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媒体:30万南京军民被杀 我们是一个缺乏血性民族?

2019年02月22日11未知admin

  原标题 :30万南京军民被肆意屠杀,我们是一个缺乏勇气和血性的民族?

  来源:瞭望智库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国家公祭日。

  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了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

  可以说,南京对于中国来说,是道坎儿。

  走到这道坎儿,中国人终于明白,国家到了如此地步,投降也是死,除了拼死一战,我们别无选择。

  这一战没有必胜的把握,但要一直打到我们的敌人先倒下去,不过,中国人即使失败,也绝不会跟你讲和!

  我们唯一的胜算,就是面对如此野蛮的敌人,文明与我们同在。

  当然,我们最终顶了下来!

  文︱萨苏  瞭望智库特约历史观察员

  1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937年的南京,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耻辱的存在。这不仅仅是因为那场大屠杀的存在。实际上,世界战争史上大屠杀的情景曾多次出现。例如,迦太基城破的时候,城中二十五万人(一说六十万人),除了五万名年轻女性被卖作奴隶以外,其余全部被杀。但是,迦太基人是无需为此而感到羞耻的。因为即便在破城之后,迦太基人还同罗马人展开了六天六夜的巷战,战死者达八万五千人。即便是无力作战的迦太基女性,也纷纷剪下自己的长发,作为战士的弓弦,来进行最后的抵抗。所以,迦太基的城破,历史的评价是——“悲壮”。

  南京的陷落,则远没有这样悲壮,南京战役从11月19日开始,到12月13日城破,满打满算,只有二十五天。12月12日日军攻占中山门,仅仅一天就控制了整个南京。日军记载,在幕府山中的近万名国民党散兵,几乎没有抵抗就被日军缴械。而大屠杀中,那样多的中国青壮年,大多数就如同绵羊一样被拉出去宰杀。

▲ 电影《南京 南京》剧照

  于是,我们一直面临着一个无言的指责——这是一个怯懦的民族。其实,以我对南京战役的研究,在日方的记载中,中国人在南京城破以后,的确曾经有过相当顽强的抵抗。日军屠杀最力的步兵第三十六联队,其军官宿舍曾被一名中国人闯入,这个借助暗夜进入日军营地的中国人先后杀掉日军尉官十一名。在南京安全区设立后,曾有数百名国民党官兵自动组织起来,乘夜在市区武装暴动,一度攻陷原国民政府铁道部。根据日方简单的记载,他们属于教导总队残部。直到南京陷落半个多月后,1938年的元旦,仍有国民党残兵据守原苏联大使馆顽强抵抗,最后整个大使馆被焚毁。一些日本方面的材料,例如松冈环的《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在其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对再现当时的真实景象或有极大帮助。从这些记录看来,中国人并不是一个缺乏勇气和血性的民族。

  2

▲ 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城

  在我所看到的史料中,一个微妙的事实是,中国人在南京陷落后,最没有抵抗意志的,恰好是刚刚城破的12月中旬。

  当时,大批国民党残兵甚至抛弃武器和服装,试图逃入安全区,他们丢弃在安全区外的军服,正给日军进入安全区搜索杀戮提供了极好的借口。而在大屠杀发生后,抵抗的事件骤然增加,虽然这时候在南京的中国军民,无论从装备还是从组织角度,进行抵抗的能力都比城破时差很多。另一个值得回味的历史瞬间,是南京城外最后的阵地雨花台,这里的守军有两个师,88师师长孙元良兵败逃入妓院藏身,87师师长沈发藻更过分,仗还在打这位长官已经抛弃部下化装逃跑了。87师和88师,是中国陆军当时的两个全德械样板师,最优秀的部队,主官居然如此怯战,可让时人齿冷。然而,如果细看历史,大家就会发现,沈发藻和孙元良,在庙行和罗店战场上曾在前线冒死督战,也是堪称好汉子的人物。怎么到了南京就不行了?真的是到了南京就不行了。如果不理解南京战役的前后情形,就无法理解南京战役的兵败如山倒。南京战役实际是和淞沪战役紧紧相连的一战,在南京未能守住阵地的国民党官兵,70%是从上海撤退下来的部队,其余则是临时补充的壮丁。这些部队大多在淞沪战场上已经经过了三个月的血战。淞沪战役战场上的国民党守军,在11月9日开始撤退,11月19日,日本上海派遣军不顾日政府预先划定的作战区域,开始向南京进军。所以,从淞沪战场上撤退下来的国民党军队,根本来不及喘息,南京战役就开始了。按照日方资料,淞沪战役,国民党先后出动军队60万,日军出动25万,而且当时蒋介石的嫡系黄埔系各部队几乎全部参战,可以说是中日两军主力在抗战前期最大的一次硬碰硬的血战。结果是不必隐讳的,国力的差距不是官兵们依靠爱国精神可以弥补的。淞沪战役的失败,已经预示了南京战役的结局——以疲惫惊恐的残军,根本不可能守住南京。

