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冶春后社”年龄最小的成员珍贵档案还原“多面”吴白匋

2019年02月19日91未知admin


    15岁时的吴白匋


    吴白匋手稿


    近日,扬剧《百岁挂帅》中名段《登高丘》在扬州运河京杭之心会议大厅上演,该剧编者就是著名戏剧家吴白匋先生。今年是吴白匋先生逝世25周年,在扬州市档案馆特藏室中1400余件“吴氏四杰”档案,其中有近1/3的实物档案属于吴白匋。

    冶春后社最小成员

    创作众多经典诗词传世

    吴白匋(1906—1992),谱名为“徵铸”,以字行于世,晚号无隐室主人。白匋老先生自幼秉承庭训,精于诗文,工于书法,一生醉心于戏曲事业,为世人敬仰。

    作为国内著名的古典诗词学者,吴白匋一生创作了众多的经典诗词作品,传世后人。其中最具影响的是《凤褐庵词》和《热云韵语》。《凤褐庵诗词》主要由《灵锁集》《西征集》《投沙集》三部诗词集组成,合计一百四十七篇,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所作的诗、词、散曲编为《热云韵语》。

    1920年吴白匋十五岁,随全家移居吴道台府邸,就在那年吴白匋遇到了扬州名士张赓廷先生,经他介绍,加入了扬州的“冶春后社”。作为诗社年龄最小的成员,吴白匋甚得诸老喜欢,常与吴召封、孔小山等耆儒名宿在瘦西湖刻烛飞笺、迭相唱和,因诗社中喜填词的人不多,吴白匋又擅长,《苏幕遮》一词成为当初的入社佳作。

    金陵大学求学期间,吴白匋学史作诗、拍曲填词,深得各位名师音旨。1937年,卢沟炮响,抗战烽燧燃起,吴白匋颠沛流离,一路西行来到成都,在白沙国立女子学校执教。这一时期吴白匋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合为《西征集》,成为《凤褐庵诗词》的主体。代表作是《百字令·闻首都沦陷前后事,挥泪奋笔书愤二阙》“不信天眼难开,天心难问,啖食终由汝!从古哀师能克敌,三户亡秦必楚。挥日长戈,射潮连弩,雪耻扬神武。虞渊咫尺,炎炎欲返无路。”

    整理创作多部扬剧

    挖掘经典《百岁挂帅》

    解放后,吴白匋主要从事戏曲创作研究,对于红氍毹上的水袖歌舞,吴老是有家学渊源的,他的祖父和父亲均是资深的戏剧爱好者。大约5岁时,父亲就抱着吴白匋去天津的“天仙戏馆”听戏。7岁时,全家移居上海,吴白匋饱观南戏的风采,特别是由“伶王”谭鑫培和“伶隐”汪笑侬合作的《珠帘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并将这一难忘的观戏经历记录在《无隐室剧论选》一书中。

    19岁时,吴白匋的父亲吴佑人辞官回到扬州,参加了扬州昆曲研究社,并时常在家拉胡琴,教吴白匋等兄弟几个京戏,吴白匋学的是老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吴白匋耳濡目染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誓志躬耕戏曲事业。

    20世纪50年代初期,吴白匋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带领石增祥、江风、仲飞等人,深入民间,走访老艺人,发掘改造了一些民间剧种,抢救了许多珍贵的原生态戏曲史料,《百岁挂帅》(原名《十二寡妇征西》)便是那时吴老的倾力之作。

    1959年8月,扬剧《百岁挂帅》作为重点剧目,赴京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获得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称赞,当时首都媒体纷纷予以报道。作为扬州人,吴老对家乡的情怀,都融入到这部戏的创作当中,此后他还整理创作了《袁樵摆渡》《金山寺》《填山塞海》《义民册》等经典的扬剧,以馈家乡。

    吴老一生写出大量剧本,扬剧只是其中一支,很多有关创作时的感想、经验,都已编入《无隐室剧论选》一书中。从书中可以看出吴老余生除了扬剧,更致力于昆曲的发掘与创新,极力挽救这一频临灭绝的古老剧种。

    弟子们眼中的良师

    38载教学桃李满天下

    吴白匋先后在金陵大学、四川白沙女子师范、苏南文化学院、无锡国专、东吴大学、江南大学任教授。1931年吴白匋金陵大学毕业,被续聘为中文系助教,主授《学术论文选》《词学通论及词史》《词选》,他的老师黄季刚先生赠诗一首为其张目“雒诵新篇喜不胜,君家君特有传灯。论词突过王僧保,始信清才在广陵。”他的另一恩师胡翔冬则传授教学方法:“无他,唯多作备课耳。初教学术论文,以上课即讲长篇巨制为宜。”     

    此后38年的教学生涯,吴白匋培养了一大批国学学者和戏剧研究者,如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厦门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郑尚宪等大批名校教授、学者都是他的弟子。

    弟子们将吴老的教学特点归纳为三条:一是温故而知新,二是讲究方法,三是重视实践。这三条也成为吴门弟子一生奉行的学问之道。

    关心提携吴氏后昆

    珍藏52年殿试卷赠侄女

    吴白匋是弟子们的良师,也是一位关心下一代人的谦和长者。他的侄女吴娃从小喜欢书法,吴白匋很是喜欢她,觉得吴家后辈子弟中,能坐下来定心练书法的孩子不多,时常去信关心吴娃的书法进展。

    有一次,吴娃和父亲去吴白匋家拜访,特地挑选了几幅书法习作请大伯指点,吴白匋见后非常高兴,告知吴娃,书法学习功夫在字外,是说多看、多临摹,且要在诗文方面有所建树,如此才能算是会写书法。后来,吴娃多次赴南京接受伯父的指教。为了鼓励吴娃,吴白匋将自己精心保管的殿试卷,给吴娃阅看,并勉励她:“你的曾祖父参加甲午殿试时,才33岁,就写了这么好的字,你今年24岁,能否用十年的工夫超过他?”

    吴娃勤学小楷十年,成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989年10月,吴白匋郑重地将保存了52年的吴筠孙殿试卷交予吴娃,并让吴娃在后辈中择合适人选再传递,也可以交予国家保管。2005年,吴娃和吴仲嶂(吴白匋之子)遵从吴老的遗愿,将这份珍贵的殿试卷交予扬州市博物馆保管,让这份历经百年沧桑的珍档回到了扬州。          通讯员 宋神恬 记者 姜涛


深圳中介派遣公司排名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4 09:02:26
  龙华镇第八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沙井劳务派遣公司  邯郸市委常 邯郸市工商 山东省滨州 八达集团在 省硬笔书法 高新区提升 京冀妇女心 邢台市首届 坚持以** 邯郸市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