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陕西童谣 每个陕西娃的童年密码

2019年02月20日16未知admin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首童谣,这话一点都不夸张。而方言童谣,以乡土文化滋润着一方人的心灵,有着更深厚的感情承载,仿佛是童年的密码,一念起来,就能回到美好的童年时光。
   华商报组织的“陕西童谣忒不忒”童谣征集活动让读者打开了时光之门,很多读者都想分享自己念过的陕西童谣。虽然这次设置的是电子邮箱和手机投稿,但仍然有很多读者纷纷打进华商报新闻热线,讲述自己的童谣故事。华商报记者对这些读者进行了回访。
  童谣是来自外婆的爱
   红豆豆,剥米米,我给婆婆端椅椅,婆婆说我好乖娃,蹴在院里栽菊花。一朵菊花没栽了,听着门上黄狗咬,咬谁呢?咬妹呢。妹呀妹你坐下,看我在院里栽菊花。
   1953年出生的张亚芹是第一次用微信参加活动,还专门让孩子教她怎么用。她发来6首童谣,方言用拼音标注。“我外婆是陕西凤翔人,父母在兴平工作,外婆就过来带我。外婆识字,性格很安静,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和外婆蹲在巷子里,她一边洗豆芽,一边给我教‘红豆豆,剥米米’的情景。当时只会念,不会写,这次投稿的时候,才想着应该是这个‘剥’字。”还有做游戏时的童谣,“‘摆,摆,摆海棠,摆到河里洗衣裳。洗得净净的,捶得硬硬的,打发哥哥出门去。去了骑的大白马,回来坐的花花轿,你看热闹不热闹。’这首童谣就是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念,一边念一边用手搭轿子,让小伙伴坐上去。”
   现在带孙女的时候,张亚芹也给孙女念过这些来自外婆的童谣,“她有时候会让我和她爷爷用手搭轿子让她坐。”来自外婆的童谣又伴随着孙女的成长,张女士觉得这些童谣中,延续着来自外婆的爱。
  童谣是他年少时的文学梦
   猴娃猴,搬砖头,砸了猴娃脚趾头,猴娃猴娃你嫑哭,娘给你娶个乖媳妇,我不要乖媳妇,我单要我的脚趾头。
   1939年出生的唐建华是陕西岐山人,他珍藏的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录着十首童谣,里面有爸妈哄弟弟妹妹时经常念的童谣,还有三首是他上小学五六年级时自己写的童谣,这几首童谣,可以说是他文学梦的起源,“我从小爱好文学,喜欢写东西,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想投稿,睡不着的时候就写了几首童谣。”为什么最初会写童谣?灵感都是来自哪里?“那时候小,和小孩子玩耍的时候,总是会你说一句、我回一句,童谣顺口就出来了。”
   工作后,唐先生还写过一些小故事和散文,也给工作的厂报投过稿子,“以前写的童谣就记在一个本子里,放抽屉里,也没有给别人看过。”这次童谣征集活动,又让唐先生想起来自己年少时的文学梦,“我不会发,只好打电话给你们,希望能有机会刊登我小时候写的这些童谣。”
  童谣是他们的青春纪念册
   曲树曲树你为王,你长粗细我长长,你长粗来架金梁,我长高来娶新娘。
   你会如何纪念自己的童年?1971年的缑高荣先生有一本童谣纪念册,里面是童年伙伴们的照片和那一首首在脑海中萦绕的童谣,翻开纪念册,美好的童年就这样浮现在眼前,“2015年,我们富县八合村组织了一次70后发小的聚会。我们村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古村,聚会上我想到可以做一个纪念册,把小时候唱的童谣和大家照片集结在一起。大家都觉得很有意义。”
   聚会结束后,缑先生根据自己的记忆,也打电话向同年、同乡的朋友征集了一些童谣,制作了出了这本《70年代,陕西富县八合村七零后联谊纪念册》,童谣搭配着大家提供的儿时合影、聚会合影,还有一些充满童趣的插图,“我们那时候看电视不方便,1984年前后村里才有了第一台电视机。因此童年的游戏活动很丰富,这些童谣可以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朗朗上口,一直在脑海里。”这本纪念册,缑先生和发小们集资印刷了一百多本,“自己珍藏或者送给朋友了。”这是属于他们最独特的青春纪念册。 华商报记者罗媛媛
  寓教于乐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童谣
