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制与智东莞制造能否浴火重生?

2019年02月22日189未知admin

    金铭电子自动化生产中心,一排排自动化机械设备正在运行生产。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走进位于大岭山的汇利兴工业园,由汇兴智造生产的形形色色的工业机器人摆满了厂区,货车排队等待将一批批产品发往全球各地。自今年“倍增计划”实施以来,工厂一直处于“白天黑夜连轴转”的状态。

    汇兴智造是“世界工厂”东莞制造业回暖向好的缩影。东莞最近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为外界津津乐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大幅增长78.6%,增速比全国高56.6个百分点,其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分别达51%和39.3%。

    面对利润不断被压缩,一端是企业主动通过提升研发能力、自主品牌和市场渠道等方式“自救”,另一端是订单东南飞,传统企业逐渐外迁……这是一场东莞制造转型的激情赛跑。如何抓紧产业的“风口”,激发智造的新活力,东莞制造或将迎来浴火重生的大考。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叶永茵 郭文君

    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位于大岭山的金立工业园占地300多亩,号称“亚洲最大的单体智能终端生产基地”。走进金铭电子自动化生产中心的观光通道,繁忙的生产线上,最小的元器件只有圆珠笔头的四分之一,被精确地贴到只占手机四分之一的板面上。繁忙的生产线上,一排排自动化机械设备正在运行生产。

    在传统人口红利减弱的情况下,以东莞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逐渐消失,产业工人的紧缺和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加速蚕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意味着东莞制造已经到了拐点。面对劳动力短缺、技术升级等,“机器换人”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已是箭在弦上。

    2014-2016年,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机器换人”和设备升级改造。数据显示,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底,仅东莞市“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的项目就达2698个,总投资约386亿元,“机器换人”设备已经超过8万台。

    三年多的攻坚,“机器换人”为东莞带来了“三提升”: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技改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86亿元,同比增长近50%;产业竞争力提升,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1倍;产品质量明显改善,产品合格率平均从87.4%提升到92.2%。

    2015年1月,东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制造2025”战略,彼时,我国也正在抓紧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

    2016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在全国率先提出系统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也是对“东莞制造2025”战略中加速开启“机器换人”和智能升级时代的进一步深化。

    走进位于松山湖的东莞市瑞必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块两三毫米厚、巴掌大小的透明玻璃,先被钻头切削掉棱角,机械手跟着快速抓取,传送带精准将半成品输送到下一个环节……华为手机屏的第一道工序就此完成。

    瑞必达总工程师胡炜说,以前的车间像菜市场,每道工序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在实施自动化改造后,一个人就能同时看管20台机器。”瑞必达尝到了东莞“智能化改造”的“头啖汤”,在精雕、丝印、烘烤等多个环节实现智能化改造,从小小的玻璃制造“玩”到了智能车间。

    去年7月,继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之后,瑞必达成为又一入选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莞企。当月,国家工信部、省政府、中国工程院在东莞召开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暨智能制造装备应用现场经验交流会,瑞必达、劲胜精密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今年初,东莞出台了《强化新要素配置 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工作方案》,提出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政府重新配置社会资源,补足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向全国智能制造新高地进军。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评价,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订单萎缩、利润降低,制造业的日子不好过。不过,东莞紧抓智能手机的发展“风口”,加快产业结构转变和产品升级,擦亮了“世界工厂”的牌子。

    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蝶变

    从最早期的代工珠宝摆件到为普京总统制作礼品,罗雅饰品用了22年就走向国际市场;从普通的纸尿片生产到为“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提供便携式卫生用品,茵茵公司不断寻求技术和工艺突破;从普通的箱包加工到生产出多功能化妆箱,亚臣泰公司已经悄然蜕变为拥有自主品牌的“梦工厂”……

    改革开放以来,起步于“三来一补”加工贸易的东莞经济,逐步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外向型经济一度遭遇重重压力。自2008年起,东莞就在全国首创了非法人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的崭新模式,探索出了拓内销、创品牌、强研发等转型路径。2010年成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继续在转型升级道路上先行先试。

