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挖掘整理欧苏在扬清廉佳话 平山堂上文章太守“风流宛在”

2019年02月22日296未知admin


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所作的“风流宛在”匾额(资料图片)。


平山堂是扬州地理坐标,更是扬州文化、扬州精神的高地。新近建成开放的“平山堂廉政教育基地”,挖掘恢复增添了欧阳修、苏轼的文化盛事和风流佳话。“我在平山堂,可以看到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文化怀抱。”一位来自河北的诗人说,登临平山堂,可一窥当年文人担起风雨江山的风骨,也感受到一股厚重的文化之风扑面而来。“在平山堂,可以感受到扬州千年文脉庚续,看得见、摸得着。这些名人也是精神指引,勉励后人担当起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

堂前仍有欧公柳

康熙皇帝赐“贤守清风”匾

北宋庆历三年,以范仲淹、富弼为首的一批大臣,发动了一场改革,这就是有名的“庆历新政”。但是这场改革遭到保守党的竭力反对,“庆历新政”仅仅推行了数月即告失败。庆历党人一个个被贬谪。范仲淹被贬到了邠州,富弼被贬到了青州。其时欧阳修是谏官,他为人正直,忠于职守,对庆历党人蒙冤受屈感到不平,于是上书言事,结果宋仁宗将他贬到滁州。

后来宋仁宗发现对欧阳修处理不当,但又不便收回成命,于是庆历八年(1048),将欧阳修调到东南重镇扬州任知州。

欧阳修清廉为政之风甚至感动了清代的康熙皇帝,康熙四十年,康熙皇帝在扬州时专门赐给平山堂一块“贤守清风”匾额,以表达对欧公的景仰之情。

在平山堂前,有一株“欧公柳”,相传这是欧阳修在堂前亲手栽下的一株柳树。据说后来北宋曾有一位叫薛嗣昌的太守知扬州,他听说了欧公柳的故事后,也在平山堂前栽了一株柳,自命为“薛公柳”。谁知老百姓不买账,这位薛公任期届满,前脚离开扬州,后脚就有人将“薛公柳”连根拔了。

一种为官节操

苏轼手书《争座位帖》

与平山堂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的,便是苏轼为纪念恩师欧阳修而在扬州留下的谷林堂。苏轼曾在北宋元祐七年(1092)来扬州任知府。虽然只有短短半年时间,但是他对平山堂怀有无限深厚的感情,这段感情源自于北宋著名的一次科举考试——嘉祐贡举。后来苏轼在扬州任职时,就在平堂后(原址不确,此为光绪年间重建)建了这座谷林堂。谷林堂取名于苏轼自己为谷林堂写的诗: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

谷林堂东侧厢房里所展示的,是苏轼在扬州期间临摹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争座位帖》,此帖系因颜真卿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写给郭英义的直诤书稿,忠义之气充之于心、赋之于文、形之于书,全篇理正、词严、文厉、书愤,洋洋千文,如长水蹈海,无可阻挡。经由苏轼劲挺豁达的书写,笔锋姿态飞扬,字里行间洋溢着粲然忠义之气,显示了颜真卿刚强耿直、朴实敦厚的性格。

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纪工委书记郭坚认为,苏轼在扬州任上书写颜正卿此帖,反映了他的为官节操,其为官正像帖中所说的那样: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这是常保权力财富的正确态度,怎能不时刻提醒告诫自己呢。

原是扬州工匠杰作

欧公刻像栩栩如生

欧阳祠在中轴线的最北端,高大巍峨。历史上,扬州人就曾经为欧阳修建过生祠堂(活着的时候就建祠祭祀)。光绪五年(1879),欧阳修后裔、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墉在大明寺西侧建欧阳祠。祠堂面宽五间,前有回廊,方梁方柱,挑槽飞角,高大轩敞。时任江苏候补道的湖南人欧阳炳,也是欧阳修后裔,曾在京城任职,出于对其先祖欧阳修的爱戴,花重金聘请画师临摹藏于宫廷内府的欧阳修画像,并带到扬州。

谷林堂中,欧阳公刻像容颜微笑,胡须纤细有波,加之石面稍凹,刻纹形成反光作用,使之远看白胡须,近看黑胡须,此像不仅黑白有变,而且从不同角度看,欧阳公双目均与观者对视可亲,双足均向观者。这一扬州工匠杰作栩栩如生,仿佛欧公微笑审视着每一位来者。

与平山堂有关的第三位“文章太守”是清代扬州太守伊秉绶。平山堂前朱漆红柱上,由他所撰并手书的楹联“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被誉为平山堂楹联之冠。

“其实在欧阳修、苏轼来扬州之前,扬州尚文传统并不明显,有了‘文章太守’之后,扬州文化才更趋昌盛。”学者韦明铧说。“梅花初放为春寒,果见淮东第一观”“蜀冈可是希吴苑,永叔何曾逊谢安”“画船轻移邗水滨,人思六一重游寻”——“文章太守”给扬州留下了太多诗篇。  通讯员 扬纪轩 记者 姜涛


人力中介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08 06:15:47
  深圳公明镇上村下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翠竹临时工劳务市场  事业单位养 社保费到账 公司办理社 我能要到赔 关于失业金 在宜昌市和 医疗保险缴 医保卡能否 农村妇女可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