   印度作家泰戈尔在《我的童年》中写道:“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倒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学,在他们心上最有吸引盘踞的力量。”童谣寓教于乐,带领我们认识世界。
  童谣的作用无可替代
   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认为,童谣是引导孩子们学习语言的“母乳”,是进入阅读世界的最初向导,是世代传递的文化瑰宝,发挥着游戏、认知、审美和教化的作用。“童谣这种文学形式,孩子们最容易掌握,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并且对儿童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著名儿童诗作家王宜振将童谣的教育价值总结为三点:一是陶冶性情。童谣以浅显的语言,朗朗上口的韵律,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可以帮助儿童认识和感知外部世界,受到美的陶冶,获得心灵上的满足。二是开启心智。由于儿童年龄小,他们感知事物往往只从表象入手。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厌烦枯燥的说教。童谣以它生动、活泼的形式,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促进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三是训练语言。经常读童谣,可以丰富语汇,有效地促进语言的发展。
  方言童谣提供了自然可贵的游戏方式
   说到方言童谣在儿童教育上的作用,西安文理学院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郭惠玉表示:“方言童谣继续存在和推广的意义非常大。当家长抱着孩子在摇晃中哼着催眠曲,当家长带着孩子离开电子游戏,来到户外玩着过城门的游戏,荡秋千的游戏,歌谣增添了游戏的无穷魅力。传统的打嘎、挤仗、抓五子等游戏孩子更拓展了孩子游戏的空间。传统的方言童谣让儿童更能就地取材,更能接近大自然,更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郭惠玉认为传统方言童谣中蕴含很多适合孩子的游戏资源:“比如传统游戏歌,通常是儿童做游戏时传唱的歌谣,传统的游戏方式,给我们新时期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亲子教育提供了自然可贵的游戏方式。如果我们借鉴各地方言童谣中的游戏歌,无疑是挖掘出异彩纷呈的有地方特色的游戏资源。”
   华商报记者罗媛媛
  那些童谣教会我们的事
   童谣,尤其是方言童谣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学和智慧,用轻松的方式教会孩子们很多事。
  ■思考能力
   陕西童谣里有一种“颠倒歌”,又称“古怪歌”、“稀奇歌”、“扯谎歌”,以大胆的想象、夸张,故意将事物之间的正常关系和各自的特征加以颠倒而成,产生荒诞、古怪、滑稽的效果。它是一种逗乐性、玩笑性的儿歌,既能培养孩子的识别能力,又能锻炼他们从反面来联系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说胡话、说胡话,话胡说,老鼠下的个白牛娃儿。斑鸠树上垒窝窝儿,下的八颗鸽蛋儿。吃猫奶,跟羊走,半夜听着人咬狗。挖起狗,打石头,石头过来咬了手。铁担子,木打勾,井子跌在桶里头。毛布袋驮上个驴儿走,一走走在城里头。杀下骡子割下牛,锅里煮些驴马牛骨头。借下个皂廉拍狗油,拍下两碗麻子油。是话颠倒说,两腰把你的棍打断。(洛川、清涧流传)
  ■启迪智慧
   谜语歌通过形象的比喻性韵句设问,并不回答,而是激发孩子们的联想能力,让他们来猜谜,以启迪智慧,增长知识。
   黑瘦黑瘦,上树不溜,杀了没血,吃了没肉。(谜底:蚂蚁西安流传)
  ■识数认字
   童谣中的数数歌把抽象枯燥的数和具体鲜明的事物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得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旋律中,掌握基本上的数序、数字、数量词、甚至简单的运算。
