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大亚湾传统美食传承百年 16道工序搓出渔家大汤圆

2019年02月19日239未知admin

    婚嫁节庆、老人过寿时都会做汤圆,每次做百斤左右,需要20名村民忙乎7小时左右。

    和糯米粉。

    汤圆的柔韧劲道,就靠揉搓的均匀度了。

    经过第一次煮熟后,进行二次揉搓,这可是个力气活。

    经过均匀揉搓后,粉团被分成一条条大小均等的长块,然后用刀切成一个一个小粉团,再用力压成薄厚差不多的饼状。

    做好的汤圆加糖下锅。

    成品的大汤圆。

    大功告成。


    9月中旬,随着休渔期的结束,大亚湾沿海的渔民们出海捕鱼,家里的妇女们也没闲着,精心烹饪的各色渔家美食馋人的眼。

    除了鱼虾海获之类,传承百年的渔家汤圆不仅是大亚湾的另一种美食,更入选大亚湾区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正在申报市级非遗项目。

    渔家婚嫁必备美食,每次做百斤

    桶里是热乎乎刚出锅的汤圆,两位穿着传统渔家服装的妇女用手将桶固定,另一位盛装穿戴的渔家女用木棍来回搅拌,将已经分开成团的汤圆重新搅拌在一起。

    正在搅拌汤圆的渔家女是霞涌街道霞新村的苏马喜,也是大亚湾渔家婚嫁的代表性传承人。今年58岁的她从20多岁未出嫁时就开始学做汤圆,至今已经做了30多年。“我们的糯米粉都是从香港那边采购的,韧性更好,也更加好吃。”

    根据老村民的说法,渔家汤圆具有鲜明的大亚湾特色,制作历史从道光年间至今,已超百年。苏马喜说,与市场上常见的汤圆不同,它没有馅料,个头大过婴儿拳头,比市面上的汤圆大数倍,寓意团圆、圆满。看似简单的汤圆,为了增强韧性和口感,前后需要16道工序,才能体现出绵软而富有弹性的特点。

    说话间,热滚滚的糯米团已经倒在面板上,被再次揉捏成条,再切成团,用清水洗去面粉,再次下锅烹煮。和上次不同的是,这次需要加上足量的片糖,片刻之后再次出锅,便大功告成,可以大快朵颐了。

    苏马喜说,婚嫁节庆和老人过寿时都会做汤圆,每次往往要做百斤左右。这可不是三两人可以忙得过来的,往往是一家办事,周边邻居全都过来帮忙,由于搅拌越久口感越好,百斤汤圆需要20名村民一起忙乎7个小时。

    渔家汤圆作为大亚湾渔家的传统美食,主要通过家人和邻里之间的共同生活逐步传承。苏马喜在出嫁前跟妈妈、奶奶学,慢慢从跟着做到熟悉整套工序的“行家里手”。不过,做汤圆很辛苦,没有空调的时候要累出几身大汗,年轻人很少愿意学。

    渔家汤圆的16道工序

    渔家汤圆历经16道工序:先烧水至沸腾待用,把糯米粉倒进锅中,加入煮沸的开水进行搅拌。然后用力搓成一团,再将米团切成小块,放进热水煮熟煮透,捞起沥干,放置大锅中,再用棍子用力搅拌成团,均匀搅拌直至韧性上来,最后搓揉成圆柱状、切个(约婴儿拳头大小)、沾粉。然后熬化糖水,将汤圆入锅,煮至浮起即可食用。煮好的渔家汤圆色泽金黄,吃起来绵软富有弹性,因为个头大,一般成人一次吃两三个就足够了。

    渔家汤圆制作的主要材料为糯米粉、糖(以香港出产为佳)、水(以山泉水为佳)。苏马喜的老伴说,100斤的汤圆往往要加80斤的糖。因此做出的汤圆格外甜香。汤圆制作时不仅工序复杂,还需要一定的力气,火候也得严格把控。

    渔家汤圆体现了大亚湾独特的地方文化,但因其工序复杂,使其面临传承难题。如今,现代的渔家人已逐步趋同于城里人,需要16道工序的汤圆美食确实较为繁琐,这些都导致了渔家汤圆的制作普遍只在喜庆节日里出现。

    苏马喜说,汤圆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没有考虑过将汤圆推向市场。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王彪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深圳福田临时工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3 01:58:27
  深圳蛇口招聘中介福田最大劳务派遣公司  自治区人社 自治区人社 人力资源社 练兵比武强 提高新生代 宁夏(银川 宁夏将实行 去年宁夏社 宁夏春招会 人力资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