    从2011年起,东莞又将“科技东莞”工程资金提高到每年20亿元,加大力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创立品牌。去年6月,东莞出台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外经贸水平的实施方案》,此项政策历经30多次修改,给企业的补助资金近3亿元。

    得益于东莞创新驱动发展所带来红利的释放,越来越多的东莞企业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树立品牌,实现了从过去的OEM(贴牌生产)到ODM(原始设计制造)再到OBM(自有品牌生产)的华丽转型。

    在“突围”中实现“转身”的东莞,已然成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经典样本。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在东莞曾开展过加工贸易的10572家外资企业中,5036家已从加工贸易全部转化为一般贸易。东莞在一般贸易高度化上排名全国第6。

    目前全市5517家加工贸易企业中,36%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32%的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东莞推动全市1482家加工贸易企业设立了研发中心或内设研发机构,252家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此外,东莞还积极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设立品牌和收购品牌,2008年以来全市加工贸易企业收购国外品牌465个,其中大部分是欧美国际知名品牌。

    从最早的塑料五金加工作坊,到为奔驰、保时捷代加工汽车模型,再到今天自主设计出备受玩家追捧的《速7》同款跑车,其钜制品走出了一条令人惊叹的转型升级之路。

    企业业务经理罗振涛说:“代加工的利润实在是太低了,并不是长久之道。自2011年开始,其钜制品就通过自主研发,创立自主品牌,针对主消费人群设计开放车模系列,并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

    “这是一款能WiFi、蓝牙、插U盘、能看电影电视、听音乐,集电脑和平板功能于一身的化妆箱。”亚臣泰公司总经理包向前说,企业从普通的箱包代工发家,于2009年注册了品牌sunrise,自主研发的化妆箱产品热销全世界。

    今年上半年,东莞一般贸易进出口(含保税物流部分)增长40.1%,占全市进出口46.9%,加工贸易进出口仅同比增长7.5%,但占全市进出口为49.9%。

    此外,上半年东莞出口产品构成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5.6%,并且占全市出口比重达42%,比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从卖产品到卖方案卖服务

    一块泥巴“钻”进了机器,经过浆料调配、釉料配置、注浆成型、修坯、检坯、施釉、装窑等20多道工序后,一个雏形初现的马桶便从机器中“吐”出来。这是汇兴智造为客户定制的“智能马桶自动化生产线”中一个环节,而这套生产线上的方案设计、设备提供、信息化建设、售后服务均源自于汇兴智造。

    汇兴智造董事长钟辉告诉记者,企业一开始只是单机硬件的研发生产,在大量接触制造型企业后,针对制造业的痛点,汇兴智造组合物联网、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等要素为企业定制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破解企业在生产中的困难。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伴随着制造业的重大变革,服务型制造成转型升级的“利器”。在传统产业利润严重压缩、人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加快发展以设计、研发为龙头的生产型服务业,推动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机构转型升级,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有30年生产注塑机经验的东华机械最近也玩起了“时髦”,用智能系统管理工厂,并且开启个性化定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远在千里之外,企业老板、车间管理者或者机器维修人员等拿着手机、iPad、电脑等智能设备,便可实现远程监测工厂车间的生产实况、机器的健康系数、机器的效率。”香港大同企业集团第三代接班人、大同机械总经理邓愚兴奋地说:“这就是我们研发出来的‘智能工厂’的实貌,我们正在研发智能工厂2.0版本。”

    邓愚娓娓道来:“自动化、智能化不只是一个口号,我们已经明显感受到市场趋向智能制造的声音。东华机械从中也瞥见了服务制造将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

    在排列整齐的机器方阵间,大小不一的蓝色机械手不知疲倦地转动着,智能自动配送小车送来的各式材料,被精准而迅速地放到生产线上。这是中创智能制造系统有限公司通过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系统搭建起来的“无人车间”。中创智能是劲胜智能旗下子公司,借此劲胜智能正式开启服务制造之路。劲胜智能智能制造事业群总经理黄河认为:“东莞现在推动发展智能制造生态链,智能制造集成供应商是必不可少的角色,有助于其他资源串联起来,推动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借助服务增强竞争力成为不少制造企业变强大的“密码”。东莞市商务局统计,目前,全市65%的工业企业利用现有部门为客户提供服务业务。

