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社区融合有联络员 助力三水引人留人

2019年02月19日590未知admin

    陈氏大宗祠为本地人、外地人融合搭建活动平台。图为陈氏大宗祠举办村民拔河大赛。 资料图片


    开放包容的活动平台,促进了外来人口与当地居民的交流;非户籍人口联络员参与社区管理,增强了“新三水人”的认同感;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活动,拉近了异地务工人员与本地人的距离……随着以情留人、以机制留人的基层治理创新举措不断完善,“新三水人”与本地人的融合正在加速,为三水打造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撰文:张秀蓝 刘宇宁

    活动有平台社区融合有桥梁

    在三水白坭祠巷村,沿着樵桑联围大堤走,远远就能从一片半新不旧的民房中看到古色古香的陈氏大宗祠,宗祠镬耳高耸、龙脊蜿蜒盘旋,抬梁式、硬山顶、博古脊、青砖蓝瓦,具有鲜明岭南建筑特色。

    走进古色古香的陈氏大宗祠,四川话、湖南话等外地方言不时传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异地务工人员在这里下棋、打乒乓球、画画。这座始建于1511年,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古祠堂历经500多年的风雨和6次重修,不仅是白坭传统文化的地标,同时也是白坭现代社会治理的缩影。

    作为三水的“南大门”,白坭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外来工随之大量涌入。毗邻白坭镇中心的富景社区,很快变成典型的内外杂居社区。近年来,白坭镇在富景社区开展社区融合试点工作,以陈氏大宗祠为平台,推动本地人与外地人融合。

    白坭镇副镇长徐耀成介绍,该社区外来人口是户籍人口的两倍多,由于本地居民大多迁入新居,祠堂附近的老屋基本都出租给了外来工。“常去宗祠的很多都是异地务工人员的父母、子女,传统宗祠实际上服务最多的倒是外地员工了。”

    陈氏大宗祠不再只是维系族人的纽带,更突破了宗族局限,成为沟通本地人与外地人的重要桥梁。富景社区本地居民小杨说:“放暑假的时候,我经常到宗祠里打球。那里有很多外来工子女,我们不但成了球场上的伙伴,还会约出来一起吃宵夜,大家现在都成好朋友了。”

    目前,白坭已通过岗头文化楼、凤果周氏大宗祠等村组祠堂和文化活动场室等平台,打破宗族和地域界限,加强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和谐基层氛围。而类似的平台更是遍布三水各镇街,成为“新三水人”与本地人融合的“桥梁”。

    外来人口有知心人社区融合有纽带

    12月10日,跟往常众多个周末一样,白坭镇富景社区党委委员、居委委员肜彦伟又度过了一个繁忙的周末:探访异地务工人员、沟通居民需求、了解职工动态。

    河南人肜彦伟原是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一家五金搪瓷厂的党支部书记及工会主席,曾获得2013年度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他作为“新白坭人”代表被选为首批社区居民议事会成员,今年又被选举为白坭镇富景社区非户籍委员。

    白坭镇是三水南部板块的工业重镇,针对内外人口“倒灌”的现状,2015年,白坭镇以佛山市社区建设提升年为契机,在富景社区试点打造融合本地和外地人的载体——陈氏大宗祠的基础上,成立“新白坭人”联络员队伍,破解外来人口社区融合和基层治理等难题,提升社会满意度和居民幸福感。

    肜彦伟便是首批“新白坭人”联络员之一。从一个“外来者”变成当地的“管理者”,他用饱满的热情关注异地务工人员群体,把“新白坭人”的合理想法和诉求有效地传递给上级党委和政府,积极带动“新白坭人”参与白坭的社会治理,成为社区融合的知心人和连心桥。

    去年,白坭镇在全镇推广该社区融合经验。作为白坭镇的工业大村,周村片区户籍人口5100人,外来人口目前则超过2万人。外来人口管理一直是周村发展的重要议题。而随着周村“新白坭人”联络员队伍的成立,这个外来人口聚集的农村社区通过举办青年联谊会、社区融合杯篮球赛、党员“微心愿”服务等各种社区融合活动,让“新白坭人”感受到这座小镇的温情。

    “新白坭人”代表罗英仪说,自己以前很少参加当地活动,而自从有了“新白坭人”联络员,村里多了很多面向“新白坭人”的活动,让在周村工作的外来工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新白坭人”与本地人相互接触、了解、交流的机会多了很多,让大家对这里也更有感情了。

    ■观察眼

    创新基层治理传递城市温情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外来人口管理、社区融合成为每一个现代化城市发展中不可回避的议题。如何更好的管理、服务异地务工人员,推动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融合发展,构建基层善治格局,将是三水引人、留人,打造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绕不开的难题。

    从搭建平台到组建非户籍人口联络员队伍,再到面向外来人口提供多样化服务,白坭镇从基层治理层面为三水探索出了外地人与本地人融合的有效路径。这种探索对于打破根深蒂固的城乡隔离、区域隔离、身份隔离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对于正在构建“友善文化”,打造“友善之城”的三水而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这些有效经验进一步推广,结合各镇街、社区、村居的实际情况,将以情留人、以机制留人的基层治理创新举措不断完善,突破传统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模式创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善意”,感受到社区的“暖意”,感受到人与人的“情意。”


实习生外包派遣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3 01:52:54
  深圳石岩镇台湾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华强北劳务公司  世博今迎奥 上海:金融 上海市票据 本市命名第 亚洲海上风 本市穆斯林 全国坐式排 九三学社上 九三学社市 余秋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