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余培珍和她的“女儿们”

2019年02月21日37未知admin

    华龙网12月27日22时讯 年过半百的余培珍,在福利院生活已经整整30年了,从未结过婚的她,却带了9个“娃儿”。“娃儿些对我都非常好,她们对我无话不谈,逢年过节还会回来看望我。”余培珍欣慰地说。

    在福利院陈主任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余培珍住的宿舍,她正在阳台上一边绣着那幅有多种颜色的山水画十字绣,一边等着圣泉小学上四年级的玲玲放学回家。

    余培珍口中的“娃儿”,其实与她根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都是福利院的孤儿。年过半百的余培珍,在福利院生活已经整整30年了,从未结过婚的她,却带了9个“娃儿”。

图为余培珍和玲玲

    火车轧成重残

    余培珍是江津仁沱镇农村人,家有兄弟姐妹5人。因贫困,1984年初中毕业后,18岁的她到重庆主城打工。进城5个月后,做起小生意的余培珍,一次到菜园坝进货时,为省路费,沿铁轨步行回黄沙溪租住房的路上,不幸被后退的火车轧伤。

    “当时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说我生还的机会很小,要我的家人作好心理准备。”最终她还是挺了过来,醒来时,她发现自己腰部以下失去知觉——胸椎被压,伤了脊髓,造成高位截瘫,意味着才18岁的她,也许今后一辈子都只能在床上度过了。

    在医院住了两年后,她的病情仍没有多大好转。父亲眼睛失明,母亲又多病,如果回家,根本没有人照料自己。为了不给家人添麻烦,余培珍作出了个重大选择——申请住进福利院,考虑到余家原本就是特困户,民政部门也就批准了她的请求,并承担了她在福利院的费用。

(图为余培珍绣十字绣)

    一年后的改变

    当年,余培珍是被人用担架抬进福利院的。“刚住进福利院时,大小便失控,翻身都要人帮忙才行。”余培珍回忆道,身体好转后,有一次,她被院里的工作人员送回老家仁沱去玩,家人全都下地干活去了,她拄着拐杖挪动时,被一株草绊倒在地,喊了很长时间也没人回应。满脸泥沙的余培珍趴在地上等了半天,还是没人扶她起来,她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上半身撑着爬向旁边的草堆,只有10来米的距离,她也爬了10多分钟。终于靠着草堆“站”起来时,余培珍伤心地哭了——自己成了想站起来都困难的废人,这样过一辈子,生还不如死,干脆死了算了。回到福利院后,尽管工作人员对她很好,而她却瞒着工作人员每顿饭只吃一点点,“想把自己拖死”。

    直到一年后,一个9岁的女孩小娅被父母遗弃后,被送到福利院,恰好安排跟她住一间宿舍。第一眼看到小娅,余培珍就心生爱怜。或许是因为女人天生的母性,余培珍总是拄着双拐教她洗菜、煮饭、洗碗、洗衣服。由于当时学校已经开学,小娅无法及时去学校上学,上过初中的余培珍又教她写字、数数,成为小娅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在余培珍辅导下,没进过学校的小娅,新学期开学时直接插班上小学二册,从此小娅对余培珍更加有了依赖,每天放学回来就到处找她。同时,小娅的依赖也让余培珍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没想到虽然自己是残疾人,但并不是残废人!明白了这个道理,她心里豁然开朗。于是,在后来的岁月里,余培珍开始把精力用到与她完全无亲无故孩子的抚育上。

    挣钱补贴生活

    1995年,小娅已经上中学了。福利院又来了个4岁的小女孩小芳。小芳也是被父母遗弃的,是好心人在火车上把她捡到,送进的福利院。同住一间宿舍的余培珍虽然行动不便,却对小芳给予了特别的关爱,做了一个母亲才会做的事情:帮她洗头、洗澡、织毛衣……

    在一个冬天的深夜,余培珍又架着双拐起床,为晚上睡觉喜欢蹬开被子的小芳盖被子。“妈妈!”黑暗中,余培珍听到小芳迷迷糊糊地叫了声,她打开灯看,发现小芳满脸是泪水。小芳一把抱住她说:“以后,我就叫你妈妈好不好?”余培珍没想到才5岁的小芳也会说出这番话来,余培珍顿时流下了眼泪。可她并没有因为一时的感动而盲目答应,而是很委婉地说:“乖乖,别说傻话了,还是叫我娘娘,以后你长大了会明白的。”当问及她为什么不让孩子叫她“妈妈”时,余培珍回答道:“孩子们长大后都要进入社会,如果让大家知道她有这样一个‘妈妈’,也许会对她们以后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一直让娃儿们叫我娘娘。”

    虽然她们并没有以母女相称,但孩子们却把她当自己的母亲。她除了教孩子学会煮饭、洗衣等家务外,还教她们青春期卫生知识。为改善孩子伙食,增加营养,小芳上学后,考虑到“女儿”学习任务重,放学回来福利院吃饭时间早过了,担心长时间吃冷饭冷菜会影响到孩子健康。为此,她特地向福利院申请,在家用电磁炉做饭。

    单独开伙做饭,就得自己买菜,她从伙食团退出的生活费完全不够。为解决这一问题,余培珍开始发挥特长,为他人织毛衣、绣十字绣挣生活费。每天工作时间多达六、七个小时,平均每月下来能挣二、三百元,每个星期能保证孩子吃上两次肉。

    孩子们很孝顺

    一个下肢重度瘫痪的残疾人,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用在了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身上,对此有人说她是“憨包”。而在余培珍看来,与其说自己在帮助孩子们,不如说孩子们在帮助她——如果没有这些孩子,她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在她看来,能为孩子们做点事,是她获得快乐和幸福的源泉。

    余培珍的付出并没有白费,在江津社会福利院里,先后跟她长大的有8个孩子,其中老大已经结婚,嫁到万州;失明的老二在成都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老三、老四、老五大学毕业已经参加工作,老六去了重庆爱心庄园,老七、老八在上高中,最小的老九在上小学四年级。

    这个身患重疾的女人,胸怀爱心育孤儿,绽放出了人间母爱光辉。她因事迹感人,先后获得了“重庆市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现在,余培珍的这些“女儿们”,无论是在江津的,还是远走他乡的,对她都很孝顺,目前待在她身边的玲玲也很懂事,经常为她失去知觉的下肢按摩,晚上还要帮她烫脚。“娃儿些对我的确都非常好,她们对我无话不谈,逢年过节还回来看望我。”余培珍欣慰地说。

    站在一旁,看着余培珍为幺女洗衣服时,福利院的陈主任说:“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这与她给孩子们的母爱是分不开的。”

    在人们看来,孤儿都是没有家的,但在孩子们的心中——有余培珍在的地方,就是她们温暖的家。(注:文中“女儿”姓名为化名)


深圳龙华劳务派遣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9 01:37:54
  深圳沙井新桥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大鹏新区劳务中介  省食药监局 省食药监局 省公安厅交 省公安厅轿 省公安厅黄 省公安厅黄 我省开展玉 青海湖流域 省农牧厅乐 省农牧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