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村级工业园改造 制造业重镇 攻坚新课题

2019年02月19日327未知admin

    2015年以来,顺德基本完成了38条试点村居村级工业园的整治提升。图为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典范容桂恒鼎工业园。


    作为顺德恒鼎工业园负责人,自2016年园区竣工投产以来,胡志华已经数不清迎来了区内外多少批前来调研和取经的考察团。最近的一次是11月17日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履新后首次到容桂调研,其中一个考察点便是恒鼎工业园。

    考察团频频光临的背后,也折射出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多年来成功样本少之又少的尴尬。自10月19日启动镇街调研以来,郭文海已走访了北滘、大良、勒流、乐从、容桂、龙江等顺德过半镇街,每到一处必定督促镇街大力攻坚村级工业园改造,显然,新时期形势逼人,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刻不容缓。

    当改造已进入攻城拔寨的动真碰硬期,顺德如何推动村级工业园涅槃重生?

    统筹:罗湛贤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蒋晓敏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昔日

    顺德工业繁荣的基石

    追溯顺德村级工业园的前世今生,被誉为“名牌大道”的105国道顺德段或许是直观的写照。

    作为顺德的交通大动脉和工业中轴线,105国道由南至北依次穿过容桂、大良、伦教、北滘和陈村5个镇街,从细滘大桥到碧江大桥约20公里的道路上,格兰仕、科龙、容声、万家乐、美的等知名家电企业渐次排开。

    围绕这些龙头企业的是数以万计的家电配套企业和星罗棋布的村级工业园区,如大良的红岗工业区、顺峰工业区,容桂的海尾工业区等。经过30多年发展,这些微小经济单元集结成家电产业零部件大本营,构筑成顺德庞大工业体系的基石。

    回望历史,顺德在农田上建成一座工业城市,是村级工业园立下了汗马功劳。1978年,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大进制衣厂在容桂成立,拉开了顺德村级工业园建设的序幕。在镇政府主导财政分配、村集体整合优势资源、“全民皆商”的风潮下,顺德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开启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却也导致了顺德现在工业用地利用粗放、空间无序的局面。

    上世纪90年代初,顺德村级工业园已剧增到200多个,顺德的地区生产总值也从1978年的4.15亿元上升到1992年的63.81亿元,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8.16亿元上升到1992年的169.9亿元。

    村级工业园不仅是解决农村人口就业、增加村集体收入的重要载体,还培育出家电、家具、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化工等顺德支柱产业。在“一镇一品”的镇域经济发展格局下,一些村级工业园区渐渐成为各支柱产业的集聚区,为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配套。

    如今,全区249个村级工业园散落在204个村居,聚集了1.6万家中小微型企业。其中容桂和北滘以家电、五金为主,伦教以木工机械为主,大良以汽配、机械、电器为主,陈村以机械、五金为主,乐从、龙江以家具为主,勒流以五金、小家电为主,杏坛以塑料和五金为主,均安以服装和塑料为主。

    “方圆几公里就能采购到白色家电、小家电产品所有的零部件。”这种产业配套完善的优势也导致了许多顺德本土企业家重迁,从而成就了全国最大家电和家具集聚区之一的顺德产业辉煌。

    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为了促进工业用地的集中发展,各级政府集中力量开发镇级以上工业园,并以其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优越的土地使用制度,吸引一大批包括村级工业园在内的优质企业进驻。

    从此村级工业园开始走下坡路,好的企业越来越少,暴露的问题却越来越多,昔日顺德发家致富的“功臣”,沦为地区发展的“拦路虎”。

    现今

    亟待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简易结构的低矮厂房大多年久失修,地面明渠,废水收集管道出现腐蚀渗漏,环保和安全设施要么缺乏要么老化,厂房与民居混在一起,零散分布、杂乱无章……

    这是前身为华口电镀城的恒鼎工业园在改造前的乱象,也是顺德数百个未改造园区散小弱、脏乱差的基本面貌。

    作为中国制造业最强盛的县域经济体之一,顺德去年GDP达到2793.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6000多亿元,并于今年实现连续6年蝉联全国百强区首位。但顺德土地面积在全国十强区倒数第二,土地开发强度却居首,已经逼近50%,远超过国际警戒线的30%。

    “顺德村级工业园的特点就是‘两星、两低、两化’。”顺德区副区长陈旋介绍,“两星”即零星分布、星瓦棚结构;“两低”则是用地效率低,容积率低,约为0.78;效益低,村级工业园区占全区工业用地的67%,产值贡献却只有27%;“两化”是地产化和危害化,厂房出租基本是“二房东”获利,村民没有受益于集体。

    很多重污染行业企业都乐于栖身村工业园。其中一些企业,不符合现有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准入要求,还用着明令淘汰的落后设备和工艺。村工业园的低环保要求,成为他们的成本优势。据统计,顺德村级工业园中超过65%的企业没有合法的环评审批。

    “一边是村级工业园乌烟瘴气、藏污纳垢,一边是村(社区)一直没有专门负责环保管理的人力,最严重的区域反而成了监管链上最薄弱的环节。”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局长伍成亮说。

    在许多企业因为无地可用而难以增资扩产的时候,沦为环境问题、安全生产、“两违”用地重灾区的村级工业园,已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力,“村村点火”的财富神话其实早已熄灭。2015年,顺德105亿元的农村集体资产总额仅仅是南海区392.3亿元的1/4多一点;全区股民人均分红2266元,不到南海区人均5172元的一半。

