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料文章:田聪明称专家审核是保证“两奖”权威性的重要举措

2019年02月21日61未知admin

  本文原发于2015年09月09日,来源: 中国记协网,仅做资料使用

  原标题:田聪明:专家审核是保证“两奖”权威性的重要举措

  编者按:中国新闻奖为什么要设立审核委员会?如何看待有人说中国新闻奖存在“照顾”的问题?中国新闻奖加强审核工作的措施还有哪些?如何具体实施?成效体现在哪里?中国记协主席、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主任田聪明同志,紧密结合自己主持评奖工作多年的经验体会,对2008年以来的新闻评奖改进创新举措做了一次全面梳理和系统阐释。

  7月14日,田聪明就“两奖”审核工作有关情况与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们进行座谈交流。

  长期以来,全国新闻界对“两奖”(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的普遍期望是要不断提升各个奖项的权威性。这无疑是正确的,我从担任评奖委员会主任开始,就一直在为此而不断学习、调查、思考,适时集中可行意见来改进评选工作。

  何谓权威性?一般来说,就是评选出来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和获奖者都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大多数人的认可。获奖作品,从新闻角度讲,应该是精品;从写作角度讲,应该是范文。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应该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代表。

  那如何保证权威性?其基础是提交定评委员会投票的候选作品和候选人,个个都要能树得起,站得住。也就是说,要通过层层审核选拔,尽可能把那些确实优秀的报上来、留下来,而把那些相形见绌特别是“有毛病者”挡在外面或者淘汰出去。从而保证定评委员会委员投票时,真正能够做到“好中选优”。这个能不能做到?我认为比较难,但通过不断改进《评选办法》和努力工作,可以做到越来越好。

  那用什么办法呢?根据这些年的实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好定评会前的审核工作。这项工作包括制定比较符合实际、全面和有可操作性的评审标准,然后严格按照标准组织审核、确定候选作品和候选人,从而确保每个参评作品、参评者都是符合标准的。这样到了定评会上,再经各评委仔细审看、审听,进行分组和集体讨论评议,作必要筛选淘汰后通过无记名投票评选。这样,无论评上哪一个至少都是合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定评会的投票主要是履行评选程序,即“好中选优”。

  从这些年“两奖”评选工作实践来看,我想着重强调两点:

  第一,近七八年来,“两奖”评选的审核工作是逐步加强的,而在定评会前设立专家审核委员会这一程序,既是历年各项审核措施的延续,也是进一步加强审核工作的重要举措。

  专家审核委员会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审核委员比较专业和超脱。委员们都是来自新闻教学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专家学者,以及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经实践证明有所造诣的专业人才。他们中很多人专业水准高、责任心强,并且与参评作品、参评者没有直接的个人利害关系。所以,即使参评作品、参评者中存在一些之前没有被发现的“毛病”和“瑕疵”,一般也难以从他们手上“滑过去”;二是委员们都按照《评选办法》规定的评选标准,对参评作品、参评者进行全面审视,包括政治问题、导向问题和专业技术性问题等。每个委员都可以畅所欲言,讲审核意见和依据,包括对同一件作品、同一参评者的不同意见和依据。这些意见和依据不管全面与否都允许,并都将如实提交评奖办公室。而评奖办公室则本着既充分尊重审核委员会各委员的意见,又充分尊重新闻工作者劳动的原则,将参评作品、参评者的实际与《评选办法》之规定反复比对、与报送单位和推荐者充分沟通下判断、作处理。对规定不明确或分歧大的,则提出处理意见向定评委员会报告。

  7月14日,田聪明(右)为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颁发聘书。

  我对审核委员会还有一条期望,就是当届审核工作结束后,要通过综合分析,对年度新闻报道总体评价,对采编队伍的培养提高、对采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改进等提出意见建议。去年的报告我们已转发到各省区市记协、各新闻单位及各新闻教学研究机构,供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2008年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束后,评奖办公室就集中精力修订《评选办法》。经反复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各省级(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记协和新闻单位的意见,于2009年报中宣部批准实施,为审核评选确定了“准绳”,并得到了比较严格的坚持。

  几年来,《评选办法》的基本框架没有变,但由于每年都会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反映出一些新问题,所以一般要在下年《评选办法》中作些完善和调整,主要是加强审核工作。比如:不断强调所有平面、广电、网络媒体,不论是参评新闻作品还是参评人选,都可以按照《评选办法》规定的评选标准进行推荐和报送。这是“入口”,既鼓励广泛参与、踊跃推荐、报送,又坚持严格执行标准。

  不断强调“宁缺毋滥”,就是所有奖项数额“上要封顶、下不保底”。 还实行了退出机制,就是不论什么时候获得的哪项奖,只要发现确有问题即取消其获奖资格。这是各级审核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大原则。

  除5家中央新闻单位直接报送外,其他单位的参评作品、参评者全部实行推荐、报送、定评三级评选制。其中,在大小新闻单位内部,必须经过全体编辑记者民主推荐、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评委会评选,这是最基础的审核。

