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探秘广州脊"第三辑:帽峰山中寻客家故事

2019年02月19日138未知admin

  三百年前客家人移居帽峰山 开枝散叶渐成上百条自然村落 青山绿水成为客家新乡愁




谢汉清老人是太和一宝。


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帽峰山生态很好,黑天鹅自由游弋。


  山歌一唱心花开。客家阿公阿婆最爱成群结队进山唱歌。

地质名片:帽峰山

山顶花岗片麻岩距今18亿年

大洋网讯 太和镇穗丰村位于帽峰山南麓,全村面积1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7000人,分布在50多条自然村31个经济社,聚居点犹如星星般藏于帽峰山之中……

在帽峰山,像穗丰村这样的行政村有很多,下有上百条自然村落。正是有了这些村落,让层叠苍翠的帽峰山,多了炊烟与生气。

记者了解到,除去几个村落,分布在帽峰山的上百个自然村落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客家村。他们多是明末清初,从粤东的河源紫金、梅县、兴宁等地迁徙而来。“为了生存,他们却同样选择落户于水丰草肥的帽峰山。”

300多年以来,他们扎根于此,帽峰山成为他们的家乡,一句“涯系客家人”就能唤醒他们的文化记忆,无论走多远,他们忘不了帽峰山的养育与恩赐。

帽峰山上,这些客家山村有着怎样的故事?在城市化大浪席卷下,他们如何做到“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近日,广州日报全媒体小分队再次深入帽峰山,寻访山上人家。

客家村落

上百自然村 深藏帽峰山

帽峰山上,路蜿蜒,溪相伴。11月9日,记者在当地小伙温建平的带领下开车上山,寻访帽峰人家。

穗丰村:半山腰有个村委会

寻访第一站是穗丰村。

“头陂村在帽峰山的东门,我们穗丰村就在西门!” 温建平这样介绍村庄的位置。从头陂村出发,记者沿着山脚山路,大约行车30分钟,抵达穗丰村村委会。村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村委会在半山腰,海拔200米左右,是“广州(老八区)海拔最高的村委会”。

记者走进村委会办公室,69岁的杨能有老人等候已久。“我们村足够大,有31个经济社,村民聚居点多得有点数不过来,最远,也是最高的村民小组是矮嶂,距离村委会有5公里远。” 杨能有说,村委所在的地方为罗布洞,是整个村的“商贸中心”,“5天一短集”。每月逢5、10日,村委旁的集市很是热闹,村民拿出自家出产的蔬菜、芋头、腐竹、走地鸡等来售卖,外来游客蜂拥购买。“这里山好水好,山货很抢手。”

“我们一个小山村,就有11个姓,其中温、郑、杨、何、李是大姓。”杨能有说,穗丰村民大多是清朝嘉庆年间分别从河源紫金、梅州五华、兴宁等地迁徙而来。

至今,穗丰村民仍保留着很多客家的风俗、饮食习惯。杨能有说,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是一年一度的观音诞,在穗丰,这一天比过年还热闹。当天,村民要蒸煮榄叶粄、甜粿、糕点,备办供品拜观音,家家户户亲戚要相互走动、聚餐。

“榄叶粄要做甜、咸两种;焖鹅要用米酒、酸醋腌制,这些都是老祖宗来帽峰山之前就会做的美食。还有一种粉葛焖腐竹,是为了纪念先人迁徙来到帽峰山。那时山上有很多粉葛,腐竹是我们的特产,加点碎肉,是忆苦思甜的一道菜,提醒我们不要忘本。”

“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鸟语花香,就算走出去了,也还是要回来,我们眷恋这里。”杨能有说,近年来,早年走出村庄读书、做生意的不少穗丰人又返回家乡定居养老,“在家乡人眼里,帽峰山比城里好”!

谢家庄:一家人变成数千人

告别穗丰村,记者来到了另一个客家村落——谢家庄。今年82岁的谢汉清曾历时9年主编了《太和镇志》,他正是谢家庄人。

“1990年10月到1999年,谢老走遍整个太和镇的村庄,一个村不落,都有去调查过,最后编撰了《太和镇志》。在太和镇,没有谢老不知道的事情,如果他不清楚,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镇政府工作人员说,谢汉清就是太和的“镇宝”。

说起太和村庄,谢汉清老人脑袋像装了一个史料库,信手拈来,“与珠江三角洲其他祖姓的迁移有所不同,太和镇谢家庄谢氏的村民不是来自南雄珠玑巷,而是从福建省迁移到广东梅县,然后又到太和镇谢家庄的”。

“族谱记载,谢氏入粤先祖于明朝初年从福建省连城田心迁入广东省梅县白渡苏姑井开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这一脉的谢姓十三世祖谢德锡在乡试时,经过禺北,发现太和一带风光秀美,遂动迁徙之意。而后他将长子留在梅县守业,亲自携带其余五个儿子前来太和创业开基,开枝散叶,就有了现在的谢家庄谢氏,现在已经好几千人了。”

何处迁来

“在帽峰山脚下,有上百条客家自然村落,仅仅太和镇就有七八十条。比如,穗丰村有50多条,头陂村有20多条,白山村有8条,还有和龙村等等,他们从粤东的河源、梅县、惠阳、兴宁等地迁徙而来。”谢汉清说,就整个广州的客家村落分布来说,帽峰山脚下的客家村具有来源地多、分布区域广的特点。

