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陆航飞行员遇双发停车 3秒完成迫降动作人机安全

2019年02月19日453未知admin

  原标题:“呆萌”帅哥李燕曦:空中“双发停车”,他最终把战鹰带回了家

飞行员李燕曦。付潇翔 摄

  生命只有一次,对每个人来说都无比宝贵,一场猝不及防的死亡威胁,可以令所有的高谈阔论与豪言壮语瞬间失色。

  然而,这样的死亡威胁,对他们来讲,不说是家常便饭,却也司空见惯。在他们眼中,真正称得上危险的,还是遭遇空中“双发停车”。

  这样的险情一旦发生,留给他们“自救”的时间,只有5秒……

  不久前,李燕曦就遇到了这样的空中“双发停车”,在所有人都为他揪心时,他最终把战鹰带回了家,成为中国陆航史上第一个成功处置双发停车特情的飞行员,创造了陆航史上的一个奇迹!

  那一刻,他心里明白:

  这一次可能真的飞不回去了

李燕曦在图书馆内看书。付潇翔 摄

  李燕曦,陆军第81集团军某陆航旅飞行员,飞行大队公认的“呆萌”帅哥。

  初次见面,他话很少,每次被夸“是一名很优秀的飞行员”时都赶紧摆摆手,害羞地低下头。战友们跟他开玩笑“说说你的英雄事迹”,他也只是淡淡地一笑。

  战友口中的“英雄事迹”,就是8月24日发生的“双发停车”一级特情事件——

  在一架直升机旁边,身着飞行员夹克的李燕曦连比带划地向记者还原了那场惊险的特情事件。付潇翔 摄

  2017年8月24号,京津冀交界处,骄阳普照,晴空如碧,是搞飞行的人最喜欢的天气。

  上午7点到12点,解放军陆航“风雷”飞行表演队进行着野外飞行表演训练。

2017年,第四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风雷”飞行表演队部分飞行员合影。(右六为李燕曦)

  直升机编队在长机带领下做着一个个宛如空中舞蹈的华丽动作——六机通场、四机开花、三机跃升倒转……就像是在跳着空中“华尔兹”,看得人眼花缭乱,引来阵阵喝彩。

  李燕曦所驾的直-10,就在队列之中。

飞行员杨博。付潇翔 摄

  副驾驶杨博上尉,小李燕曦3岁,来自哈尔滨。两人的性格有点儿相似,话不多。平时朝夕相处,合作多了,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交流。

  李燕曦和杨博不会想到,一次严峻的生死考验正向他们缓缓靠近……

  3个小时过去了,一切顺利,正当直升机编队准备再来一次四机开花时,李燕曦所驾的三号机的主警示灯突然亮了——飞机左发动机燃油压力低至“0”。

  李燕曦明白,这意味着左发动机停车了,随后,控制面板上的故障清单不断弹出各种警示,滑油、直流、电条……一个又一个红灯……全来了!

  李燕曦没有时间理会这些让人揪心的红灯,他立刻呼叫长机请求脱离编队,掉头返回基地。

  李燕曦的心一直提着,谁也不能确定回基地途中飞机会不会再出状况,左发动机罢工了,右发动机可要靠得住啊!

  三号机又飞行了十几秒后,李燕曦和杨博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最终还是出现了,警示灯再次亮起——右发动机发生故障!

  李燕曦和杨博没有说话,但心里都明白——这一次真可能飞不回去了!

李燕曦在直升机机舱内。付潇翔 摄

  他们有多少时间?

  5秒,是的,只有5秒的时间给他们完成迫降动作。否则,飞机就会像秤砣一样疾速下坠、最终机毁人亡……

  李燕曦迅速将总距杆放到底,向左压驾驶杆,蹬左舵……完成迫降动作,他只用了3秒!

  此时的三号机正以每小时140公里的速度接近地面,飞机在不断降低高度,李燕曦和杨博急切地寻找迫降场,避开城镇、避开村庄、避开树林、避开高压线、避开人流密集的地方……

  忽然,前方出现了一块玉米地!就是这儿了!

  当飞机距离地面25米的时候,李燕曦果断提拉总距操纵杆,使下坠的飞机产生了短暂向上的升力,凭借着对地心引力这一次顽强的抗拒,三号机终于稳稳地蹲坐在玉米地里——飞机在,人也在!

