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围绕产业培养“多能工”提升人才“生产能力”

2019年02月19日298未知admin


    陈宏泽

    包括佛山在内,中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制造业创新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的,其关键是为学生打造一个未来入口。在笔者看来,要打造一流的职业教育,需要配合产业发展需求,进行更多具有前瞻性、革命性的探索。

    目前广东省拥有技工院校156所(其中技师学院35所),在校生57.1万人,约占全国的1/5,基本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技工教育体系。南海技师学院立足佛山,当佛山“打造国内一流的职业教育”的号角吹起,围绕产业培养“多能工”,提升人才“生产能力”成了它的新命题。

    何谓“多能工”?简而言之,就是指对生产各环节全都知晓的技能人才,他们既有一技之长,又对生产的各个环节有全面的了解。这是笔者走访企业时发现的新需求。

    佛山是一座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城市,这些企业有技术改革、转型升级的需求,但其企业规模也决定了它们需要借助更多的社会资源与之配合。技工必然是其中最基础、数量最大的一个群体。

    在笔者看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关键,在于学校技工“生产能力”的提升。“生产能力”提升的目的,是让企业把技工的培养安心交给学校,自身专注于创新。

    据笔者观察,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有组织地将企业的一系列通用标准、创新标准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换言之,职业教育要先于产业发展步伐,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灌输以“质量先行、质量占优”的观念。

    以德国在汽车研发生产过程中的做法为例。虽然对企业来说,其核心技术的研发具有局部性,但如果没有外部的支撑,这些技术将无法融入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因此,在概念车变为量产车的过程中,德国从所涉及的各方面技术环节中提炼出一个教学实训的标准,让学生通过该标准提前了解、掌握相应的技术要求。当量产车进入市场,学生便可同步进入社会变成从业人员,以保证其维护、生产,使之快速占领市场。

    当然,要让职业教育先于产业发展步伐,需要政府、行业、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思维模式发生转变。简而言之,企业必须有开放的态度;学校必须勇于接受改变,勇于承担重任;行业协会要主动介入,承担起统筹、协调的责任。

    当下,佛山正全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笔者以为,站在职业教育规划的角度,它要求南海乃至整个佛山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大胆的革新。对于学校而言,它需要在思维模式、教育理念、师资队伍、课堂场景、教学设备、学生就业观念这六个方面的转变。

    对此,笔者有一些思考。例如,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可在提高现有教师队伍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建立客座实训师队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技工教育,由优质企业生产一线技师以兼职形式,加入师资队伍;而在课堂场景的转变中,可改变过往学生“排排坐”看黑板听书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一线生产环境里接受实训。

    种种改变是为了让学生可以“高质量就业”,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动手能力强的技能人才。从南海技师学院过去一年的转变中,笔者看到,佛山市、南海区两级政府正努力探索一条职业教育新路子——借2016年四校区合并、全面启用新校园之际,南海技师学院对系部架构进行调整,成立汽车工程、装备制造、智能生产三大重点专业,以及应用设计、现代服务两大特色专业,以培养更契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此外,在现有模式基础上,启动四个中德共建中心的建设,以“1套评价体系+3个重点领域”的形式,将德国先进的技术元素融入学院全日制教育和企业培训服务。佛山正以多种形式的转变,推动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本土化。

    不可否认,这将是一个爬坡的过程,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标准本土化的过程。在运行体系上,它需要解决师资队伍的转型升级、学生实训标准和考试形式转变、高端差异化就业等问题。然而,笔者相信,只有内部裂变,才能推动改变,期待佛山在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中走得更高更远。

    (作者系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招聘深圳劳务派遣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12 01:23:17
  深圳大鹏新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坪山人力资源  富强小学3 全省518 邯郸磁县科 我市着力织 第二届青龙 桥东区冬小 疏堵结合破 承德普宁机 永年区区委 南和县地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