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大报告:广东公众幸福感强烈最关注教育和养老投入

2019年02月19日543未知admin

本报记者 戴春晨 实 习 生 梁施婷 广州报道

导读

    《2017年广东省公众福利态度调查报告》称,广东公众幸福感较强,对贫困的感知相对温和;珠三角地区更看重依靠个人努力脱贫致富,体现出显著的市场经济意识;在对美好生活的具体需要中,广东公众更看重教育和养老。

    

    国内首份针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调查报告在广东发布。

    11月15日,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联合多家机构,在广州发布《2017年广东省公众福利态度调查报告》(下称《报告》)。

    该报告的基本结论是,广东公众幸福感较强,对贫困的感知相对温和;珠三角地区更看重依靠个人努力脱贫致富,体现出显著的市场经济意识;在对美好生活的具体需要中,广东公众更看重教育和养老。这份报告的数据由研究团队在广东全省21个地市实地问卷调查所得。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报告》提出,只有精准识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真实需要,将其与社会政策制定的现实可能相结合,才能构建既符合地区实际发展水平,又满足人民实际需要的社会福利体系。

    珠三角更看重个人奋斗

    总体而言,此次调查发现广东公众呈现出较强的幸福感。61.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生活“非常幸福”(13.1%)或“比较幸福”(48.5%)。其中,幸福感最强的是珠海以及潮汕地区。

    与幸福感直接相关的,是广东民众对收入差异的认知。调查显示,58.4%的受访者认为“个人能力不同”,是造成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其次是“行业间不平等”(36.9%),而选择“户籍制度带来的不公平”作为重要原因的相对较少(16.7%)。

    《报告》指出,从区域分布上看,不同地区对收入差异的认知有所不同。珠三角地区和经济特区汕头的受访者更倾向归因于市场化所带来的行业间不平等以及个人能力不同,而粤东西北地区受访者更倾向归因于教育不平等。

    在如何看待“贫困”这一问题上,同样显示出明显分化的区域特征。《报告》显示,在对贫苦的主观感知度方面,只有29.2%的受访者认为当地的贫困问题“严重”(19%)或“非常严重”(10.2%),“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低收入者缺乏必要的教育和技能”为最受认同的三大致贫原因。

    其中,“低收入者缺乏必要的教育和技能”、“低收入者运气不好”、“低收入者懒惰或缺乏勤俭美德”是珠三角地区较为认同的致贫原因,即内因。粤东西北地区较为认同的更多是外因,包括“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外界经济环境和制度方面的原因。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岳经纶,是该报告负责人之一。他表示,调查结果之所以出现区域差异,是因为珠三角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居民普遍接受市场经济教育,更看重个人的奋斗。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经济发达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较好,而居民看重个人奋斗的倾向又进一步减轻了政府政策保障的压力,使得社会福利进入良性循环。粤东西北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因而市场化意识还不够强烈。

    这种区域不均衡状况,或许对全国有参考价值。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肖滨说,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相较于国内许多地方更早地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表现更突出。因而,广东公众的社会福利态度,一定意义上是全国情况的预先表现。

    为有效解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报告建议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应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了解公众真实需要,推动各地区平衡发展。与此同时,应加快推进社保升级统筹,缩小区域间差异。广东省应进一步将省级统筹扩展到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乃至其他险种,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的抗风险能力,并进一步增强全省社会保险管理经办服务能力。

    教育、养老需求最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体是什么?这份聚焦广东的报告可窥见一二。

    报告显示,分别有88.9%和88.7%的受访者希望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投向“基本公共教育”和“社会养老服务”两个领域。在调查涉及的五项民生支出中,基本住房保障的诉求比重不仅低于前述两项,还低于“城乡居民低保”、“基本医疗保障”两项,位居末尾,但比重绝对值依然不低,为76.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由于多座热点城市价格变动较快和政策加码,受到社会民众普遍关注。但广东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住房”的关注程度,比不上同样受到舆论关注的教育、养老和医疗问题。

    对此,岳经纶对记者分析,前述的结果是人们的意识使然。由于前些年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和普及起来,人们倾向于通过市场手段,即购买商品房来解决住房问题。随着我国租购并举的住房长效制度建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政府的保障住房解决“住有所居”问题。此举将有助于增强各阶层尤其是中产阶层的幸福感。

    2017年以来,租购并举的楼市调控长效机制成为多个地方探索的方向。深圳、广州等大中城市开始推出“只租不售”、“多租少售”的住宅用地。

    值得注意的是,岳经纶强调,无论是人们对住房的需要,还是前述的教育、养老需要,并不是从无到有的,而是从有到优的质量需求。

    作为佐证的是,对基本医疗保障支出的诉求,广州受访者的呼声最高。这并不代表广州的医疗资源贫乏,事实上广州是华南医疗资源最密集的城市。这种诉求表现了广州居民对优质生活的一种向往需要。

    报告指出,这需要政府转变观念,从以往供方主导的提供模式转变为以居民需要为本位的提供模式,特别是重视不同福利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主体的协同作用。

    肖滨认为,随着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优质生活的需要将越来越旺盛。需要政府、企业从供给侧发力,提供更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商品。

    新的供给不单只体现在社会保障上,还体现在以往被忽视的“社会照顾”上。

    报告指出,随着广东人口老龄化以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落地实施,公众的社会照顾需要日趋强烈。

    例如,在老人照顾方面,公众的需要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中受访者对于“陪聊天解闷”、“陪同看病”、“上门探访”和“上门做家务”的需求较多,而这些受访者多分布在汕头、茂名、中山和江门。

    这意味着对于养老医疗资源供给较为丰富的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地区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随着老龄化和人口外流而日趋乏力。伴随着空巢老人日渐增多,其上门探访陪同等主动服务和心理需要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

    报告指出,面对不同地区的公众有不同的照顾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也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加强社会支持力度时,不应盲目增加各项资源的投入,而应精准识别公众的需要,有针对性的供给社会福利。多元化的主体要发挥好协同作用,形成治理合力,建立高效的协同机制,为公众提供更加有效、优质的社会照顾服务。



深圳南湾临时工外包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14:38:45
  深圳沙井同富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光明最大劳务派遣公司  市财税局关 市教委关于 市体育局关 市体育局关 市体育局关 市体育局关 市财政局等 市财政局关 市政府办公 上海市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