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汶川光影:十年后他还留着遇难儿子的旧衣服

2019年02月20日361未知admin

  原标题:登上《时代》封面的心手相连,十年后他还留着遇难儿子的旧衣服…

  如果躲过汶川地震,施文今年该24岁了,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父亲施先志总是这样假想。

  四川都江堰聚源中学的教学楼塌成一片废墟,震后第一个早晨,救援人员抬出一具遇难学生遗体,当掀开遇难者面部的书本后,他瘫倒在了地上。

  儿子稚嫩的手上,沾满了灰尘,40岁的中年男人双膝跪地,使劲扳开、并紧紧抓住了儿子的手,尽管它是冰凉的。

心手相连 朱建国摄

  这个令人泪目的瞬间,被华西都市报记者朱建国,用相机定格为“心手相连”,并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为世人熟知。

  十年,施先志没有再婚,仍然保留着儿子留下的一件外套、一件毛衣和一辆自行车,时不时拿出来穿穿。

  逝去的人已经不再,活着的人应当坚强。

  地震十年之际,施先志有了再婚的想法,至于要不要孩子,他觉得顺其自然最好。

  施先志和儿子施文牵手的照片,于2008年5月26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再看牵手照

  50岁中年男人失声痛哭

  5月又来了,施先志的心头,感觉总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很不舒服。

  他放下了手中的绿化生意,待在了家里,“朋友都知道是为什么”,10日早上,他接到了一位老朋友——华西都市报记者朱建国的电话,老朱告诉他,地震十周年了,便在微信公号上推送了一篇文章。

  打开微信,点开老朱发来的网页链接,这个原本乐呵呵的中年男人,脸僵住了,“那张照片我再熟悉不过,是我心中永远的结”,照片中,一只黄色的大手,紧紧握住了一只灰色的小手。

  不同的是,大手流淌着热血、小手早已冰冷。

  只是迟疑了一两秒,施先志哽咽了,眼眶一红,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左手不自主向上扬,捂住了一对泪眼。

  他的微信里,有一个特殊的群,成员都是汶川地震中不幸丧子的父母,今天,群里嘟嘟响个不停,他不得不面对现实:那一场灾难,整整过去十年了。

  收拾停当,上午10点,他开车来到了聚源中学遗址,尽管旧教学楼已不见踪影,但他指着一栋“活动中心”说,“是这里,当年垮塌的旧教学楼,就在这里。”

  5月10日,看着儿子的遗照,往日旧事又涌上了施先志的心头。

  守了个通宵

  废墟外他等来儿子遗体

  除开和同样丧子的地震父母,对于其他人,施先志早已只字不提当年的旧事。

  汶川大地震发生那一天,都江堰的天气有点热,他和朋友在河边喝茶,地动山摇后,脑子里迸出的第一个想法,“我娃儿还在学校读书多嘛”,那时一片混乱,他从亲戚家借来一辆摩托车,飞奔赶到了聚源中学。

  眼前的一幕,至今他也忘不掉,教学楼坍塌成了一堆废墟,救援队赶到了现场,拉起了封锁线,他的前妻闻讯也赶到学校,震后的第一个晚上,他和母亲、前妻守在了废墟外。

  那晚一直在下雨,有亲戚煮了茶叶蛋送了过来,但他吃不下,一个晚上,只喝了两瓶矿泉水。

  震后的第一个早晨,救援队用木板,不断将遇难学生的遗体抬了出来,“那一段时间是我最难熬的”,每抬出一人,他总会跑上去看,但内心又很恐慌,生怕木板上的人会是自己的儿子。

  然而那时,他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救援队又抬出了一具遗体,他跑上去,掀开了盖在遇难者脸上的书本,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发生了,14岁的儿子施文,静静地躺在木板上。

  5月10日,施先志从后备箱中,拿出儿子十年前穿过的旧衣服,他一直保存到现在。

  十年过去

  他不时穿上儿子的旧衣服

  震后的第一个半年里,施先志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过去的,“本来就离婚了,现在儿子又没了,想死”。

