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青年有担当 乡村振兴有希望】毕业了 他们一头扎进大山要让乡村大变样

2019年02月20日147未知admin

    华龙网11月25日6时讯(记者 周晓雪)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是不少人理想的“逐梦”道路。但有一群人,在都市和田垄之间选择了后者。据媒体报道,截至2016年底,全国在村里任职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超过10万人。在重庆,就有这么一群青年党员,他们奔走在乡间山野,致力带领村民脱贫,在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埋下理想的种子,静待收获的时节。 

    考出大山又回到大山  带领乡亲种果树年销2000多万 

    在位于重庆三峡库区腹地的云阳县双土镇,有一座风景秀美的无量山。沿山路行至海拔1200米左右的地方,可以看到一片种植园。无花果、猕猴桃、梨、李子等果树茂密生长,牛羊在田间觅食,乡亲们辛勤劳作,俨然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     

丰收时节,杨大可帮果农采摘水果。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一大早,杨大可就在种植园里忙活起来,一会儿抡起锄头给无花果树松土、除草,一会儿开着电动三轮车运送肥料。忙完后,他还向62岁的村民甘承秀边比划边解说李子树种植的技术和经验。 

    杨大可在无量村土生土长,家中三辈人都在无量山种果树。记忆里,无量村的特点用一个字就能概括——穷,人均年收入还不到300元。 

    1999年,杨大可从四川大学毕业后,在成都找到一份工作。就在家人为他能在城里扎根感到高兴时,杨大可却做了一个让家人难以接受的决定——辞去工作,带着女朋友回老家种果树创业。 

    “你一个大学生,好不容易考出去了,现在又要回到农村当农民,你说图个啥?”回乡种地,不但家人不理解,村里人也在背后指指点点,但这并没困住杨大可的脚步。 

    他说,回乡创业不是头脑一热,在读大学时,他就对果树相关产业十分热爱,看到成都的乡村旅游发展得好,他早就动了把这种模式复制到云阳的念头。“如果能在大山里成功复制农家乐模式,就能带领父老乡亲走上致富路。” 

    好不容易说服了家人,杨大可决定甩开膀子放手一搏,白天上山开荒除草,晚上抱着书本学习种植技术。一年后,他的梨园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达到200亩,水果批发商排队上门收购。 

    2005年,杨大可注册了无量山第一个品牌“大可牌”水晶梨,还创建了专业合作社,号召乡亲们都加入。那一年,杨大可还入了党。 

    为了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致富,杨大可毫无保留地传授种植技术,以包成活、包技术、包回收的形式,与村民签订合作协议。到今年,整个专业合作社有476户农民,年销售额2000多万,其中年收入大于十万的有70多户,好一点的家庭年收入可达二三十万。 

    茶余饭后,杨大可总爱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散步。如今,瓦房变成小洋房,村道变成柏油路,农村电商从无到强,合作社的农副产品销到了北上广深。“一切都变好了,变美了。”看着家乡的变化,杨大可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很正确,也很值得。    

十九大代表,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兼),云阳大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杨大可。特派记者 李文科 摄

    如今,杨大可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兼),也是云阳大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脱贫增收带头人,他与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天生云阳”合作,通过“互联网+农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让杨大可对于未来信心满满。接下来,村里还要继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创新发展新路子,比如建酒店、发展采摘农家乐等,借助乡村旅游,带动更多农户脱贫致富。 

    拿出嫁妆钱带村民致富  乡里土货“触网”身价翻了倍 

    11月20日清晨,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村民李传顺忙着在地里收紫薯,将自家鸭子产的鸭蛋制作成咸鸭蛋。之后,这批带着泥土香气的土特产将搭上冷冻车,送到全国各地的餐桌。这趟远途“外卖”市场的打开,离不开“80后”姑娘张雪的努力。 

    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感动重庆”人物,通安村党支部书记张雪头上有很多光环,但在村民眼里,她就是朴实的“张村头”。     

张雪下乡查看玉米种植情况。资料图片

    2009年,放着银行好几千一个月的工作不干,张雪决定下乡当一名村支书。刚刚上任的她因为“啥都不懂”,差点被村民赶回家去,可她硬“赖着”没走。后来,她把自己十万元的嫁妆钱都拿了出来,为村里办起养鸡场,一句“亏了是我的,赚了是大家的”承诺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从此有了一个亲切的绰号:张村头。 