  从出现险情到落地,短短的70秒钟,双发停车、人机安全。

  打小看着飞机长大,

  很早就立志当飞行员

李燕曦幼年时期。图片由李燕曦本人提供

  每一个男孩儿心中都有一个飞行梦,李燕曦也不例外。

  25年前,唐山市中心,一个7岁的男孩儿抬头望着天空,小手对着云朵比比划划,嘴里喃喃自语,像是在等什么。

  “轰……”远处驶来几架飞机,掠过天空激起层层云漪,男孩兴奋地拍手,拉着母亲的衣角喊道:

  “妈妈快看!“大白鹰”又过来了,以后我也要开飞机要当飞行员!”

  儿时的梦想总是纯粹又“伟大”,但也看似有点不切实际,没有人在意这句童言无忌,就连母亲对儿子的如此“雄心壮志”也只是微微一笑……

  但对于这个男孩而言,“白色大鹰”却从此在他心中张开了翅膀……

  这个男孩儿是李燕曦。

李燕曦幼年时期。图片由李燕曦本人提供

  幼年时期,小燕曦家住在机场旁边,平日里看的最多的就是飞机,听得最多的就是发动机“嗡嗡”的轰鸣声。

  “我的童年就是带着翅膀的,从小就看着飞机长大,也是从小就想当飞行员”,李燕曦这样说。

  “白色雄鹰”就这样载着小燕曦在地面走过了幼年、少年、青年,直到2004年的一天,正读高三的李燕曦在学校宣传栏看到了一则“盼望已久”的公告:空军招飞开始。

  李燕曦兴奋得都没来得及同家人商量就第一个报上了自己的名字,层层选拔、重重考验,李燕曦最终考入空军航空大学,成为了一名飞行学员。

  “白色雄鹰”,终于有了翱翔的机会。

  重要的话讲3遍,采访过程中,李燕曦先后14次说到“飞行员就是我的梦想”,他大概已经把飞行当成了自己的生命……

  上学时老师总说他:你咋不上天呢?

  现在的他,天天在天上飞

李燕曦大学时期。图片由李燕曦本人提供

  成为飞行学员后的李燕曦,渐渐发现飞行之路,并没有那么容易,空有梦想的支撑,还远远不够……

  迎接李燕曦的第一道难关,就是“残酷”的体能训练。

  初为飞行学员的李燕曦,身体耐力远远不达标,滚轮训练时,他在滚轮上就开始吐,下了滚轮,晕得蹲在旁边站不起来。还有旋梯训练,他把自己绑到旋梯上,一圈一圈地绕,一边打着一边吐着……整个学员期,都吐得昏天黑地。

  难受,身体难受,心里也难受,他否定过自己,也想过放弃,但是想想自己之前的经历,那么多坎都过去了,这点苦也应该能吃得了。

2005年,李燕曦在空军航空大学第一次跳伞。图片由李燕曦本人提供

  为了减少身体的不适,李燕曦主动加大体能训练强度。

  别人跑5000米,他就跑8000米,别人做50圈,那他就做100圈。白天冒着酷暑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晚上摸着漆黑模拟一训又是几个小时,手指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身上的汗水都凝结成了盐疙瘩……

  他咬着牙,把自己从不及格逼成了优秀。

  李燕曦没让自己失望,他达成了心愿,在同期战友中首批新机长“放单”、率先走上了飞行中队长的岗位。

  “今年是我飞行第10年,2006年从空军航空大学被分到了陆航学院,2008年到部队,最开始飞的是小羚羊,后来是直-9,再后来是现在的直-10,在今年的朱日和阅兵演习中,我就是驾着直-10接受了习主席的检阅……”

  一谈起自己的飞行之路,这个沉默寡言的大男孩就变得健谈起来,还掏出手机向记者秀了一条自己之前发过的朋友圈:

  段子虽然有点老套,但在我看来,每个字符都呈“起飞状态”,字里行间都“秀”出李燕曦心中满满的自豪感……

  听到儿子说不当兵了,

  母亲问他:“没人当兵了,国家怎么办”

李燕曦与妻子儿女的合影。图片由李燕曦本人提供

  “岁月在起落架下回旋,血汗润滑着飞机的关节”。

  这不是口号,而是飞行员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采访过程中,李燕曦很少提到飞行以外的东西,比如家庭。

  有人作过一个统计,一年的节假日大概有115天,飞行员只能休息四分之一的时间。遇上去外地驻训,有时半年都回不了家。

  一位飞行员的妻子曾说,飞行员家属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只要丈夫有飞行任务,不管多晚,她们都会等丈夫着陆后打来报平安的电话才会休息。

