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将建“家长学校”每年至少家访一次
原标题:北京所有中小学将建“家长学校”
昨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公布。《实施意见》提出,全市中小学要建立家长学校,实现建校率达100%。
该《实施意见》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印发。《实施意见》提出,要以健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为目标,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亮点1
成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
《实施意见》要求全市中小学建立家长学校,建校率要达100%。家长学校由学校负责组建,学校校长兼任家长学校校长。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1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中小学每学期至少要召开1次家长会。
《实施意见》提出,家长学校要做到“五有”,即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有明确的计划安排、有系统的教学内容、有可行的成效评估。学校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引导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担负起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责任。引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认识理解家庭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
《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以分管德育工作的干部、班主任、德育课教师等为主体,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中小学要建立三级家长委员会体系,成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家长委员会章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家长积极、有序、规范地参与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积极开展家长教师协会推广工作,构建民主开放的现代学校制度。
北京市民张女士的女儿正在朝阳区一所小学上一年级,她对于建立家长学校表示支持。她希望能与老师进行更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与老师探讨怎么帮助孩子更好成长,怎么在家中教育孩子等。
张女士说,她每天下午5点半下班,有时抽不出时间参加家长会,会让孩子的爷爷去参加。她希望未来企业能允许员工每个月请一两次假,参加孩子的家长会。
亮点2
重点关注的学生每年至少家访一次
《实施意见》要求,中小学要健全教师家访长效机制,通过考核和激励等方式,鼓励支持学校干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入户实地家访。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学校教师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入户实地家访,入户实地家访要做到随访与定访相结合。同时,教师要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渠道与家长进行及时交流。
平谷中学校长崔楚民介绍,平谷中学一直坚持实施家访制度,要求每学年由班主任带着任课老师一起家访,平谷中学还建立了家长接待室,专门接待来学校的家长。崔楚民表示,近三年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升,这与建立良好的家校互动机制密不可分。
正在东城区一所学校教初二的陆老师说,她家访的时间会定在放学后或者周末,一般是两位老师一起去,为家长提供一些家教的指导意见,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如果家长抽不出时间,她会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但电话家访不如实地家访了解得透彻”。陆老师表示,在家里家访可以谈得久一些,了解得更深入,对孩子也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能看到学生的书房等家庭环境情况。
亮点3
推动建立家长志愿服务、家长义工等机制
《实施意见》提出,学校要引导家庭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等工作,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推动建立家长志愿服务、家长义工等机制,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贫困儿童,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适合困境儿童特点和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关爱帮扶。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同时,学校应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活动。以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体育等活动增进亲子沟通和交流。
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德育主任宿臣介绍,在学校管理方面,景山学校成立了“和谐发展管理委员会”,探索学校、社区、家庭三方力量合力管理的模式,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学校还筹划了多项家校活动,并与社区共同举办多场亲子志愿公益活动,将家校共育的场地由学校拓展到社区。
家长学校服务要帮到点上
北京教科院德育中心主任谢春风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天然土壤,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谢春风表示,“育人之道在于和”,本次出台的政策把家庭课堂和学校课堂相结合,能够使各种教育因素呈现和谐的关系。
谢春风认为,部分家长出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因此,政府和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专家资源库,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同时也能够提升家长的教育主动性,引导他们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
对于政策中强调的家访制度,谢春风认为,实地家访有利于解决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化解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误解和矛盾,让家校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谢春风说,虽然现在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语音电话与家长沟通,但这种方式不能完全替代实地家访。“百闻不如一见”,只进行“网络家访”会疏远家校之间的情感联系。谢春风说,老师亲自到学生家里和家长直接见面,能够切身了解孩子的原生态生活环境和家庭关系,孩子也会受到鼓舞。
此外,谢春风建议,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教育服务时,要精准化,针对家长关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要“帮到点上”。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深圳海山人力资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