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媒体:摆谱调研官员刷存在感 基层被搞鸡飞狗跳

2019年02月19日195未知admin

  原标题:“摆谱调研”让官员刷了存在感,却把基层搞得鸡飞狗跳,该改!

  首发:12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作者:李思辉

  调查研究本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做好工作须以扎实调研开局。为何有些地方基层干部群众,却对“调研”怨声载道?日前,《半月谈》刊文指出,中部某地基层干部诉苦:“天天有领导来调研,形式主义调研累死人!”

  中部某县一科级干部告诉记者,当地一个乡镇是全省出名的“被调研明星乡”。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有500多批次领导干部前来调研。“这意味着乡里一年365天,平均每天至少都有一拨领导前来调研。”

  区委主要领导掰着手指头算,最多的一天区里接待了五拨、6位厅级领导来调研,有两拨调研题目几乎一模一样。领导调研“防撞车”并非个例,这个省一地级市仅有30多个乡镇,40多个市领导都要下基层调研,结果不得不“错峰调研”。

  — 1 —

  调研中受累的应该是调研者,而非被调研对象

  深入调研需下苦功,累是难免的。但这种“累”,累的应该是调研者,而非被调研对象。上级单位想要深入了解情况、准确摸清问题、做好科学决策,苦一点、累一点是应该的,但把这种苦和累一股脑地压给下面的人,让基层干部群众吃苦受累、无端增加负担,好好的调研就变味了。

  这样的“调研”哪里是真调研,简直是打着调研之名行“摆谱”之实的“伪调研”。

  调研之真伪,不难分辨。真正的调研,是带着问题、带着真诚去的。就像毛主席向老百姓虚心求教,把参加调查的农民、秀才、商人等称为“可敬爱的先生”,像小学生一样虚心求教。

  毛主席在寻乌调查时,见到一群老乡正在秧苗田中拔稗草,就带着警卫连战士下田,边帮忙拔稗草,边向老乡了解情况,村里有多少户人,都姓什么,多少耕田的,多少手艺人,红军田留了没有,有没有派人耕种,今年的田能不能种好等等,在田野中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这样的调研,亲切自然,老百姓怎么会觉得累呢?

  — 2 —

  有些“摆谱调研”,是为在媒体上刷存在感

  “摆谱调研”本质不是为了听取民意、为民办实事,只是为了在媒体上刷存在感。

  这种调研的典型套路是,要求下级单位制订接待计划、预设调研路线、保证实现“领导意图”。为了保证某些领导调研得高兴,地方不得不放下日常工作来准备材料、安排接待,甚至组织“群众演员”彩排,简直是手忙脚乱。

  被树成典型的明星村、明星镇、明星县更是苦不堪言。《半月谈》的报道指出,中部某县一个“被调研明星乡”,一年有500多批次领导干部前来调研。“这意味着乡里一年365天,平均每天至少都有一拨领导前来调研。”

  这样的调研,作为调研主体的领导倒是有排场、不费劲,可基层却被搞得鸡飞狗跳,干部敢怨不敢言,群众背过脸去就骂娘。

  调研决不能陷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怪圈。蜻蜓点水,走走过场没意义;以“钦差”自居,给基层徒增负担。至于没了解清楚情况就拍脑袋“作指示”“提要求”,则极易让地方无所适从;倘以不清不楚的调研作为决策的参考,造成重大损失,更是不应该。

  — 3 —

  谨防“伪调研”把基层搞得鸡飞狗跳

  调研的态度,不仅能反映工作作风,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改革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兴衰的全局性问题。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

  一方面,须严肃过程监督,各地应进一步明确调研的方式和纪律,启动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反对和遏制各类“伪调研”,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另一方面,形成结果导向。总结评价时,既看调研去没去,更看质量高不高,能否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转化成改革的行动力。

  调查研究不是走形式,不是做文章,说到底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去调研,这是任何时代的调研都必须坚持的原则。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有发言权、有决策权的“正确的调研”定然是“愿意躬身和老百姓一起拔稗草”式的调研,是“冒雨,挽起裤腿、淋湿衬衫,打着伞和基层群众边走边聊”式的调研,而不是让干部群众感到“累死人”的“调研”,更不是把基层搞得鸡飞狗跳的“调研”。

责任编辑:张岩


深圳笋岗劳务派遣服务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3 02:23:30
  坪地镇塘尾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布吉哪个劳务派遣公司不黑  二季度我市 石家庄机场 移动泵车首 市一中成功 郑雪碧听取 我市基层3 郑雪碧赵风 承德市出台 承德严把七 文化部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