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印象·刘三姐》“自救”启示录

2019年02月22日281未知admin

  广西高院日前就《印象·刘三姐》运营公司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广维”)破产重整案件情况进行通报,为了继续保有这个具有极高社会价值的品牌项目,《印象·刘三姐》也通过出台账务管理制度、更新演出设备、引入重整方并输血12亿元为品牌“续命”。换了东家的《印象·刘三姐》虽然得以留存,但一个演出项目长久的生命力仍需要运营公司提供良好的资金环境作为发展后盾。

  破产引发连锁反应

  1961年,电影《刘三姐》诞生,影片中美丽的桂林山水以及动听的山歌迅速风靡全国。2004年,以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为总导演,梅帅元为总策划、制作人的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公演,这不仅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演出形式,年演出超500场,年接待国内外观众100多万人次的《印象·刘三姐》,更极大地带动了桂林市的旅游、地产、交通运输和艺术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巨大。

  十几年过去,《印象·刘三姐》的市场影响力仍在,但一手打造这部剧目的桂林广维却站在了资本的悬崖边。因不当为股东及其关联控制人代偿或担保债务,2017年8月,桂林广维已严重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故向广西高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据悉,桂林广维在向广西高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前,已成为数起民事、执行案件的被告或被执行人,相关全部账户、财产大部分均已被省外及区内多家法院轮候查封、冻结,涉诉标的超过14亿元,且有部分案件已进入执行程序,公司的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债务困境明显,此时的《印象·刘三姐》,每天的演出收入都成了被法院执行的款项,公司经营难以为继。而参股桂林广维的上市公司三湘印象也受到了波及。

  与此同时,桂林广维的破产重整也关乎《印象·刘三姐》能否继续存续的问题。广西高院审查发现,《印象·刘三姐》仅演出现场就能提供700多个就业机会,庞大的演出阵容中基本无专业演员,而是当地渔民和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的学生。附近的许多渔民白天干活,晚上演出,甚至于当地的农家乐当天要准备多少桌菜、酒店的入住率有多高,都取决于《印象·刘三姐》的上座率。为了让旅游文化产业链继续运营,《印象·刘三姐》也开始了品牌的自救之路。

  多管齐下为品牌“续命”

  “理清公司财务现状以及债权归属是非常重要的。”新元文智创始人刘德良表示,不当地为股东及其关联控制人代偿或担保债务,是引发民营公司破产的典型事由,只有理清债务债权情况才能进入制定重整方案的程序,进行转股或者引入第三方重组,早日让《印象·刘三姐》甩脱债务包袱。

  公开资料显示,广西高院裁定受理桂林广维的破产重整申请后,便指定广西同望律师事务所为桂林广维管理人,并停止有关桂林广维的全部债务债权受理,以便管理人弄清楚公司的债务债权情况,并制定重整方案。截至8月31日,桂林广维资产总额为1.59亿余元,负债总额为9.29亿余元,全部为流动负债。而管理人债权审核报告显示,申报债权总额为18.09亿余元,核定总额超过12亿元,另有待定债权总额2.37亿余元,未申报债权总额约为6.6亿余元。在此情形下,重整计划草案中还将股东权益调整为零。

  针对公司的高负债运营对《印象·刘三姐》演出的实质性影响,管理人也从经营管理结构、安检、设备更新,到品牌效应提升等方面给予指导。例如投入100多万元建设剧场安检防爆系统;淘汰严重老化设备,提升演出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市场营销,积极扩大《印象·刘三姐》的品牌效应。

  据悉,《印象·刘三姐》在今年国庆期间共演出23场次,观众达75040人次,没有出现安全事故。

  品牌生命力的延续还需注入新鲜血液。广西高院批准管理人采取邀请招募重整人的方式确定重整方,同时,要求重整投资人必须与桂林广维及实际控制人没有利害关系,而且应具备实际经营项目的能力,包括资金实力、类似项目经营经验等,最终北京天创文投演艺有限公司中标,并注资12亿元为桂林广维清偿债务。

  北京天创文投演艺公司是天创演艺与北京市文资办战略合作的公司,曾运营过多部经典剧作,这也为《印象·刘三姐》的品牌重塑打下了基础。

  财务自律为发展后盾

  “值得注意的是,桂林广维陷入债务危机,是因为公司为其股东及其关联控制人代偿或担保债务所致,而非《印象·刘三姐》项目运营困难,但是演出项目品牌的保值需要较好的财务环境作为发展后盾。”刘德良表示,演出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市场影响力,《印象·刘三姐》本身的经济效益也能让资本看到较好的收益空间,“现在的气候条件对于实景演出来说有很大的限制,借此机会,换了新东家的《印象·刘三姐》也可以从内到外地进行一轮品牌升级,以便更好地走向市场。”

  演出行业评论人黎新宇则表示,虽然《印象·刘三姐》有很高的品牌价值,但是现阶段旅游演出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可供选择的娱乐形式种类日趋繁多,重获新生的《印象·刘三姐》想要更好地对接市场,还要注重对于观看体验舒适度的提升,此前《印象·刘三姐》的演出收入大多用来还债,而非投入演出现场的建设中,未来,《印象·刘三姐》还需在设备、设施更新以及服务水平提升上有所投入,才能获取较好的经济收益。

  与此同时,《印象·刘三姐》的“重生”也为现阶段的实景演出项目运营公司敲响了警钟,具有高知名度的演出项目虽然有经济价值,但资金运作不当同样会陷入巨大的危机,想要维持演出品牌长久的生命力,不仅要靠优质的内容、舒适的观看体验,内部建立起的财务自律才是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王嘉敏


沙井沙一村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08 11:19:54
  深圳公明镇田寮村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坪地人力公司  上海外向型 中国国际通 申城气温已 上海磁浮列 联盟闯关融 上海理工百 本市部署迎 杨浦区17  申城涉外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