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从监管创新到放眼全球:伦敦与纽约的金融中心“王者”之争

2019年02月24日159未知admin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陈俊杰
  站在伦敦道格斯岛上,金丝雀码头鳞次栉比的写字楼让人震撼:英国最高的三栋建筑在此伫立,勾勒的是伦敦第二个金融聚集区的发展高度——包括汇丰、花旗、巴克莱、渣打等国际著名银行每天都在此见证数以亿计的现金流。但你可能想象不到,50年前,这里仅仅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废旧码头。
  金融业不仅让金丝雀码头迅速改头换面,也让其所在地伦敦再次吸引世界目光——今年3月,被业内普遍认可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第21份报告新鲜出炉,伦敦再次名列第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其与纽约在报告发出的10年中再次分列前两位。
  伦敦在世界金融版图中一直占据高位,而作为后起之秀的纽约奋起直追,这两座全球金融中心的发展史,俨然就是一部世界金融历史的主线。
  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金融格局正迎来变革的契机,后发国家与城市需要如何抓住这一机遇,立上潮头?回顾两座城市金融发展的历程,或许能找到可资借鉴之处。而这其中,监管创新与全球化发展思路正是解题之钥。
 
 雄踞前两位的城市
  GFCI指数于2007年3月发布第一期以来,已逾10年,分布在全球各地的金融中心城市也迎来了数据化评价的10年考。尽管榜单变化诸多,但10年间,榜单的第一、第二名一直都被伦敦、纽约两座城市占据。
  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功。事实上,这两座城市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中心的争夺绝非10年时间所能涵盖。早在l8世纪,优质的航运条件成为两座城市金融起步的先决条件:北美殖民地经济带动贸易在纽约等港口城市集中,当地货币信用关系深人发展;而同期的英国,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大量工业品的输出需求不仅推动英国全球扩张,发达的海上贸易更为其带来了借贷(高利贷和银行借贷)、信托股票交易、信托投资、保险等各类金融业态。
  正如法国著名年鉴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所说,“此类远程贸易的优点之一是它允许实行集中贸易,这成为推动资本流通和资本积累的巨大动力。”
  但问题是,为何是这两座城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伍聪曾引用“大金融”理论指出,大国的金融崛起总是与其经济崛起同步实现。与此一致的是,伦敦与纽约金融产业的发展正和“英国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与“美国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两段时期相吻合。而纵观两座城市的发展,政府以推动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再分配为目的出台的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政策,往往能为其迈向金融中心点燃“第一把火”。
  以伦敦为例。为解决科技研发与军队建设带来的巨大资金短缺,英国政府于1694年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通过募资向政府贷款与发行政府债券等行为,英格兰银行使伦敦逐渐成为世界交易中心。与此同时,在发行国债、设立现代企业等多措并举下,金融革命最终在英国展开。
 
 金融监管创新的两种模式
  尽管伦敦、纽约两城居于全球金融中心已有数百年历史,但提及金融,更多人想到的是投行林立、财讯频出的华尔街。一个例子是,企业发起IPO更倾向于纽约市场。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2016年,纽约在全球城市IPO交易总额排行榜上名列第一,达246亿美元;而伦敦则仅以55亿美元排名第八。
  为何美国吸引力如此巨大?此前,多名上市公司高管曾纷纷提到“美国市场流动性很深”“公司治理条款方面的灵活性”“美国资本市场整体声誉”等利好。还有更多企业则倾心于以低门槛、交易活跃著称的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据其官网显示,2016年在美国发起的IPO数量中,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占73%,其中,高科技、金融和医疗三类分别占全国的87%、72%和91%。
  实际上,作为全球首个场外市场交易电子报价系统,纳斯达克诞生之初就伴随着创新。而面对大量市值较小的上市公司、及其所带来的市场价格被操纵的风险,纳斯达克更建立起具有开创性的做市商制度:据《证券时报》报道,凡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做市商”为其报价,规模较大的往往达到40~50家,平均有12家。
  不断完善的监管体系一直被认为是美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田中景指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证券投资管理法律体系,这推进了纳斯达克的成功。而于纽约而言,有效的政策干预更催生了以金融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产业群。2010年,纽约服务业GDP占比超过90%,其中金融业又占据40%左右,“政府的手”作用也不可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创新也是伦敦迎来金融业新发展的原因。1986年,英国推行“金融大爆炸”(Big Bang),目标对准当时已退居纽约之后的伦敦。此次改革不仅摘除了大量已有的金融管制,更让外国公司与机构大量进入英国市场。根据改革内容,所有进入英国的机构仅需“原则性监管”,这也使英美两国金融业发展出了两种不同的监管模式:英国较为宽松,而美国相对更严格。
  这种被称为“羽毛般轻触”(Leather-light touch)的监管方式“摊平”国际市场的思路,也让英国金融业迎来了国际化发展的新高潮。据《经济学人》报道,2006年,英国在跨境贷款、外资股权交易、国际兑汇交易、国际债券等领域均居于世界首位。
 
 伦敦在吞食纽约的“午餐”?
  历经1986年与1995年两次“金融大爆炸”,伦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之一。据《金融时报》报道,现如今,伦敦不仅拥有全球最为活跃的美元交易市场,其美元交易量甚至超过美国本土,而且,其同业拆借利率更成为了离岸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
  大量国际交易纷纷“移师”伦敦。据《纽约时报》报道,2012年,美国银行拥有的全部资产占其全国GDP总额约85%,而同年的英国,该数值已达到惊人的500%。
  在此情况下,伦敦再次成为纽约的有力竞争者,《纽约时报》也由此提出警告:伦敦正在吞食纽约的“午餐”。
  事实果真如此吗?回溯两座城市的金融发展史,一个现象不应被忽略:他们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相互合作与相互推进,一座城市金融业的兴起也总离不开另一座城市的扶持。二者这种“竞合”的关系也被学界称为“纽约-伦敦轴”(NY-LON)。
  举例而言,在纽约发展之初,英国商业银行的进入对于其金融业地位的提升功不可没。而在1957年英国发生英镑危机之时,英国政府为抑制对英镑的投机压力,禁止伦敦银行向第三方贸易进行英版放贷,这反而促使美元交易在伦敦大量展开,这也最终让伦敦金融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出口——其成为最早和最主要的境外美元市场。
  “资本是跨区流动的,因此,区域之间的金融合作显得非常必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民生金融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如是指出。
  下一步,两座城市的金融之争还将如何发展?在牛津大学经济地理学博士王晓阳看来,“融合”正是大势所趋。“随着两大金融中心的共性和互补性的融合,其还将在全球城市和金融体系中联系加深和作为顶级中心共同不断演化发展。”

 


笋岗人力资源外包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4 07:27:23
  深圳招商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深圳福田劳务派遣  呼和浩特市 ***决定 内蒙古20 全市创业就 呼市人事培 李克强:发 呼市201 2014年 内蒙古开展 内蒙古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