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江城医疗界 “尖板眼”

2019年02月23日110未知admin


    一位同济医院外科的知名教授割痔疮,没有住在自己科,而是去了八医院。在这位教授眼里,割痔疮这样的小手术,八医院更有特色。

    而另一位大医院的教授,在自己的老父亲中风抢救完成后,送到新华医院进行康复,他觉得这里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手段,效果也挺好。

    在武汉普通百姓的就医习惯里,看皮肤病去一医院,烧伤烫伤了去三医院,看不孕,最先想到的还是去省、市中医院先用中药调一调,生孩子看妇科病嘛,当然还是首选省、市妇幼保健院。他们看病,喜欢跟着医院的特色专科走。

    政府定调,医院形成传统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务院布局新中国医疗保障版图,为加强中国中部地区的医疗保障力量,1955年,远在上海的同济医学院携附属同济医院溯江而上,落户武汉。而武汉土生土长的协和医院成为同济医学院的另一所附属医院。

    两所附属医院,一家偏重内外妇儿,另一个偏重耳鼻喉、皮肤等,如今在武汉地区医院的一路领跑的两家医院,从一开始就特色鲜明。尽管经过60年的发展、融合,今天,这些特色仍然依稀可见。

    特色,因专注而来。

    上世纪80年代,武汉市启动了市属和区属医院的特色专科建设。一医院皮肤科、二医院神经外科、三医院烧伤科、四医院骨科、八医院肛肠科由此发端。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居民疾病谱的变化,各市属医院又加强了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科室的建设,这就有了卒中单元、胸痛中心的兴起。

    武汉地区有各类二级以上医院100余家,其中三甲医院25家。

    大医院有大的全,小医院有小的精。没有什么力量比得上政府指挥的手,更能推动武汉地区医院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正是这种站在全局高度的谋篇布局,使武汉地区的医疗机构各具特色,互为补充,让武汉的百姓得到看病的便利和实惠。

    医生努力,个人掌握各色绝技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发达。一个新的诊疗设备在美国上市,8个月后,这种设备可能就会落户武汉。过去不能诊断的的疾病、不能做的手术,也许因为新设备的到来而迎刃而解。

    但光有设备是远远不够的,掌握技术和操作设备的人才是关键。同样的设备、同样的治疗,有的大夫就能手到病除,做他人不能做之事,形成个人的独门绝技,这与医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大家知道,陈孝平教授因在大肝癌领域的卓越成就,当选为院士,但他为了了解肝脏解剖结构亲自盯了上万例肝脏B超,却不为人所知;大家知道上世纪90年代协和医院引进了伽马刀,但可能不知道的是操作伽马刀的赵洪洋教授,通过刻苦钻研,硬是让这个洋玩艺增加了多个适用范围,让它更好地为中国患者服务……

    今天,武汉晚报旗下的《现在健康报》推出“尖板眼”特刊,推出一批身怀绝技的大夫和他们持有的绝活,让江城百姓就医更精确,不走弯路就能找对医生。

    何谓尖板眼?通俗地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这只是开端。寻找和推出武汉医疗机构医生的尖板眼的工作,将是我们报纸报道的常态,我们期待武汉各医疗机构积极参与,也期待广大读者能踊跃推荐。记者田巧萍


深圳粤海劳务派遣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13 23:08:12
  深圳石岩同富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沙头人力资源外包  巨鹿县组织 1月4日各 厉兵秣马迎 专项检查城 山海关区区 国家科学技 掌上宝典汇 抚宁区留守 巨鹿县召开 永华大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