    浏览张雪的朋友圈,时常会发现一些诱人的美食:卤鸭、绿壳土鸡蛋、红心猕猴桃,女儿上阵“代言”,捧着流油的盐鸭蛋吃得萌萌哒。由她牵头创办的“在村头”电商平台,让山里的农产品成了畅销货。如今,平台覆盖了荣昌、合川、奉节、黔江等区县的527个村庄、5000多农户,累计销售额上千万元。 

    “以前我们家的蔬菜、鸡蛋,只能趁赶场天拿到镇上卖。自从有了‘在村头’平台,‘田坎物流队’上门收货,价格比以前高了,还可以卖到北京、上海这些地方呢。”通安村6社村民王传学说,搭上电商快车,如今,他家每月可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 

    除了发展电商,近两年,张雪又将目光投向了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贫困低保户。农妇彭高美丈夫过世,女儿有病,平时靠卖小菜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张雪买了30只鸡苗送到她家,“放心吧,鸡蛋我们帮你卖。”近半年过去,彭高美的月收入达到千元左右,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张雪在耐心地接访群众。资料图片

    张雪的同学大多在城市里工作生活,朋友圈中偶尔看到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虽有一丝羡慕,但她更安于游走在乡间的踏实感:“毕竟是自己选的路,很多想法也都实现了,还是很有成就感。” 

    “90后”妹子乐当“跑腿丫头” 大山深处开拓事业 

    穿着一身土家族服饰,站在众多党代表中间,石君格外引人注目。比起外表,她的经历更让人眼前一亮。作为十九大代表中为数不多的“90后”,石君在大学毕业后先做了西部计划志愿者,后扎根重庆石柱县沿溪镇陡岩村,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十九大代表、石柱县沿溪镇陡岩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石君。资料图片

    2014年,初到陡岩村,石君被当地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吓了一跳。“那时,从镇政府到陡岩村只有一条十多公里的泥石路,坐着摩托车第一次进村,一路颠簸着下来,新换的衣服沾满了尘土。” 

    石君在走访农户的过程中发现,村里只有一条道路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村里的孩子到邻村上学,往往都要凌晨5点多钟出发。 

    修路,成为石君进村第一年的工作重心。为此,她四处奔走,2016年,通往村里的公路实现全面硬化,人行便道通户率达到90%,解决了村民出行的大问题。 

    这两年,除了路修好了,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修山坪塘,完成危旧房改造,为住房不安稳的3户困难村民争取易地搬迁,整修村委会,规范便民服务中心,陡岩村换新颜,变得越来越美了。 

    石君还发现,村里有好几个留守儿童。正好自己大学所学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她便与3名留守儿童结对,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 

    过不了多久,在村活动室,针对留守儿童的“儿童之家”就要办起来了。除了为孩子们指导作业,提供心理辅导,这里还会开展很多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这些孩子有知识,有见识,未来,他们也会成为脱贫路上的中坚力量。” 石君说。     

石君(左二)在村民家宣讲十九大精神。资料图片

    在村这3年,石君乐当“跑腿丫头”,为村民办结44件棘手事,甘当“脱贫先锋”,指导贫困户办起家庭农场、搞特色养殖,已帮助52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在脱贫攻坚这条路上,石君还有个小目标。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在她看来,必须形成稳定发展的产业基础。沿溪镇目前主打青花椒和佛手柑种植,各自有6000亩。虽然规模较大,但因气候和管理不善等问题,产出效益尚不高。镇里正在请专业农技人才帮忙改良产品品质,提升产品产量。同时,还准备加大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力度,建立青花椒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下一步,石君打算联合农业公司修建一个冻库,延长农产品的销售时间,并引进一家精深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还要以村支部名义成立专业劳务专业合作社,为周边企业提供劳务服务,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现在,村民有事通常会第一时间想到石君,知道找她准没错。即使遇到再棘手的事情,石君总是耐心解决。她说,越是小事,越需要人做,还需要有人沉下心长期去做,她愿意当那个做好每件小事的人。


深圳临时工招聘宝安区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4 08:56:55
  深圳沙井共和第八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沙河临时工劳务派遣  2015中 市经委开展 关于再次补 市民政局、 同校三胞胎 居民回搬心 防范电信诈 国网上海崇 上海市药品 关于换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