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两位院士 到底书写了哪些传奇

2019年02月21日346未知admin

  原标题:这两位院士 到底书写了怎样的传奇?

  火炸药专家王泽山院士

  “中国诺贝尔”

  60多年 只做一件事

  执着科研60余年,他不搞科研就会“犯瘾”;立志复兴中国火炸药,80多岁仍奋战一线,一年一半时间在出差……他就是工程院院士王泽山。

  比炸药发明者诺贝尔晚出生一个世纪的王泽山,在火炸药研究方面的贡献堪称“中国的诺贝尔”。60多年专注火炸药研究的他“用科学研究科学”,走一条自己的路,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现代重焕荣光。

  

  让我国火炮射程提高20%以上

  先后培养90余名博士研究生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王泽山发明的“远程、低过载、等模块”发射装药技术,使我国身管武器的射程、最大发射过载、炮口动能等核心指标世界领先,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多年钻研,他独创补偿装药理论和技术,通过实际验证,我国火炮在应用该技术发明后,其射程能够提高20%以上,弹道性能全面超过所有国家的同类火炮。

  这并非是王泽山首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时光倒回到1996年,他发明的“低温感度发射装药与工艺技术”同样摘此殊荣。时至今日,其材料工艺、弹道和长储等性能仍全面优于国外技术。

  60多年坚持不懈,王泽山建立了“发射装药学”,还主持编写高校火药学系列教材10部410万字,先后培养了90余名博士研究生。

  

  “不做亡国奴 必须有强大国防”

  父亲的话让他从小就暗下决心

  为什么选择冷门的火炸药专业,并且一干就是一辈子?面对记者的疑问,这位82岁的老院士讲起了小时候的刻骨经历。

  1935年,王泽山出生于吉林。小时候父亲经常悄悄提醒他,“你是中国人,你的国家是中国。”

  “不做亡国奴,就必须有强大国防。”父亲的话让王泽山从小就暗下决心。1954年的夏天,王泽山以第一志愿报考了哈军工,并成为班上唯一一名自愿学习火炸药的学生。

  “直到现在,王老每年仍有一半时间在出差,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秘书廖昕说。

  采访中,王泽山透露了和爱人的“约法两章”。“我工作的时候,相互之间不打扰。遇到春节等长假,我们约定外出旅游。到了地方,她正常出去玩,我正常在房间工作。”王院士逗笑了在场所有人。

  

  年逾八旬每次实验亲临一线

  穿得普通被问“你是司机?”

  年逾八旬的王泽山每次实验都要亲临一线,“火炸药实验比较危险,我做了几十年,比年轻人有经验,到现场也放心。”

  科研上如此“拼命”,生活上却很“将就”。在王泽山的办公室和家里,储存了不少方便食品,这经常就是他的一日三餐。“我对生活没什么要求,能吃到饭就很好了,忙起来不吃饭、不睡觉也没问题。”王泽山说,小时候吃过苦,青年时爱运动,练就了一副好身体支持搞科研。

  周围人都知道,王院士最怕“麻烦”。参加学术会议,他总是开完会就走,不参加会后聚餐;出差也不用秘书或其他人陪,基本都是一个人。一次他被邀请参加活动,由于穿得普通,又是一个人,现场工作人员拦住问他“你是司机?”。据新华社

  防疫英雄侯云德院士

  26年前当“创客”

  与病毒 “斗”了一辈子

  SARS、甲流、寨卡、埃博拉……百姓对病毒“谈虎色变”。

  侯云德痛恨曾夺去长兄生命的传染病,从小立志学医,不让“猛虎”伤人。

  与病毒“斗”了一辈子的防疫英雄侯云德,8日在人民大会堂站上了中国科学技术最高领奖台。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年近九十还在上班。

  

  小时候半工半读,养过鸡摆过摊

  曾拿下仙台病毒,还破格升博士

  侯云德1929年生于常州,小时候半工半读,养过鸡摆过摊,仍成绩优异。

  1958至1962年,他在苏联医学科学院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一到所里,侯云德就遇上“大事”,动物房小白鼠大量死亡,专家束手无策。他决心找出“真凶”。侯云德判断“罪魁祸首”是仙台病毒,实验室采纳他的建议后,恢复运转。

  留苏三年半,侯云德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苏联高等教育部破例越过副博士学位,直接授予他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侯老不惧挑战。我国科学家上世纪30年代就选育出痘苗病毒天坛株,但基因背景仍未研究清楚。侯老十年磨一剑,完成了痘苗病毒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这是当时国内完成的最大基因组全序列。

  

  地下室里搞“双创”

  满抽屉论文变新药

  26年前,侯云德开风气之先当“创客”——在地下室里建起中试生产线,创立我国第一家基因工程药物公司。“他打开抽屉,指着里面的论文说,希望它们变成药,让中国百姓能用得上。”和侯先生一起创业的程永庆说。

  侯院士曾连任三届“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率领团队相继研制出2个国家Ⅰ类新药和6个国家Ⅱ类新药。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Ⅰ类新药——重组人干扰素α1b,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先河。

  干扰素是病毒“克星”。上世纪80年代,我国干扰素全部依赖进口,现在已大部分实现进口替代。

  

  79岁时被任命为“技术总师”

  想对年轻人说:要学点哲学

  2008年,79岁的侯云徳被任命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他领导全体专家组,顶层设计了我国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总体科技规划。

  “三病两率”指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专项设立之初,我国传染病发病人数和种类均居全球首位。在侯老等众多专家、医务人员多年努力下,我国建立起72小时内鉴定和筛查约300种已知病原体和筛查未知病原体的检测技术体系,在突发疫情处置中“一锤定音”。

  跟病毒搏击了一辈子,侯云德从不懈怠。“如果让我对年轻人说点什么,就是要学点哲学。哲学是规律的规律,在更高层次指导科研。”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建利


福永劳务派遣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9 00:14:44
  宝安区49区河东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劳务公司  许风伦率兴 州社保局举 建制度促转 晴隆国土局 晴隆三所联 黔西南州督 兴仁县以一 州政府、州 晴隆法院推 晴隆消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