  “儿子总是很调皮,但是又很听我的话。”遗照里的14岁少年,长脸、眉目清秀,“一米七,和我差不多高,那时我买衣服,总是买两件,父子一人一件。”

  对着儿子的照片,他苦笑道,后来儿子“嫌”他选衣服的品味不对,干脆直接给钱,让儿子和同学自己去选。

  十年过去了,他仍然保留着儿子留下的三件遗物:一件蓝色冬季毛衣、一件黑色外套、以及一辆“轮子很窄、车把向后”的自行车。

  后来,他才知道,儿子当初嚷着要买的这种单车,叫做“公路赛车”。

  去年冬天,他把那件蓝色毛衣翻了出来,洗了一下,趁着冬天穿在身上,那件黑色外套,自从他2014年买车后,一直被放在后备箱里,有时去山上拉绿植,气温比较低,就拿出来套在身上。

  “放在车上,也是一种怀念吧。”他觉得,把儿子的衣服放在车上,便感觉儿子真的坐在车上一样。

今年清明节,施先志回到聚源老家,给儿子上坟扫墓。 朱建国摄

  相交十年

  采访者和被访者成为朋友

  施先志和儿子牵手的那一瞬间,震后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它被叫做“心手相连”。

  在照片的另一面,拍摄照片的华西都市报记者朱建国,也早已不再只是记者,他变成了汶川地震的亲历者、记录者,以及施先志相交十年的老朋友。

  震后第二年,在施先志情绪平复后,朱建国主动伸出了援手,震后很多家庭都进行了重组,他也很关心施先志,希望他尽早成家,用再婚生子来抚平创伤。

  “平均每一年,我至少要和施先志通话两到三次,过年过节也会发短信问候。”他最关心的,始终是施先志再婚成家,每次打电话一开头,“该结婚了哦?打算好久结婚?”

  今年清明节,朱建国开车到聚源镇,再次找到了施先志,两个人点了几个菜,婚姻、家庭、内心,畅聊了很多话题。

  在施先志这一边,他也早已把朱建国当成了朋友、老大哥,“如果今天不是朱哥给我打电话,也许今天这次采访,我会随便找一个理由,说没有空,随口就推辞了。”

  相交十年,两人已经相互建立了信任。

  5月10日,回忆起当年旧事,施先志不禁眉头紧锁。

  解放自己

  今年他想结婚成个家了

  施先志有一个弟弟,已经结婚生子的侄女,只比遇难的儿子大三天,从小到大同班,地震那天,侄女躲在楼梯间,幸存了下来。

  他觉得,触景生情,总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地震留下的心理创伤,只能靠自己慢慢排解,就像受伤的动物,不断舔舐自己的伤口。”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的心结也慢慢松动,“总把自己困在里面,以泪洗面,又有什么用处?”

  渐渐地,他的怪脾气消失了,又开始开着车,在都江堰、大邑、崇州四处奔走,张罗着绿化工程生意。

  十年里,他先后谈了两个对象,第一个对象比他小,年龄有差距,后来分了手;第二个对象,是去年经人介绍的,本地人,四十多岁,知根知底,两个人合得来。

  很多地震失孤的家庭,都抱养、或者再生养一个孩子,借此冲淡心理创伤。等这一阵子忙完,他打算着,争取在今年年内再婚,“毕竟我已经五十岁了,再不结婚,就只能一个人到老了。”

今年清明节,施先志抱着侄女的孩子,和老母亲交谈。 朱建国摄

  其实,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想要一个孩子,但考虑到年龄,他最后决定,“顺其自然,不强求”。

  当被问到十年之际,想对儿子说些什么时,施先志先沉默了一阵,“那些都是梦话,还是活在现实中吧,我在这边过得好,希望他在天堂中也能过得好。”

点击进入专题:

十年家国|新浪新闻汶川地震10年祭特别报道

 

责任编辑:余鹏飞


深圳横岗劳务中介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18:38:02
  西乡沙边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莲花临时工劳务市场  黔西南州国 望谟县民宗 黔西南州及 农业部、* 黔西南州召 兴义市市场 西南州册亨 黔西南州档 州扶贫办组 黔西南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