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通讯:我用画笔为你拭泪——法国画家“慰安妇”系列作品揭露日军暴行

2019年02月22日288未知admin

  新华社巴黎12月12日电 通讯:我用画笔为你拭泪——法国画家“慰安妇”系列作品揭露日军暴行

  新华社记者韩茜

  利济巷,泪洒一面墙……“我看到那面墙,感觉到它在哭泣。”

  12月12日,法国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在南京将其创作的包括《南京痛苦的嘶吼》在内的多幅“慰安妇”系列油画作品赠予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13日,他还将作为南京荣誉市民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行前,在位于法国东部城市米卢斯的家中,帕赫面对他的画作《南京痛苦的嘶吼》,向记者讲述创作初衷。

  “当我听到、看到‘慰安妇’的故事,仿佛感到那些女人的眼泪依然在流淌。”采访中帕赫描述“慰安妇”主题画作的创作,难掩悲伤,他希望通过这组作品揭露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反人道罪行。

  帕赫生于1961年,是国际知名油画艺术家,法国功勋和奉献联盟委员会委员,曾被法兰西学院授予法兰西骑士院士荣誉。他26岁开始绘画,作品曾在多个国家展览。2015年,获南京荣誉市民称号。

  今年9月,帕赫的第20次中国之行来到南京,参观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利济巷的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并在那里工作生活了整整一个月。

  “泪洒一面墙”是陈列馆内以“泪”为主线展陈的其中一个部分,墙上13颗硕大的“泪滴”凝重而悲怆,“泪滴”右侧的墙面上,密密麻麻拓印着当年“慰安妇”的黑白头像照片,每个人的眼中都含着悲愤的泪水……

  “那段历史令我的情绪被悲伤侵袭,我必须拿起画笔,把80年前女性在战争中遭受的屈辱呈现出来。”帕赫告诉记者。

  一个月的时间里,帕赫让自己沉浸在陈列馆悲伤的氛围中,创作出《地域的眼睛》《说“不”的女人》《体检》等多幅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日军“慰安妇”制度的暴行。

  回到法国后,帕赫继续“慰安妇”主题作品的创作。在他家中的画室里,记者看到在最显眼的位置悬挂着《南京痛苦的嘶吼》。这幅画长1.8米、宽1.44米,从左至右勾勒出数个日军欺凌女性和征用“慰安妇”的场景,背景是一座慰安所,多名女性被关其中,在痛苦与绝望中挣扎。

  “我查阅了很多史料,在陈列馆里进行创作,尽可能地想象那些女人的遭遇。她们的家被摧毁,自己成为日本人的性奴隶,更不用说她们在战后忍受怎样的心理创伤,在恐惧中度过余生……”。帕赫说,他希望观众能被作品展现的暴行所触动,从而去了解那段历史,铭记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

  谈及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帕赫说,2015年他在中国进行风景写生时参观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第一次知晓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内心受到强烈撞击。

  在那之后的一天,帕赫看到电视上播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新闻。一腔愤怒令他立刻决定拿起画笔,将内心的情感挥洒在画布上,以一个艺术家的方式唤起关注,让更多人以史为鉴。

  “我在中国,看到在一个美好的国家,可当年侵华日军是以无比残忍的方式摧毁了一个个中国家庭,想象那种场景,我难以释怀。”帕赫向记者回忆起2015年他创作南京大屠杀专题油画《暴行》的场景。那幅油画创作历时6个月,帕赫坦言,那是他创作生涯中最痛苦的6个月,却也诞生了他最宏大的作品。

  谈起中国,帕赫滔滔不绝。他说真正到过中国之后,才对这个国家有了客观的认识,中国欣欣向荣的城市发展和悠然恬淡的乡村生活让他心生向往,他希望有机会能够创作一组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纪实画作,向人们展示真实的中国风貌,这将是他的长远工作目标。

  80年后的今天,战争仍未远离世界。帕赫说,他希望用自己的画作记录一段历史,唤起人们对战争的关注,对和平的坚守。


深圳南园人力中介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08 08:27:53
  光明镇白花洞莲麻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哪里有临时工  水月寺办事 艳阳归来高 水月寺办事 垃圾院的蝶 刘八里乡严 歌唱祖国礼 水月寺办事 市国税局多 水月寺办事 我市试点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