  “我给家里打电话最常说的就是‘这周不回去了’,和飞机在一起的时间比和老婆的都多……”说起这些,李燕曦一脸内疚。

  李燕曦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分别取名“陆航”“陆晗”,不得不说,李燕曦是一位优秀的飞行员,但却是一位“不合格”的父亲。

  平日里忙于工作任务,李燕曦很少回家,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也一点点地拉开,李燕曦每次回家,儿子迎接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回来了”。

  “不合格”的,还不只是父亲的角色……

  姥姥去世,队里工作繁忙,大大小小的事务都等他处理,他推掉了领导“让他回家看看”的好意,守在了工作岗位上,没能见到老人最后一面;

  母亲住院,正值单位有重大检查任务,他再次选择了工作,没能在病床前端一杯水,送一片药;

  妻子分娩时,他正在景德镇执行接机转场任务,又没能在爱人身边陪她迎接孩子的第一声“啼哭”……

  但是对于李燕曦的种种“不合格”,他的家人从没有过一句怨言,他们挂在嘴边的是“我理解,家里的事你就放心吧”。

  在“824”特情事件发生后,李燕曦说想回家看看,见到两鬓有些斑白,为他操碎了心的母亲时,他试探性地说:“要不我不干了吧?挺危险的。”

  母亲沉吟了一下,说“你不当兵,他不当兵,没人当兵了,那国家怎么办。”

  母亲说这话时,眼眶有些湿润,但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

  如果说飞行员是翱翔九天的战机,那他背后的亲人就是为战机加油保障的场站。

  无论飞得多高,“家”,都会等你归来……

  离地三尺,

  飞行员的命“都不在自己手里”

李燕曦在直升机机舱内。付潇翔 摄

  李燕曦在讲述遇险经历时,脸上并没有太多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好像在说别人的事儿。

  其实无论是万米高空的固定翼,还是离地三尺的直升机,一旦升空,飞行员的命,“都不在自己手里”。

  我们都知道辽宁舰,知道歼-15,也应该知道英雄张超,2016年4月27号,张超在模拟着舰训练时,飞机突发电传故障,当时,时间太短,高度太低,降落伞没有完全打开,张超重重地摔在地上,壮烈牺牲。

  提起张超,李燕曦的神色一下子黯淡下来,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张超和我是同班同学,他出事前两天,我们还打电话说要出来聚聚……”

  这一刻,李燕曦有点哽咽,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低着头陷入沉默。

  过了一会,他缓缓地说“张超牺牲时最后一句话是问‘我是不是不能飞了’……他孩子还很小,他这一走……”

  战友情深,没说出口的话,往往是最真情的。

张超的女儿睡在张超的“怀抱”里。资料图

  对飞行员来讲,“你永远不知道意外与明天哪一个会先到来”。

  李燕曦飞行已经整10年,发生在自己、战友身上的事故也见了不少,每一次坏消息传来,他都在自己身上做着“最坏的打算”。

  幸而,每一次有惊无险,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其实李燕曦也完全可以选择一种“安逸”的生活,不必每天走在刀尖上。

  一直以来,军队飞行员在地方都是“抢手”资源,经常有“猎头”通过各种渠道来“挖墙脚”。

  其中李燕曦就被“猎头”以5位数的薪酬“拉拢过”,“高待遇,低风险,多空闲”,听起来是挺诱人的。

  身边也有朋友劝他去地方,过的轻松一点,对此李燕曦没有过多解释,只说了一句:

  “我觉得当部队飞行员更帅!”

  是的,这句简简单单的回答,应该正是李燕曦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他口中的“帅”,有他飞行10年的自豪感,有他作为一名中国军人的荣誉感,也有他心中强军梦、强国梦的使命感!

  这样的中国军人,中国飞行员,越多越好……

直升机升空。付潇翔 摄

  临近傍晚,夕阳西下,落日的余光映在李燕曦的脸上,几驾直升机在远处起飞,他低声说:

  “其实我还有个小梦想,想有一天能驾驶飞机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还没实现呢。”

  蓦地,我感受到了一种力量……

  来源: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张玉


圆岭人力中介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15:49:59
  深圳东湖人力中介公司横岗人力资源外包  任县住建局 全面打响大 临西县民政 李厚存就我 保定市民政 张家口学院 衡水枣强加 衡水大营举 任县农业局 衡水冀州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