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石龙镇兴龙社区举行中秋传统习俗体验活动

2019年02月19日452未知admin


文化志愿者展示泗洲灯笼仔 石龙报供图


非遗传承人叶安教文化志愿者做泗洲灯笼仔 石龙报供图

非遗传承人教做“泗洲灯笼仔”

东莞时间网讯 在东莞、广州增城和惠州博罗一带有这样的习俗——外婆在中秋节要给外孙送上灯笼,以示前途光明、步步高升。

9月24日,“巧制泗洲灯笼,传承非遗文化”——兴龙社区中秋传统习俗体验活动在石龙镇兴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举行。活动邀请了非遗项目“泗洲灯笼仔”制作技艺传承人叶安,现场教近30名社区文化志愿者制作传统灯笼仔,让大家加深了解并传承石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泗洲灯笼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泗洲灯笼在石龙镇已经有几百年的制作历史。在泗洲村,编织灯笼仔的大多是妇女,她们有空的时候就会编织灯笼仔。有的一小时能编织六七个,快的则多达十个。叶安婆婆今年74岁,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洲灯笼”的传承人。

活动中,文化志愿者通过观看灯笼仔制作的工艺视频,聆听非遗传承人叶安婆婆的现场介绍,了解“灯笼仔”的历史发展及过去石龙人在过中秋节时的传统习俗。

叶安介绍,她20岁结婚后就跟婆婆一起学习做泗洲灯笼仔,至今已有50多年。一些左邻右里围在一起编织灯笼仔,一边闲话家常,不仅能加深邻里感情,还能补贴家用。每年中秋前一两个月,东莞、广州增城、惠州博罗等地的客商都会前来采购灯笼仔。而编织灯笼仔的手艺一代传一代,也让泗洲成为了有名的灯笼村。

近年来,市面上不断有新式的灯笼推出,给泗洲灯笼带来不小冲击,但仍受到不少市民的热捧。石龙泗洲灯笼仔制作技艺在2009年5月被列入东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政府部门加大对“泗洲灯笼”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让它不断焕发生机。今年,叶安婆婆制作的灯笼仔供不应求。

为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

活动现场,叶安婆婆一边示范灯笼编织,一边向文化志愿者详细介绍制作灯笼仔的工序。她说,制作泗洲灯笼选用丹竹,首先编织灯笼的框架,然后在框架外面贴上玻璃纸,再贴上公仔,最后上漆,描花即可。别看婆婆的动作简单迅速,背后的功夫可是非常繁琐复杂,要求手工要十分精细,如编织用的篾要纤细如丝,大小统一,厚薄均匀;竹篾要用热水泡软后摊开晒晾。

制作好的灯笼高约3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竹框,中空,外面贴上一层透明的玻璃纸,上光漆,上下有红色花纹,底部用铁丝穿过灯笼串起来,轻巧透明,点上蜡烛,防风防雨。

示范结束后,叶安婆婆开始手把手教志愿者们制作灯笼仔。文化志愿者们跟着步骤一步步制作灯笼,还用画笔在灯笼外画花、写上了祝福话语等。不一会儿,一盏盏漂亮的灯笼就呈现在眼前完成了。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提灯互贺,活动现场其乐融融。

据介绍,文化志愿者们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与手艺后,将把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

责任编辑:时鑫


海山最大劳务派遣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2 18:34:53
  观兰(澜)镇福民丹坑润塘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坑梓劳力派遣  记衡水老年 市公安局九 李克强在福 张德江:深 三亚旅游英 永年县审计 武安市审计 7月21日 张家口发电 我市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