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迈向门户城市,惠州交通大升级孕育开放新格局

2019年02月19日585未知admin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粤东门户”之称的惠州,在快速编织起来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中,越来越彰显现代化的城市脉动。这种内连外通节奏加快、人流物流效率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提速的新格局,使惠州加速养成面向全球开放创新的新气质。

    随着近日新开通两条航线、3个航点,通航仅两年多的惠州机场已开辟16条航线、可通达18个航点,还计划于本月底新增5条航线,力争今年实现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迈向百万级机场。作为全省重点建设的五大干线机场之一,惠州机场被省赋予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未来还将冲击千万级干线机场。

    在“家门口”坐飞机、高铁“任我行”,是惠州交通越来越便利的生动注脚。过去5年,是惠州陆海空交通大升级的5年,也是惠州从交通相对闭塞到快速连接世界、城市开放格局大大打开的5年。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全省一体化、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等背景下,日益夯实的区位交通新优势,让惠州在区域竞合中抢占先机。谋定而后动,正是在扬长补短、寻求突破的现实选择之中,在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之上,惠州新一轮开放发展蓄势待“飞”。

    量变+质变中的进击从“物流中心”到“门户城市”

    回望过去5年惠州的城市变迁,交通的升级无疑是最好的见证。从2013年厦深铁路通车、迈入“高铁时代”,到2014年惠州机场通航、飞入“航空时代”,再到2016年莞惠城际铁路东莞常平东至惠州小金口段运营、跨入“城轨时代”……连上新台阶的背后,惠州大交通网络呼之欲出。

    多元而快速的对外交通连接,让这座古城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与世界“接轨”。从珠三角的神经末梢,到重要的区域枢纽,惠州这座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城市正迎来“华丽转身”。

    去年4月,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赋予惠州建设“珠三角向粤东及赣南、闽西地区辐射的物流中心”。日前,《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则首次提出,推动惠州建设成为珠三角连接粤东及闽赣的门户城市。

    从“物流中心”到“门户城市”,字眼的微妙变化,反映出惠州这座珠三角连接粤东粤北的城市正在蝶变升级。惠州规划8条轨道交通对接深圳,还将打通与深圳、东莞、河源、汕尾之间的34条快速通道。特别是随着赣深、广汕两条高铁的建设,大约3年后惠州将形成“3线9站”的高铁布局,高铁站数量居全省前列。届时,从惠州坐高铁半小时可达广州、深圳、东莞、河源、汕尾乃至香港等6个城市,2—3小时高铁圈还将拓展至江西、福建、广西等地。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如果说在高铁站数量上将实现先人一步,那么惠州在车站规模上也可胜人一筹。《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已将赣深高铁惠州北站、广汕高铁惠城南站列入全省15个铁路客运大型枢纽中,惠州入选数量排全省第二。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惠州“两港三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将是一次次的飞跃。在量变与质变的永恒命题中,惠州步步为营,朝着“门户城市”进击。

    所谓“门户城市”,是一个地区出入与内外交往的区域重点城市。从区位交通上看,门户城市须是某一较大区域内的综合交通枢纽所在地。就经济发展来说,门户城市要能对外部产生吸引力和辐射力。在开放的区域格局中,惠州的这种城市特质日渐凸显。

    随着“十三五”规划建设38个交通运输类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2315.8亿元,惠州将力争一年一条以上高速公路建成、一年一条轨道交通动工,迈向“更具综合实力的区域枢纽”。正如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林江所说,惠州紧邻广州、深圳、东莞,又接壤河源、汕尾,可以“左右逢源”,当好“二传手”和“枢纽”。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真正担当起“门户城市”,就要借助发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速汇聚与中转,让上天、入地、下海的现代交通成为所在区域的“黄金通道”,使交通优势“变现”为经济效益,同时提升教育、医疗等城乡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这是关乎惠州未来发展的大计,也是被赋予建设“门户城市”的题中之义。

    大通道+大平台上的崛起万亿产业集群期待上演弯道超车

    翻开全球城市发展的历史篇章不难发现,“交通改变命运”的案例不在少数,一条铁路、一个枢纽,往往带动一座城市崛起。

    在亚洲,名古屋在日本新干线开通前,还是一座小城;进入“东京1小时都市圈”后,它与注重建设金融中心、研发中心的东京错位发展,发力汽车制造、电子、商贸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终成日本第三大都市。在欧洲,法国的旺多姆市,原是个普通的小城镇,在建好连接巴黎的高速铁路后,到巴黎只要40多分钟,吸引投资不断,从此走向繁华。

    视线从国外转至国内,也有很多相似的城市发展轨迹。石家庄、郑州、株洲、怀化……它们都被形象地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放眼今天,火车正以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这种加强版的形式重塑着区域格局、改写着城市命运。而“门户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青睐。惠州也正站上这样一个新风口:借力“大通道+大平台”,打造百里高铁创新产业带、建设千里轨道交通、发展万亿产业集群。

    以快速交通为管道,以产业共建为目标,惠州通过“海绵行动”对接深圳“东进”、河源“南融”、汕尾“西融”,带来的将是创新资源要素流动与匹配效率的提升。

    春江水暖鸭先知。与深圳“一墙之隔”的惠州“蓝色引擎”环大亚湾新区,通过高铁已与深圳初步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已有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优质项目落户,2014年至今年7月累计签约项目1091宗,合同资金2924亿元。而邻近深圳、东莞的惠州“绿色引擎”潼湖生态智慧区,一年多就已引进来自美国、比利时、韩国、中国香港和内地共30余个高端创新项目,协议总投资3000余亿元。

    正是在交通利好刺激下,惠州的自然资源、土地空间、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综合成本等优势正在转化为新的竞争力。面对周边大城市强劲的“虹吸效应”,惠州逐渐扭转局面,正在显现“反虹吸效应”,吸引一批国内外院士等高端人才、全球IT巨头思科等创新项目“扎堆”落户。

    正如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所说,轨道交通将带来数千亿级别的产业集群,一批优质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已经顺着轨道向惠州奔涌而来。

    环顾当下,区域和城市竞争已从单一的资源要素的较量,转向综合实力的比拼。专家认为,区域竞争力分为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是由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设施、科技等基础性要素产生的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亦即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的产业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强弱的程度;区域主导竞争力是指区域经济辐射与聚集能力的大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惠州正在交通升级中构筑开放发展新优势,在开放发展中孕育城市升级新动能。而在新一轮区域竞合中,惠州只有在巩固基础竞争力的同时强化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只有在与周边城市错位竞争和协同发展中扬长补短、发挥并放大比较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南方日报·惠州观察》评论员 周欢


深圳招商人力资源市场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2 14:31:30
  深圳公明镇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龙城劳动力市场  平泉县国地 姚幸福到冀 邯郸市大名 三河市第四 刘文新:合 黔西南州开 安纯沟门派 我市采取最 文安县人社 邯郸市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