  3

▲ 攻陷南京的日军

  我始终怀疑,部署南京的防御,是国民党“裱糊”出的一个空架子而已。

  根据日本方面的档案,日本军部11月7日给“中支派遣军”的第一百三十八号命令,限定了日军在华东作战的范围不越出嘉兴苏州一线。如果国民党方面了解日军这一命令而做出防守南京的态势,确有可能与日军在嘉兴苏州一线实现对峙——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仍然期望着把这场战争限制于局部。战争爆发前,中国的对日情报工作已经有一定的成就,获得这样的信息是存在可能的。即便没有获得这个情报,11月26日,德国大使陶德曼还在向蒋介石转达日本对于双方议和的的“广田条件”——这个条件没有承认满洲国的内容,也没有要求华北自治,所以白崇禧看了当时就反应:“那还打什么呢?”似乎,战争有在此时戛然而止的可能。

  然而,11月19日苏州沦陷,同一天日军“中支方面军”立即开始了对南京的进攻,根本无视限制作战区域的命令。如果这时候国民党方面还对日本政府控制军队有一丝期待的话,那么24日,看到对南京的作战进展顺利,日军大本营随即补发了取消作战区域限制的命令,则彻底打消了国民党方面的幻想。12月2日,陶德曼表示广田的条件已经是过去时了——能战方能言和,以国民党的军力,当时已经没有这个本钱。南京城下,9万国民党军队和12万日军的会战随即开始,无论装备、士气、补给、训练和指挥,双方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战斗结果可想而知。连续四个月的恶战,不是弟兄们不抵抗,不是官兵们不英勇,拼到最后,连“首都”都拼丢了,怎么办?那么多袍泽战死沙场,还是一败再败。这样悬殊的实力,再打还有什么意义?在南京城破之后,经过的国民党官兵陷入无力也无心再战,任人宰割的状态,就和奔跑中脱力了的人一样正常。美国人约瑟夫曾经拍过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片子,中文翻译作《南京梦魇》,我想如果用这个词来形容南京守军当时的状态,也是非常贴切的。日本曾有老兵回忆在八一五后,东北的日军也陷入同样的幻灭状态,如同行尸走肉,即便被集体***决也没人有心力反抗。

  4

▲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家属在纪念馆的哭墙前

  南京是一个坎儿。

  在南京之前,虽然宣传上喊得响,在国民政府内部,依然存在着和日军的一战可在较短时间打出结果的念头,甚至寄希望于德国大使陶德曼的调停。在南京以前,双方的战斗是胜负之战。在南京以后,特别是南京发生的暴行(日本也承认这些暴行于1938年初就在欧美的报刊中得到了广泛的报道),让中国军民认识到,这场战争不但不可能在短期结束,而且是中国的生死之战!这是真正的国战,连投降都不可能——战败了不仅是割地赔款,而且是亡国灭种。傀儡的满洲国太遥远,血腥的南京才真正让中国腹地的人们感到了灭国的危险和痛苦。如同南京此后的抵抗从谷底回升,败退中的中国军队,也重新恢复了战斗的意志——那已经不是想在短期内战胜日军的意志,而是依靠中国人的坚韧,维护这个国家生存的意志。这就是生死之战的含义。正是南京,让中国的抗日战略真正转向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的主力,除了重建的中央军以外,更多的是用土造麻花手榴弹的川军、连鞋子都没有的黔军、身背大刀的西北军……就是这些杂牌子军队,在漫长的战线上死死地拖住了日军的脚步。

  实际上南京之后,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军队的装备,训练比淞沪战争时期都要有所下降。如果说淞沪战争时期,是一支准近代化军队和一支近代化军队在战斗,此后,就是一支近乎中世纪的军队依靠数量和牺牲抵抗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可是中国人最终顶下来了,没有像无数历史中的文明古国一样灭亡于更加现代化的敌手。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 张自忠将军殉国前的照片

  这是张自忠将军殉国前的遗书,将军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实际的战场上还根本看不到胜利的曙光。投降也是死,南京这道坎,断了求和的路,我们已经没有和平可以期待。走过南京,中国人终于明白,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了拼死一战,我们别无选择。这一战没有必胜的把握,但要一直打到我们的敌人先倒下去,或者,一直打到我们变成第二个迦太基,但中国人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会与你讲和!我们唯一的胜算,就是面对如此野蛮的敌人,文明与我们同在。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用近乎宗教的虔诚相信——人类的社会,文明终将战胜野蛮。我们,最终顶了下来。这就是我们用南京的代价换来的。

责任编辑:张岩


深圳龙岗人力中介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08 08:11:05
  深圳福永新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新安哪个劳务派遣公司不黑  沿北京城区 张家口矿山 沙河电厂开 徐水区正村 卢龙县召开 衡水市开展 以***新 市政务办倾 衡水市公安 河北省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