   你一我一,身穿好衣;你两我两,麻鞋拉掌;你三我三,金箍子银簪;你四我四,四个人写字;你五我五,五个人打鼓;六个人晒六丑,龟山藏舟;你七我七,七个娃娃闹七夕;你八我八,八个女儿绣花;你九我九,九个人儿顺墙走;你十我十,十月的娃娃做贼。(扶风、岐山流传)
  ■生活常识
   时序歌按照时序(四季或月份)描述自然景物、农事活动或民间风俗,让儿童在轻松间掌握生活常识。
   正月菠菜遍地青,二月闪上羊角葱,三月担上芹菜卖,四月卖的黄花菜,五月莴笋带大葱,六月茄子耍流星,七月辣子遍地红,八月芫荽把人迎,九月韭,佛开口,十月白菜能下酒,冬月蒜苗人人爱,红白萝卜腊月菜。(临潼流传)
  ■人情关系
   童谣在民间口口相传,有很多是表述人情关系的,“姥姥”“舅舅”“妗子”等人称经常出现,有些童谣教育孩子敬老爱幼。
   一家四口人,都来把家分。老大胡子长,分了一间房;老二胡子短,分了一个碗;老三没胡子,分了个驴蹄子;老四爱喳喳,分了个烂刷刷。谁也不要妈,后院把猪拉。四个都是“狼”,长大忘了娘。(临潼流传)
  ■节庆民俗
   童谣中,常常把民间习俗、节庆文化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在童谣的吟诵中了解民俗知识,在逗趣的语言中将文化传统继承下来。
   灯笼会, 灯笼灭咧回家睡。老婆不让老头睡,老头茅房里开大会。(西安流传)
  ■生活哲学
   童谣大巧若拙,蕴含生活哲理,往往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当中,融入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世界的看法、对行为的准则。让孩子在嘻嘻哈哈中理解生活哲学。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走一步,退一步,等于没走;一头驴,两头牛,都是牲口!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嫑牛!(西安流传)
   华商报记者 路洁 罗媛媛
  征稿启事
  寻找你心中最美的陕西童谣
   用最浓的乡音吟诵最美的童谣。如果你心中有一首陕西童谣,请将它发给我们。
   ■征集时间:3月21日-3月28日
   ■征集内容:
   1.陕西童谣的文字版,包括关中、陕南、陕北各地的童谣。
   2.朗诵陕西童谣的音频、视频。
   ■投稿方式:
   1. 邮箱投稿:电子邮箱地址huashwh@sina.com,文字版投稿请编辑童谣内容发送至电子邮箱;视频投稿,请用手机拍摄童谣朗诵音频、视频,以***形式发送至邮箱。两种投稿都请以“陕西童谣”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标明童谣传唱地区及您的姓名、电话,欢迎您讲述自己的童谣往事。
   2. 手机投稿:向华商报官方微信后台(ID:hsb88880000)回复:#陕西童谣#+您的姓名电话+童谣文字(如有音视频,请一并发来)。或者微信扫描二维码、搜索公众号“喜闻乐健”,关注华商文体娱微信公众号,编辑#陕西童谣#+您的姓名电话+童谣文字,发送至公号后台(请编辑至一条内容中发送)。
  陕西童谣忒不忒 世界儿歌日系列报道
   他大舅,他二舅,
   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
   都是木头;
   金疙瘩,银疙瘩,
   还嫌不够;
   走一步,退一步,
   等于没走;
   一头驴,两头牛,
   都是牲口!
   天在上,地在下,
   你娃嫑牛!
  
   谁跟我、摇尾巴,
   一脚踢到沟底下。
   沟底下,有狼哩,
   把娃吓得胡藏哩。
  
   咱俩好,咱俩好,
   咱俩上街买手表。
   你掏钱,我戴表,
   你莫媳妇我给你找。
  
   你一我一,杀狗劝妻;
   你两我两,错斩李广;
   你三我三,寇准升官;
   你四我四,岳母刺字;
   你五我五,庵堂认母;
   你六我六,龟山藏舟;
   你七我七,霸王别姬;
   你八我八,状元祭塔;
   你九我九,贵妃醉酒;
   你十我十,游玩西湖。  

 


深圳南园临时工外包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16:31:48
  临时工劳务派遣公司深圳罗湖临时工劳务派遣  拱墅区康桥 风景名胜区 拱墅区医保 临安市举办 市区个体劳 市高级技工 开发区新农 余杭区建立 加强业务学 江干区九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