    另一方面,定位于支柱产业配套的顺德村级工业园往往高度依附于单一产业,一旦产业发展出现波动,容易造成农村经济重大影响。

    因此,如何通过对村级工业园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既帮助集体经济找到更多更新的盈利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又为顺德换取经济、环境、生态、人才的增量,成为摆在顺德主政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认为,村级工业园的整治提升会有阵痛,但一定要将改造提升进行到底,村级工业园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对顺德整个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未来

    三年攻坚推动脱胎换骨

    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最大的空间所在,顺德早就意识到村级工业园改造的紧迫性。2013年,顺德把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工作列入区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2014年,佛山向村级工业园的污染发出整治令,顺德提出每个镇街选定一个村级工业园区开展改造试点。

    2015年以来,按照“清理淘汰一批,整治提升一批,强化监管一批”的原则,顺德基本完成了38条试点村居村级工业园的整治提升工作。

    到了今年3月,顺德区政府更是拿出了一份酝酿已久的《关于建设产业发展保护区暨整治提升村级工业园区的报告》,描绘了改造路线图:2018年将建设一批特色明显、效果突出的示范园,增强典型带动效应;2019年实现全区249个村级工业园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双达标”,累计实施改造村级工业园2万亩、完成改造5000亩;通过10年努力基本完成所有园区改造提升。

    开弓没有回头箭,顺德决心猛药去疴。但由于产权分散、改造成本高、利益纠纷复杂、政策突破难等重重困难交织,村级工业园改造确实是一项艰巨、甚至容易令人感到茫然无措的大工程。况且,像顺德这样主动拿出改造时间表的城市,在珠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也几乎找不到其他例子,更别提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

    敢为先人的顺德还是排除万难树立了改造样本。容桂恒鼎工业园便是村级工业园保留优势传统产业集中治理、集中发展的典范。这里通过改造,原来占地面积多达25万平方米的20多家电镀企业,如今“缩”在占地仅6.6万平方米的11栋9层高的现代化厂房中,并实现了废水废气的集中统一处理。

    改造后,除了企业环保达标、产能扩大、成本降低,并保留了家电产业链上重要的配套产业,当地村民还解决原来土地手续不全的问题,并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

    近日,郭文海在多个镇街调研,每到一处必定督促镇街大力攻坚村级工业园改造。他要求镇街干部要拿出决心和气魄,把村级工业园区整治提升作为党委政府第一工程去推动。

    敢啃“硬骨头”,抢抓主动权,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体现了顺德区政府寻求破局的决心,也标志着一味依靠市场或村集体推动改造的路径将成为过去式。

    未来顺德区镇两级政府将在村级工业园转型升级的各个环节发挥主导作用。如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完善配套政策、牵头整理土地、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开展招商引资等等方面,都必须切实投入人力财力,真正推动村级工业园区脱胎换骨。

    郭文海要求各镇街都要拿出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三年规划。他强调,顺德不能拖着低端的村级工业园进入新时代。所以,这场仗一定要打,而且一定要打赢。

    自此,新一轮冲锋号已经吹响。可以想象,随着上百个村级工业园逐步拉开改造大幕,镇与镇之间比学赶帮超,一个又一个发生在最基层的闯关故事,将不断展开,将影响着顺德的未来。

    顺德工业园区进化史

    农业经济时代

    这一时期,顺德就已经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和典型的商品型农业区。改革开放前,顺德一直是广东省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在经济作物加工业发展的同时,顺德社队组织也开始有了从事工业企业的历史,这种社队组织在发达的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从事工业生产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是顺德区别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重要特征,更催生了以后的乡镇企业的萌芽。

    改革开放后

    顺德逐渐形成了“市—镇—村”的分权体系,并建立了以镇为导向的财政分配体制,这一制度的形成极大地激励了镇一级政府和各村集体的生产积极性,顺德出现了村、镇两级工业区齐头并进发展的格局。

    分散的企业布局造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城市化格局,是顺德现在工业用地利用粗放、空间无序的根源。

    上世纪90年代

    顺德在全国率先推行企业转制,政府退出市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得实力较好的大企业获得迅猛发展,美的、科龙、格兰仕等全国知名的企业迅速涌现。

    与此同时,顺德意识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格局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为了促进工业用地的集中发展,顺德在这一时期推动了集约工业区的建设,每个镇街各自建设了1—2个集约工业区,镇域经济迅速扩张,北滘、容桂等制造业发达的小城镇开始涌现。

    此外,大型龙头企业开始出现产业分包,带动了周边上下游产业及配套服务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21世纪初以来

    顺德大型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给周边区域内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通过镇域之间产业上下游联系和协作关系加强了不同街镇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众多产业集群体系。

    顺德“一镇一品”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产业发展进入到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发展配套产业,培育产业集群的阶段,同时新增产业空间也由原有的分散布局开始转向相对集约集中发展。


深圳市人力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4 07:57:00
  光明新区观光路汇得宝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哪家劳务公司比较好  世博指路手 文明出行为 57条公交 徐素珍临终 昔日地产富 国内最大碳 2010年 虹口绿化景 市卫生局披 民工子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