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世界水日”要求“全民停水”,被骂了又改成“节水”,这种也叫知错就改?

2019年02月20日450未知admin

摘要:本来的初衷是节水,却落得个浪费水的结局。节水的政策善意之所以发生跑偏,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停水令”前期制定程序的不合规。

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多地都提前策划了形式多样的节水主题活动。不过,山东滨州的做法却有些与众不同。

 

日前,该市水利局和住建局发出通知,“世界水日”当天,由市主城区范围内(四环以内区域)的3家供水公司对其供水范围内用水户(不包括企业、医院、学校及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停水。通知称,希望“通过限水体验活动,让广大市民普遍感受缺水带来的不便,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

 

据悉,这是该市第二次举办类似活动,去年的活动形式为“减压供水”。根据相关负责人的说法,“去年活动的总体效果还不错。”

 

重视节水的背后是我国缺水的现实——人多水少,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市民进行节水宣传和教育,让他们参与合理时间的“限水体验”,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与习惯很有必要。但一纸“停水令”直接停掉长达11个小时的生活用水,这能取得预期效果吗?预期的又是什么效果?

 

事实上,“停水令”一出,就引发不小争议。不少当地市民认为,停水时间太长,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并批评以“停水”促“节水”纯属本末倒置。面对争议,21日晚上,滨州市节水办发出通知,鉴于市民对限水体验活动的不同观点,将22日停水活动的形式调整为自愿节水。

 

在这场还没开始就已经宣告结束的“停水体验”活动中,“停水令”的发出与撤销,对于一些部门而言可能仅是走走程序就完事,但对于群众来说,却是折腾不息。在当地,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反而引发了市民更大的抱怨。其中,已经提前存储大量自来水的用户还抱怨道,“白白接了这么多水,这哪里是节水,反而是浪费水。”

 

本来的初衷是节水,却落得个浪费水的结局。节水的政策善意之所以发生跑偏,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停水令”前期制定程序的不合规。即便初衷良好,也要讲程序正义。如果程序本身存在问题,势必会引发负面乃至反向情绪,实施者也涉嫌违规。就拿“停水令”来说,要求行政区域内全面停水属于重大决策,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基本生活需求。按理说,在实施之前,应当把方案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公布出来,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升公众对方案的知晓度和预期,并对公众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预判。然而,前期工作未做足,也没有进行过合法性研究与可行性评估,就简单粗暴地甩出一纸“停水令”让公众疲于应付,遭到投诉和反对,最后朝令夕改也就不足为奇。

 

一面是政策制定者的自我感觉良好,另一面则是政策落地后所导致的瞎折腾以及怨声载道。其实,类似的现象在现实中并不鲜见。比如,去年初,4天内连续3次调整政策,后被收回的河南“禁燃烟花紧急通知”。还有屡被爆出的某些单位以献爱心的名义发文搞强制捐款,虽然遭曝光后被撤回,但就如同被“被停水”一样,“被捐款人”的慈善热情到底是被点燃还是受挫?经历过的人自会有答案。

 

其实,政策制定者不能仅仅认为初衷与出发点没问题,就让政策直接落地、肆意推行,更不能以主观想象的自我感觉良好直接取代科学的决策、充分的论证和研判。这样,政策的推行不仅无法达到目的,反而会招来质疑与批评。届时,受损的将不仅仅是自己的公信力,还有群众利益。

 

当然,除此以外,朝令夕改决策的频出更反映出问责机制的缺乏。试问,如果不少朝令夕改的案例仅仅止于有错就改,甚至还让一些部门落了个“知错就改”的美名,如此零风险,何乐而不为?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徐佳敏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深圳东门人力资源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14:48:33
  观兰大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华富临时工劳务市场  全国计算机 围场加强农 隆化交警节 滦平严管严 围场举实措 兴隆县开展 天津滨海新 承德县医院 市委书记杨 大运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