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讴歌大时代 筑就新高峰

2019年02月24日286未知admin

    ▶慎海雄和省内艺术家一起听取《习仲勋在南梁》作者陈延讲述作品创作心得。罗珣 摄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中备受好评的大型历史画《习仲勋在南梁》,在广东站的展出再度引发强烈反响。9日上午,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来到广东美术馆参观,和省内艺术家们一起听取该画作者、汕头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陈延讲述创作心得,希望全省文艺界以******文艺思想为指引,聚焦大主题,讴歌大时代,筑就文艺新高峰。

    出生于延安,上世纪80年代末定居汕头的陈延介绍,他是怀着深厚的感情在广东创作这幅作品的,调动了早年在陕北的生活经验,融入了在广东20多年的生活感受,同时在技法上大胆创新,将西方绘画的写实表现力与东方水墨的灵动韵味相结合,从而生动地描摹出上世纪30年代时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的习仲勋与欢欣鼓舞的军民在一起的历史场景。他深有感触地说,这幅作品能够引起广泛关注,说明宏大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勇于创新。

    慎海雄指出,《习仲勋在南梁》是艺术水准和表现题材俱佳的精品力作。他强调,全省文艺界要以******文艺思想为指引,借鉴陈延创作《习仲勋在南梁》的宝贵经验,从中汲取力量源泉,聚焦大主题,讴歌大时代,创作更多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彰显岭南特色的扛鼎之作。省有关部门要加强创作规划和保障支持,激励艺术家们关注当下,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努力筑就广东文艺新高峰。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创作精神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情感

    深情描摹上世纪30年代时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的习仲勋与欢欣鼓舞的军民在一起的历史画《习仲勋在南梁》,是“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北京站中备受关注的一幅作品,一经亮相就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目光,得到了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专题报道和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好评。

    近日,大展广东站开幕,这件作品回到广东,首次在广东美术馆展出。8月9日,该画作者、汕头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陈延来到广东美术馆观看展览,讲述了作品创作心得。

    “我生于延安,自幼在陕北农家长大,父母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老兵,对习仲勋同志有着很深的感情。作品里,习仲勋同志身边环绕着红军战士、工农群众,显得生动鲜明。群像中的人物几乎都能找到生活中的原型。我将我的生活、我身边的人群带到我的作品之中。”陈延回忆道,画面中出现的唢呐、麦穗、玉米、辣椒等,都来自陕北日常生活场景,生活细节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在陈延看来,宏大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离不开老区的生活,离不开对老区人民生活的理解。当然,这与广东美术百年来“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艺术精神一脉相承。“现在找图片资料很方便,这对创作来说也是不可少的。但感情必须来源于生活,是没办法从资料里复制的。”他认为,画家只有画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对象,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习仲勋在南梁》整个创作在广东完成。习仲勋同志是广东改革开放的主要开创者和重要奠基人之一。陈延说,习仲勋主政广东期间,以巨大改革勇气和忘我奋斗精神,带领广东人民率先投身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幅作品的创作背后,也寄托了广东人民对习仲勋同志的缅怀,融入了我在广东20多年生活的感想和感受。”

    创作经历从岭南文化汲取艺术养分

    陈延曾师从著名画家黄胄,大学、研究生均在西安美术学院学习,曾有多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20多年前,陈延从西安调到汕头工作,与岭南大地结缘。他曾任汕头大学艺术学院首任院长,现任汕头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陈延对国画潜心钻研多年,也从岭南画家的作品中汲取了不少灵感。他吸取林风眠先生中西融汇的理念,自成一格。人物造型方面,陈延也受到杨之光等现代中国人物画大家的启迪。谈及岭南文化给自己带来的艺术养分,陈延表示,粤东地区保存着原生态的传统文化,能让画家潜心创作,他的画风继承了北方的粗犷,也吸收了潮汕文化的细腻。“广东画坛给人的感觉很温暖。我原本只是默默无闻地画画,没想到作品在这次大展中受到如此多的关注,这是对我的鼓励,也是我的荣誉。”

    在创作《习仲勋在南梁》的过程中,陈延汲取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精神,有意识地把西方绘画和中国画有机结合起来,让作品既保持中国水墨的灵动神采,又具有油画的写实表现力与冲击感,“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很重要的实验”。

    陈延认为,这次百年大展展出的经典作品,正是广东美术从“高原”迈向“高峰”不可或缺的“台阶”,这些作品体现的创新精神,是鼓励后人不断创新的源泉。“青年美术家应充分向传统学习,研究艺术规律,积极进行个人风格的探索。”他表示,美术家不能辜负时代的使命,要坚持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创作更多有正能量的作品。

    尽管已年届77岁高龄,陈延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不久前,他还为庆祝建军90周年创作了《雄关漫道真如铁》与《大生产运动》等作品。“虽然年龄大了,但艺术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我还需要不断学习。”陈延说。

    链接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广东站学术研讨会举行

    广东美术要创造下个“百年辉煌”

    9日下午,广东站展览的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美术馆举行。多位来自广东主要美术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本次大展举办的成功经验以及广东美术发展畅所欲言。

    “这次大展在中国美术界开创了多项‘第一’。”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梁江表示,作为我省首次举办的、系统回顾并总结广东美术百年历程的大型展览,中国美术馆首次为一个省的展览提供了全部展厅,也首次向大展广东站借出了如此多的作品,史无前例。

    21位“广东美术大家”的作品专区,是引爆观众参观热情的“焦点”之一。“虽然不少经典作品平时耳熟能详,但放在一起给人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表示,展览大大提升了广东人的文化自信。

    “大展中的任何一件作品,都够资格进入国家级美术馆的馆藏。”梁江介绍说,据了解,山东等省份目前也计划推出总结其地方美术史的展览。“我们能够如此完整地展示广东美术百年的成就,离不开广东美术界近年共同努力的成果,特别是许多青年学人的最新研究。”他补充道。

    “这次展览完全可以载入广东美术史、文化史的史册。”广州艺术博物院原副院长陈滢认为,作为岭南画坛数十年难得一见的盛事,美术界应围绕百年大展本身展开系统的学术研究,通过出版文献的方式,让百年大展成为一场“永不落幕的展览”。

    扎实的美术史研究,让百年大展成为解读广东美术百年历史的“大书”。“在不少外地评论家看来,大展让观众从‘看展览’提升为‘读展览’。学者办展正成为广东美术展览的一大特色。”广州美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李劲堃表示。

    走进新的百年,广东应如何继续保持美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如何超越过去的美术大家,创造新的时代经典?“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百年大展才能产生更深远的意义。”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雁雄说。

    美术馆的馆藏建设,成为研讨会专家热议的焦点。“展览让我们认识到:美术馆建设不仅仅是场馆的建设,收藏体系的建设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表示,与国际知名美术馆相比,省内不少美术馆馆藏还有很大差距,“美术馆人的眼光必须放得更长远,以一百年后的格局考虑如何建立自己的馆藏。”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实习生 王萍 通讯员 刘丹妮


人力资源管理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4 08:13:10
  龙华镇清湖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坑梓劳务派遣  9名北京游 昨天我市轻 郭汉城先生 大气污染防 赵克志在全 市国资委创 市文广新局 市审计局精 我市晴转多 涿州中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