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让团结之花在青海大地愈发娇艳 ——我省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综述

2019年02月24日211未知admin

  回族兄弟马成军、马成义在天津滨海新区突发爆炸事故发生后,抢险救援第一线的消防战士和受灾群众为血浓于水的骨肉至亲,免费送热饭、热汤,一场民族团结的生动画面温暖着每一个人。

  藏族小伙多杰宽,为救落水汉族女孩献出了年仅17岁的生命,他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舍己救人的大爱之歌。

  ……

  不管在家乡还是异乡,青海儿女始终把“民族团结”放在心里,付诸在行动上,不仅让家乡的民族团结之花灿烂绽放,也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了千里之外的“第二故乡”,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民族大团结。

  “努力实现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的新思路是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的举措,是中央精神具体化、青海化、实践化的实际举措。青海,集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于一身,做好民族工作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

  省委、省政府始终立足特殊省情,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举全省之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持续发力、开拓创新、强化举措,创新谋划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大省建设,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开启了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一把手”责任制,开创党委统揽创建工作的全国先例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创建工作“一把手”责任制,省委书记任组长亲自抓,5名副省级领导任副组长负责推动,领导小组专门设立创建办,建立了省州县乡四级党委书记“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体制,在全国开创了党委统揽创建的工作先例。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重点在基层,主体是群众。为发挥基层和群众的创建主体作用,我省出台了《关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活动“八进”的实施方案》,建立测评指标体系和验收程序,定期进行达标验收,保证创建工作实处着力、不流形式。同时,建立创建专项考核机制,与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并列为全省两大考核体系,设立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奖,激发了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抓创建的人心合力,构建了党委主导、政府支持、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创建工作新机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创建格局。

  “民生”二字最暖心,各族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族团结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地连在一起。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石。

  我省把发展作为创建活动的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一系列造福人民的战略举措,让青海各族群众切实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没想到我也能住进新楼房,感谢党和政府的惠民好政策。”家住城东区和盛园小区的回族阿娘马翠红永远都会记得自己搬进楼房时的情景。独自抚养儿子的马翠红十多年来一直租住在一间简陋的平房里,在社区的帮助下,她分得了一套廉租房,每月只交20元钱,“有了房子心就安了,邻里之间也非常和睦,现在我的生活很幸福。”

  按照“扎扎实实推进民族地区发展”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出台《关于加快果洛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等区域性政策,编制实施藏区、三省交界地区平安与振兴工程、人口较少民族等专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攻坚投入向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实施八项脱贫攻坚计划,2016年已实现6个贫困县摘帽、404个贫困村退出、11.6万贫困人口脱贫。

  “小财政办大民生”,全省财政年支出的75%用于民生建设,基本实现市(州)、县(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的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居全国前列;率先在全国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管理体制,先后5次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高于国家标准106元;率先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城乡所有困难群众和低收入家庭。从2016年开始全省藏区全面启动实施15年免费教育,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异地办学奖补机制和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双语”幼儿园、中小学“校安工程”和薄弱高中建设扎实推进,办学条件有效改善。

  如今,格尔木、玉树、果洛等机场已建成通航,6个自治州和东部各县已全部建成高速公路,民族地区98.4%的乡镇和82%的建制村公路畅通;46个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全部建成运行;全省藏区县城全部实现集中供暖。

  以文化为纽带,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西宁的广场、小区,欢快的锅庄总会准时舞起来。伴着欢快的舞曲,各族群众手拉手围成圈,享受着舞蹈带来的健康与欢乐。歌声、笑声萦绕在夏日的西宁上空,一片欢乐祥和。

  舞步还不是很熟练的马华正在接受身着藏式服装教练的指导,“我退休后想找点事干,就想学锅庄锻炼身体,才吉看我不会跳就主动教我,现在她不仅是我的教练还是我的好姐妹。是锅庄让我们两个从陌生人到像亲人一样的好姐妹。”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各民族团结友爱的精神纽带。

  我省一批少数民族艺术精品熠熠生辉。《松赞干布》《彩虹儿女》分别获得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和最佳编剧奖,《藏族传统装饰图案》《贤者喜宴》等一批出版项目获得国家资助或列入重点出版项目;《千里和缘》《德令哈之夜》等电视电影戏曲歌舞作品受到观众喜爱。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扎实推进藏族文化(玉树)、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批准设立省级德都蒙古(海西)、土族文化(互助)生态保护实验区,“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申遗前期工作取得进展。

  玉树赛马节、海南国际射箭精英赛、果洛玛域格萨尔文化旅游节、塔尔寺酥油花文化旅游艺术节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影响力已不局限在省内,还吸引了省外的游客前来观赏。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展示了我省优秀的民族文化,也进一步以文化认同深化民族团结,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突出工作创新性,以媒体建设助推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工作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海南藏族自治州成功开发全球首个藏文搜索引擎系统平台,为青、藏、甘、川、滇五省区的200多万藏文用户提供服务,有力推动了藏文信息全方位融入互联网世界。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8%,省级藏语卫视覆盖青川甘安多地区,6个自治州自办双语电视节目,市州和县级自办节目覆盖率分别达到79.49%和52.52%。同时,开设覆盖甘青川藏区的藏语法制广播节目,开设了一批宣传民族团结政策和先进事迹的网站、微信、微博,丰富了舆论引导载体。

  大美青海,美在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更美在500多万各族儿女心相通,情相连,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奋力拼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青海大地愈发娇艳。(张晓英)


深圳南山人力资源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13 18:00:54
  深圳松岗横路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南山临时工  市职培中心 我市就管中 徐州市20 湖南省人社 徐州市召开 我市开展创 多地组团赴 我市人社基 职工补充医 市社保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