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画面太美!来看手绘的米市街历史街区

2019年02月19日242未知admin


◀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手绘图)。

▶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实景。

◀卜内门洋行(手绘图)。

▶卜内门洋行。 市规划局供图

本报讯 (记者 蒋艳)为配合主城传统风貌街区保护修缮利用工作,市规划局、市勘测院采用手绘地图的方式勾画出主城区28个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历史文化名镇(统称传统风貌街区)。昨日,第三个历史街区手绘图——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图亮相。

米市街,位于下浩正街东侧,南邻望耳楼,西临原狮子口,北接周家湾,地形狭长,沿河分布。

民国时期,巴县长生、老厂、黄桷垭一带的米商在此长久贩卖大米,因而逐步形成集市与街区,米市街由此得名。清末时期,此处建有川祖庙,因此亦称“川祖庙”。米市街是南岸古道之一,从长江上岸,经此可通往巴县迎龙场和南川一带。

据介绍,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丰富有趣的街巷空间肌理和山地面貌。因开埠时期和民国时期建筑交融,在重庆近现代城市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地位,有“开埠史证、抗战传奇、山水名街”之称。

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正式成立,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设在巴县城内的川东道署、重庆府署的官员对外国人心生恐惧,最开始不允许他们进入城市核心。重庆城对岸的南岸,因此成为了英、法、德、日、美等国商人和外事人员的首选之地,他们在此建码头、修仓库、开设洋行、公司、工厂等。

作为重庆开埠后连接码头及南下贵州的重要通道,米市街商贾云集。中西方文化交融,外商在此修建不少中西混合风格建筑。街区高低变化、迂回转折、错落有致,形成了丰富有趣的街巷空间肌理和山地建筑面貌。

老建筑焕发青春,讲述百年故事

米市街历史文化老街区,经过岁月的洗礼,百年历史变革,当年留下的宝贵历史建筑得到修缮与保护。在这里,有合记堆店、原私立武昌中华大学旧址、孙家大院、白理洋行、卜内门洋行等。

通过修缮和保护,老街区重新焕发活力,再现昔日繁华模样,成为人们触摸得到的历史。

合记堆店

紧邻南滨路,位于米市街中心位置,是米市老街的地标性建筑。

合记堆店是重庆开埠后商业仓储建筑的重要实物之一。现在存有两栋建筑,平面呈长方形,砖木结构,门口有两座石狮。

民国时期,米商们在此贩卖大米,“合记堆店”为米商们堆放大米的地方。

原私立武昌中华大学旧址

位于下浩米市街29号,原为清代湖广移民修建的禹王宫。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为躲避战乱,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于1939年春,由湖北武昌内迁重庆南岸,并利用米市街内的禹王宫前殿和正殿开始临时办学。1939年,武昌中华大学在米市街修建校舍,并在学校礼堂基座上立纪念碑,礼堂因年久失修于20世纪90年代垮塌。

现复建后的武昌中华大学旧址,位于孙家大院左侧,是一栋中西合璧的四层楼房。

孙家大院

院子为中西合璧建筑,两楼一底,共3层,砖结构,面宽12米,进深约6米。建筑前有庭院,院门入口为西式拱门,顶部为火焰券。屋顶为坡屋顶有老虎窗,青砖墙面,其为西式长廊和中式坡屋顶结合,建筑风格独树一帜。

入门口牌楼大门为哥特式尖顶,每层窗檐和门檐上下都砖砌图案,门楣、窗楣上用木雕装饰,做工考究。二、三层有柱廊,柱廊有砖砌花纹装饰,柱式为西式圆形砖柱,两柱之间砖砌券拱,弧形曲线美化建筑立面造型。

白理洋行

位于董家桥清水溪石岩上的门朝街,建于1911年。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砖木结构,一楼一底,上有阁楼,系白理洋行修建的别墅。

开埠时期,白理洋行是由英国商人白耳理和买办商人古学渊合作开办,主营山货、熟猪鬃等出口业务。1913年,转向发展进口业务,开设进口商品专卖店,销售英国棉毛织品、洋酒、罐头等物品。

卜内门洋行

即卜内门贸易公司办事处、卜内门洋碱公司,位于南滨路武夷滨江小区内,建造于1915年。卜内门洋行是著名的英资化工企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卜内门洋行在重庆开设机构,主要生产纯碱、化肥、农药、染料等化工产品。

青砖墙体,小青瓦屋面,圆弧形石砌拱门,门楣上刻有“1915”字样。整个建筑结构坚固、美观,室内装饰豪华,依稀能看到昔日洋行的气派。


圆岭劳务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2 11:33:36
  龙华镇民治横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东晓劳务外包公司  我省首部国 我省全面实 西铁局30 5月份我省 我省医疗老 陕西201 陕西120 陕西省中小 我省将加快 省政府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