何时迁来

谢汉清说,明末清初,居住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粤西一带迁徙。“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客家人的第五次大规模迁徙,可以说,客家人迁徙帽峰山也是这次大迁徙的一部分。”

因何落脚

“因为平原已被早来的人占了,加之客家人习惯依山而居。何况,帽峰山并不贫瘠,有泉水、有山林,聚居于此不会挨饿,在山上捡柴、烧木炭、割草,还可以拿到集市上换取短缺物资。此外,山脚冲积形成的坡地,还可以开垦种植,所以,聚居帽峰山是不错的选择。”

客家山歌

帽峰山中歌 “薪火”传后人

“帽峰山上哎百花开哎,人间仙境哎胜蓬莱哟,想吃鲤鱼哎,就下河哎,想听山歌,来帽峰山哎……”当日,记者采访途经帽峰山天湖附近,听到一阵嘹亮的山歌声。

记者走近,看到6位身穿客家衣装的阿公阿婆正在天湖旁平台上开台拉练山歌。刚刚雨过天晴,湖水雾气氤氲,远处山峦起伏,像极了一幅水墨山水画。置身美景,老人越唱越带劲,一首接一首,路过的游客击掌称赞,有的还与老人即兴对唱起来。

“以前客家人在山间割草唱山歌,见人打招呼也唱,山歌随口就来。”今年68岁的叶桂兰是这支山歌队的队长,她告诉记者,小时候太和很多客家人会唱山歌。

世界各地的客家人

都来加入山歌群

“山歌一唱解忧愁。唱山歌,目的是开心!”叶桂兰说,2013年,村民自发组建了太和客家山歌队,开始寻找原汁原味的山歌。近几年,山歌爱好者走访河源、梅州五华等地,学习正宗客家山歌曲调。

“这几年,唱山歌的人多了起来,我们的山歌队从最初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0多人了。” 但复兴山歌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比如,缺乏专业老师,山歌队最年轻的队员也有40多岁了,年轻人不是特别喜欢唱”。

为了实现让山歌唱遍帽峰山的目标,太和山歌队的老人们也“很拼”。叶桂兰专门开了个山歌爱好者微信群,线上“收徒”,吸引更多爱好者加入,群里最遥远的爱好者是一位加拿大华侨。世界各地的山歌爱好者们经常在群里争相亮嗓,早起一段山歌,做饭一段山歌,晚安一段山歌,非常有意思。

今年62岁的李贵棠老人不仅唱山歌,还努力创作有特色的山歌唱词,“《想唱山歌,来帽峰山》这一首,我写了半个月,字字斟酌”。

让“涯系客家人”

浸润孩子们的血脉

让人欣慰的是,在学校里,年轻一代也在努力重拾并传承客家文化。

记者在太和镇第一小学看到,学校编制了客家文化特色校本教材,其中就包括了客家山歌,由简至难,低年级的小学生从客家童谣学起,如《月光光》《羊咩咩》等等。“这些童谣,我小时候跟着奶奶念过,现在,我们把它们复原出来,让孩子来学,是一种很好的传承。”负责教客家山歌的教师汤桂娟也是客家人。

“文化是浸润到人骨髓里的内容,一句‘涯系客家人’就可能唤醒孩子们的文化记忆。” 汤桂娟说,随着学校越来越重视乡土文化,还开设了客家文化陈列馆、客家刺绣手工课。浸润其中,相信孩子们会慢慢爱上、理解客家文化。

客家记忆

帽峰山与水 “命名”各村庄

客家山村,依山而居,繁衍生息、薪火相传。山村人为守护帽峰山的青山绿水做出了贡献,山也为居住在其中的人家提供了生活物资、生产资料,并赋予这些山村独特的文化。

这一点,从山村名称上便可以管窥一二。可以说,是帽峰山赋予了山村个性化的文化生命。

比如,穗丰村的大坪自然村因村址地势平坦而得名,该处一带盛长青草,沿此入山皆为草泽,又称“青草窿”,该村始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温姓先祖从紫金大片田迁居至此形成村落。头陂村的虾钳自然村,则因村后山形似虾钳,客家方言称虾为虾公,而得名“虾公钳”,后简称为“虾钳”,该村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杨姓祖先振魁公在此地开基立业而形成。谢家庄的打鼓岭自然村,则因村后有一小山形如鼓,溪流水声似打鼓而得名,该村为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谢氏族人从梅县白渡莲塘岗迁至谢家庄军田,清朝道光年间,从谢家庄军田迁至打鼓岭。

谢汉清表示,经过考证,发现原有一古驿道“大官路”正好从打鼓岭村旁经过,还曾设有驿铺“鸡鸭正铺”。如今古道位置已建为一条长约1500米、宽7米的水泥路。

今年6月,太和森林小镇被列入广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品质提升建设规划,帽峰山的开发将迎来新机遇。在新一轮城市生态保护发展中,这些不起眼的村庄文化,或许将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撰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摄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郑洪达、黄宏斌

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晓云


南湾劳务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10:09:46
  坪地镇汇源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坂田劳务外包  省会首届旅 莫在候车室 邯郸市-- 大留村的美 威县举行乡 透过窗口看 我市出现今 青龙县地税 京港澳高速 小可心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