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火炸药王”再夺冠,为大桥做“心电图”……

2019年02月21日390未知admin

    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记者了解到,江苏省今年共有54个项目获奖,获奖总数继续位居全国省份第一。
  昨天,记者走近南京高校里的“科技巨匠”,听一听他们闪耀国家科技领奖台的智慧故事。

  “火炸药王”载誉归来你听过“火炸药”这个专业吗?

  其实,黑火药是现代火炸药的始祖,也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炸药是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离开它,常规武器和尖端武器都难以发挥作用。然而近现代以来,我国的火炸药技术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大国。和人们熟知的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高精尖行业相比,火炸药专业一直有些“默默无闻”。不少年轻的学子也因这个专业太基础、枯燥和危险而对它避而远之。
  可是从19岁带着“强国先强军”的信念进入哈军工开始,王泽山院士就无怨无悔地选择了这个“冷僻”专业。
  凭借在火炸药领域的杰出贡献,1月8日,82岁的王泽山院士站上了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昨天,带着这份江苏省科技人员首次获得的科技界最高荣誉,王泽山院士精神矍铄地回到供职的南京理工大学。
  作为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王泽山院士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的更新换代做出了杰出贡献。
  火炮被称为战争之神,但它的威力与射程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含能材料的性能,也就是火炸药。爆炸试验现场往往在条件十分艰苦的地方,但只要有野外实验,王泽山院士都尽可能亲临现场。我国火炮在应用王泽山院士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后,只用一种填装模块即可覆盖全射程,其射程能够提高20%以上,弹道性能全面超过其他国家的同类火炮。
  王泽山院士曾于1993年、1996年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再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成为罕见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冠王”。
  如今,又将“最高奖”收入囊中的王泽山院士介绍了下一步研究计划:“科研之路我还要继续走下去。无烟火药出现100多年来,无溶剂制造工艺的难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下一步计划用一种颠覆性发明取代现有的技术……”
  为大桥做动态“心电图”
  东大牵头获四项大奖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学家,东南大学共有六项成果获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揽获四项大奖,并列全国高校第六。在此次获奖的项目中,已有多项技术被应用到生产中,为制造业、建筑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由土木工程学院吴智深教授领衔的《土木工程结构领域分布光纤传感与健康监测关键技术》项目致力于探索光纤传感与健康监测关键技术,能够有效保障重大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与长寿。这项技术已经被江苏大剧院、长江隧道、无锡地铁、美国高速公路桥、日本新干线铁路桥等国内外50多处重要土建工程采用,建成包含11座特大桥梁在内的结构群协同监测中心。“目前,长江流域已经有南京长江大桥、苏通大桥、江阴大桥等六座大桥安装了我们的光纤传感器,相当于给大桥安上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项目完成人之一、东大张建教授告诉记者。
  由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宋爱国教授领衔的《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的力觉感知与反馈技术》项目研究成果运用于我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中,为“嫦娥三号”月面巡视器遥操作任务和卫星在轨服务机器人遥操作提供了技术与设备保障。

  南林“树大夫”帮松树治“癌症”
  为国内松林筑起“铜墙铁壁”

  冬日里,万木凋零,有一种树木依旧青翠欲滴,它就是松树。可是你知道吗,即便是坚强如松树,一旦染上一种叫做“松材线虫病”的流行病,便会迅速枯死。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流行病,也是我国重大传染性森林病害,防控此病害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不过,这种松树界的“癌症”自1982年入侵南京紫金山以来,正在被慢慢攻克中。南京林业大学叶建仁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首次从致病性和分子机理两方面实证松材线虫病原性,开展松树抗松材线虫病选育,首创松材线虫病系列防控新技术,解决了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控中的一系列难题。
  日前,叶建仁教授领衔的《中国松材线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控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2000年起,用了6年时间研制出了松材线虫病关键防控技术‘松材线虫分子快速检测鉴定技术’。但在基层应用时却碰到了难题,比如说检测器造价昂贵、取样程序繁琐、检测过程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好的技术要能得到推广,就要帮基层解决现实难题。”叶建仁教授又回到实验室,带领团队在系统揭示了松材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规律等世界性难题基础上,于2009年攻关松材线虫分子检测鉴定技术改良升级。
  近十年的艰苦探索,叶建仁教授带领团队啃下了多个“硬骨头”:明确松材线虫病的真正的“凶手”——松材线虫,平息了20多年来国际上关于松材线虫病真正“杀手”的学术争议;将“松材线虫分子检测鉴定技术”改良升级为“松材线虫专项自动化检测系统”,解决了直接对松木检测的关键技术,使检测时间由9-25小时,缩短为2小时;创立松材线虫恒温扩增及试纸条检测技术,研发的检测仪器由30万元降到1万元,普通工作人员便可操作,让好技术真正走进基层。
  这一个个啃下的“硬骨头”,为防止松材线虫病的传播筑起了一道道“铜墙铁壁”,也是本次获奖的核心创新点。其中,“松材线虫自动化分子检测系统”和“松材线虫恒温扩增检测技术”两项新技术一经问世,便很快在全国17省推广应用,在全国建立了56个检测鉴定中心。成果推广后,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快速扩散蔓延势头得到了控制,扩散速度降低90%以上。
  南工大教授解决生物基无毒增塑剂生产关键难题
  节能40%以上,降低污染排放50%以上

  化工是物质转化的最主要的方式,其生产的能源、材料、医药及各类精细化学品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但传统化工过程中,反应工艺以间歇式偏多,装备体积庞大,反应及分离的效率不高,排放严重,操作不当极易造成安全及毒害事故。因此,化工行业正面临着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与挑战。
  相较传统化工技术,有一种微流场反应技术可以将超过百吨的反应装置缩小至几十升,实现装置体积千倍的缩小,以“桌面工厂”的模式实现传统大型化工生产过程,大幅提升过程安全性的同时,可以数千倍地提升反应速度,将化工反应由十几小时缩短到数十秒钟,降低能耗40%以上,降低污染排放50%以上。
  它的开发者就是南京工业大学郭凯教授,他主持完成的项目《基于微流场反应技术的生物基无毒增塑剂及其衍生物连续绿色制造》刚刚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郭凯教授课题组在省内外多家生产企业实现了微流场反应技术在万吨级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完成了高品质生物基无毒增塑剂及其系列衍生产品的规模化绿色制造。合作厂家生产的无毒增塑剂等产品通过中国、美国、欧盟等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认证,在国内外多家企业获得应用,解决了增塑剂反应品质低下和生产安全问题。
  “得益于技术支持,我们的制品成本远远低于同类产品,所以我们合作厂家的产品占有国内高端市场95%的份额。研发出对环境绿色友好的产品也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郭凯教授介绍道。
  通讯员 楠妮萱 翟梦杰 谌红桃 杨芳
  本报记者 耿春晓


深圳正规大中介普工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9 07:55:22
  深圳公明镇田寮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南头临时工劳务市场  两险合并试 ***印发 宁夏十三五 宁夏出台基 看宁夏人社 自治区人社 三个加强确 我区启动农 我区出台区 大武口区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