走基层转作 承德日报社 西宁曹家堡 玉树温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