    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处于“微笑曲线”高端环节的服务型制造已逐渐出现在东莞制造业的各领域、各环节。东莞市副市长黄庆辉表示,服务型制造和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一样,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三个重要方向之一,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

    ■对话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

    高端制造业需要

    现代服务业支撑

    南方日报:东莞转型升级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林江:东莞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自身的问题,同时也与其他相关产业有关。在高端制造方面,东莞是缺失的,这跟东莞服务业短板有关。由于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是双轮驱动发展的,东莞要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引入高端制造业,没有一个强大而完善的现代服务业支撑,是难以为继的,更加无法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

    目前,东莞缺乏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人才,产业氛围也比较薄弱,短板较为明显,服务业和制造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持续了多年。按照目前的情况,只要现代服务业水平和规模上不去,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磨合。

    南方日报:东莞面临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拐点”,该如何突围?

    林江:从地缘优势来说,东莞地处广州、深圳两座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超强的大市中间,只要东莞肯放下身段,扮演好两座城市的“中间人”“协调者”的角色。或许在两座大城市的牵引和辐射下,吸纳到更多的优势资源“落户”东莞。另外,东莞可以充分发挥好前海自贸片区和南沙自贸片区的优势,把两个自贸区的先进经验、制度、技术吸引并整合到东莞来。

    ■评论

    倍增计划引领

    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时间追溯到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东莞GDP过去30年年均18%的高速增长遭遇首次下滑,2009年至2014年的6年中,有4年生产总值增速未能完成当年的目标任务;万士达、联胜、诺基亚等耳熟能详的企业相继关停搬迁转移。

    订单“东南飞”、劳动成本上升、企业外迁、中等收入陷阱、增长放缓……这一切,打破了东莞制造的欢愉时光。

    然而,东莞咬紧实体经济不放松,在创新驱动效应凸显、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持续埋头发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十二五”收官之年的2015年年末,东莞首次正式迈入“6000亿俱乐部”行列。2016年,东莞更是历史性地提出跨越生产总值万亿元的目标。

    此前,“东莞制造”一直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制造”位于“微笑曲线”低端的样本。近年来,东莞经济的稳中有进,靠的不是传统发展模式的复归。在经济发展受到土地空间、环境资源等制约的情况下,东莞主动寻求转型,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适应“新常态”的核心任务,出台创新驱动“1+N”扶持政策,从产业政策、资金投入等多方面进行扶持。

    扶持实体经济,东莞更是发挥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今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提出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从政策要素、产业要素、土地要素、资本要素、人才要素等多个维度,“以最大决心和最强力度支持企业倍增发展”。今年以来,东莞创新性地出台了解决土地紧张的政策;积极发挥产业基金的杠杆作用、兼并重组等资本手段,金融扶持实体经济路子就越走越宽;同时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占比。

    这些都体现了东莞勇于冲破传统管理思维与模式的羁绊,开拓更多为企业注入活力的路径,以创新精神创新手段,全方位扶持实体经济做大经济总量。

    从字面上理解,“倍增计划”旨在实现企业收入和资产等规模指标,以及利润和纳税等效益指标的翻番。在这些指标背后,通过做大企业,实现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在东莞的快速汇集,从而打破对人口红利、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的依赖,更令各方期待。

    正如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所说,东莞提出进入GDP“万亿俱乐部”是在原来的产业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以推动城市的转型升级。“倍增计划”符合东莞城市目前发展的定位,从要素驱动向创新渠道发展,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产业链条,将构建成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创新平台集聚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深圳哪家劳务公司比较好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2 18:12:53
  平湖辅城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人事  省质量技术 省卫生计生 省社科院2 省工商局提 省食品药品 青海民族大 海北州携程 黄南州河南 贵州省积极 吉林: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