  推荐单位、报送单位评选出参评作品、参评人选后,都要在本单位、本地区网上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评奖办公室在定评前、定评后再各公示一次,每次不少于10个工作日。对公示中的举报都进行认真核查,凡属违背《评选办法》规定的都“拿下”。这是大小不同范围的公开审核。

  规范了评委会构成和评委条件、推荐程序和回避制度,规定了评委在评选活动中的纪律、罚则等,最后公示名单。这是审核工作的组织保障。定评会从各省区市记协轮流承办改为集中在北京举行,以减少评奖办公室和定评委员会受到的干扰,能够自主、公正地按《评选办法》行使审核和评选职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秩序”,主要由《评选办法》《报送通知》《评选细则》《日程安排》等构成。这就可从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上保障审核评选工作的顺利开展。

  去年,我们又采取了进一步加强审核工作的新措施。主要措施有:一是把自荐、他荐到评奖办公室的参评作品、参评者交由相关报送单位审核,改为由评奖办公室直接审核并与自荐、他荐者及所在单位沟通,纳入评选程序。这样既可避免在某个环节上将好作品和优秀参评者可能被以种种名义挡在外面,又加强了审核工作。 二是新增了11家新闻教学研究机构作为参评作品的报送单位,既增加了优秀作品报送的新渠道,又可探索一些推荐、报送、评选工作的新的做法和经验,以完善审核工作。三是在定评会前增设专家审核委员会,这是保证评奖权威性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整个审核和评选工作中有一个问题常常不被一些人所理解。

  在今年参评材料公示中就有一条批评意见,说中国新闻奖存在“照顾”的问题。所谓“照顾”,就是在“统筹考虑”中强调在同等条件下,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欠发达地区和地市的参评作品、参评者适当作些倾斜。还有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各省区市最好“不要剃光头”。实际上,这个“照顾”是有前提的,就是“同等条件”下,而且一般是三等奖,数量也有限。

  我从来不回避,“两奖”的评选中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我们虽然在《评选办法》中做了些规定,但目前还不具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条件。如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新闻单位,在新闻资源、传媒人才等方面确实存在不可比的情况,竞争不够平等。这与高考中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加分一样,我觉得还需要保留一个时期。因为我们评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评选活动并按年度评选出优秀作品和获奖者,能够树立榜样、增强凝聚力,以激励全国的新闻工作者更积极主动地为做好新闻宣传事业而共同努力。

  第二,几年来加强审核工作的各项措施是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也是有成效的。

  评奖办公室同志跟我说,今年加上自荐、他荐作品比去年增加了200多件,但评奖办公室审核出的问题和公示中收到的举报均大大减少,作品的整体质量明显好于以往。在去年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中国记协首次增设专家审核委员会,从742件参评作品中审核出338件参评作品存在明显瑕疵,占参评作品的45.6%。今年,专家审核委员会从856件参评作品中,审核出300件作品有差错,占参评作品的35%,比上届同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中间既有几年来不断加强审核工作的效果,也有去年增设专家审核委员会这一重要举措以来的积极作用。这也说明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对新闻评奖工作的重视程度在逐步增强,“两奖”的权威性也在逐步提升。

7月13日至18日,中国记协在京举办2015年中国新闻奖审核工作会议。

  这个效果主要是导向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过包括专家审核委员会在内的各级、各种审核工作,不断为定评委员会的评选真正做到“好中选优”而努力,“一般中选好”的情况在逐步改变;二是促使各推荐单位、报送单位在组织评选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本级评委会投票前的审核工作;三是更重要的影响,通过剖析各级审核出来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新闻报道的采编质量和新闻工作者自律的自觉性。每一条认真的审核意见都会迅速通过各种途径传到广大编辑记者那里,使他们从中得到了警示:新闻工作者和做采编工作必须严谨才行!这是一个重要的职业精神导向。

  中央现在正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我的理解,专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每个人“精心做好自己职责内每一天的每一件事”。对审核工作来说,对参评作品和参评者的推荐、报送材料,必须“一字一句一标点、一分一秒”地审看、审听,这就叫认真、唯实。“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啊!

  现在我们有一些编辑记者乃至负责人,浮躁情绪比较大,往往忽视“严”和“实”。前年有一件省报的参评作品很不错,但把诸葛亮《出师表》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中的“勿”,写成了“莫”。语意总的没错,但一个字写错了。如果在审核中不是很严、很实,就很容易“滑过去”。我接到评委意见后就问用引号没有?一查用了,我就说那就是“硬伤”。按《评选办法》一等奖是得不了了。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中贯彻“三严三实”精神,就是要继续解决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和失之于“人情”关系等问题,切实把《评选办法》的各项规定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两奖”的权威性。(本文根据中国记协主席、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主任田聪明在7月14日召开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工作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桂强


深圳南湾劳务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9 00:34:24
  深圳蛇口人力资源市场深圳圆岭劳务外包  西安交大第 我省企业技 走近杨凌农 《老陕这一 一带一路争 陕西第三届 我省财政教 人大三次会 我省各地各 第13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