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长春九台:发展新征程中的实践与跨越

2019年02月19日313未知admin

  

核心价值观大型景观作品彰显文明。(资料图片)

  

  “美食山野菜魅力土们岭”中国吉林·九台第二届(天景)山野菜美食节在土们岭金穗山庄隆重开幕。(资料图片)

  

  美丽家园。(资料图片)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为主题的系列电视连续剧《多彩庄稼院》开机仪式现场。(资料图片)

  

  九台区积极开展党日活动。(资料图片)

  

  城区新貌。(资料图片)

  

  九台马大山。(资料图片)

  

  让文明浸染城市底色

  车辆停放有序,街道整洁亮丽,机动车礼让行人,乘客主动为有需要的人让座,志愿服务温暖贴心……走进长春市九台区,总能与文明不期而遇,一股股文明清流沁人心脾。

  长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作为长春市最年轻最富有活力的新区,撤市设区两年多的九台首次被纳入测评体系,掀起了一场文明创建攻坚战。

  创城成果大家享,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坚持最高标准、付出最大努力、追求最佳结果”,创建伊始,九台区委书记史长友就为全区文明创建划定了标准。

  半年来,九台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单位、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协同、密切配合。以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提升来衡量我们工作的实际成效,让群众知情监督参与,让全社会形成共建迎检的合力。”九台区区长李洪亮坚定地说。

  事实正是如此。

  全区上下树立了“一盘棋”的思想,实行了“一把手”负责制,对创建任务进行层层包保。实行“谁丢分、问谁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并签订了责任状。

  研究建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和治疗“城市病”的措施办法,确保整治工作不反弹,一次性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以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社会治安等为重点,九台区制定完善了《九台区市民文明公约》《十不行为规范》等规范准则,形成以制度规范市民行为、靠制度养成良好习惯、用制度破除陈规陋习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启动了城乡环境秩序整治专项行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大对橱窗广告清理和城区废品收购站的清理力度。

  营造文明大环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九台启动了创城主题彩铃,开展中小学校创建文明城主题班会,启动“清晨诵诗一首、间操演礼一则、午后习字一法、放学赏乐一曲、经典日读一页”的五部曲,充分发挥村屯好人评选、志愿服务的影响力,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置电子屏幕、宣传栏等方式,营造安定和谐、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

  人人都是“主人翁”,自觉行动,共创共建。倡导九台“微文明”,弘扬中华“大文明”,大力推动“做一个有文化的九台人”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开展,向市民发出了《做一个有文化的九台人》的倡议,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九台区交警大队与仁爱志愿者协会联合开展了以“交通安全我参与”为主题的志愿活动,志愿者们走上街头积极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纠正、制止不文明行为,对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

  从社区到学校,从景区到街头,全民参与汇聚的强大正能量,正让一幕幕文明剪影从“风景”变为“风尚”,让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有了温度,让方圆之内的文明有了厚度。

  文明,浸染了九台的城市底色,温暖生动,深入人心。

  写好生态大文章

  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九台区着力写好生态大文章。

  举生态旗,“绿色资本”红利多。九台区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在生态面前,再小的地方也不能破坏;在保护面前,再大的诱惑也不能动心,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发展成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本。

  经过五年的努力,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为先”不动摇,在“绿满九台”、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上不遗余力,共投入1亿元完成植树造林8.7万亩,栽植各类树木2000万株,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以上,社会各界捐献设立“绿满九台”基金1000万元。

  走生态路,环境改善惠民生。几年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连续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三项治理行动。饮马河九台段40家砂场全部关停,采石企业由54家整合到31家。退耕还林7.5万亩。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9%,垃圾处理率达到100%。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积2000公顷。建设市级生态村50个,省级生态镇1个,东湖镇获得国家级生态镇殊荣。开展奋战150天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行动。处置违规灯箱、广告牌200余个,清除野广告3万余条,对占道经营、路边烧烤、违规停车进行了重点整治。

  打生态牌,发展底色“绿”意浓。几年来,九台区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由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向高端的科技产业转变;由高耗能的污染产业向环保节能产业转变;由工业化为主导向工业化和服务业双拉动转变。

  着力发展以绿色核心科技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环保型产业,以循环经济园区为重点,推动资源再生、污染治理、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用活、用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力打造庙香山、马鞍山等生态旅游品牌。规划创建绿色生态示范区,积极推进与主城区在城市景观、公共绿地、环城绿带的融合衔接,全力打造长春东部绿色生态屏障。

  九台,正用行动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迈向全域旅游时代

  做好旅游业发展的大文章,九台区委、区政府顶层设计、深度谋划,着眼世界,着眼未来,对区内的山水生态、冰雪运动、民俗文化、乡村农家、主题节庆、休闲采摘等优势资源,精“梳妆”,巧“打扮”。用绚烂多姿的旅游资源,编织出丰富多彩的旅游故事、旅游文化、旅游线路、旅游产业,向着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重要节点城市坚实迈进。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以幸福感为准绳,以共享、共生为依归,以智慧化为手段,以规划创新为保障,九台,将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据此规划全域旅游新模式,将全域旅游构建成有板块有廊道的网状格局、一个又一个的旅游场、一个围绕价值链展开的全新生态圈、一幅幅历史人文与自然相存相依的关系图,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真正重视起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把旅游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来对待,甚至包括在落实中央的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充分重视旅游所能起到的发动机作用,是彻彻底底的“旅游+”,放大了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竞争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九台区依托各类旅游资源优势,打出六张旅游特色牌,不断提升旅游形象知名度和旅游品牌影响力,受到了省内外大批游客的青睐。

  山水生态特色牌。九台拥有“松花江、饮马河、卡伦湖”等一江三河八库,地表水含量丰富,拥有“大黑山脉、八台岭、碧水庄园”等一脉五峰十景,森林覆盖率达到36%,是长吉都市绿肺和天然生态氧吧。

  冰雪运动特色牌。连续举办了冰雪旅游节、冬季徒步大会,目前,庙香山滑雪场已经成为吉林省冬季滑雪胜地,打造了夜景灯光秀,开通了夜场滑雪时段。全区重点推出了“冰雪+冬捕”“冰雪+过年”“冰雪+大集”“冰雪+民俗”等冰雪旅游产品。

  民俗文化特色牌。九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萨满文化之乡”“中国满族剪纸艺术之乡”和“中国鹰猎文化之乡”,打造了东北第一家农民博物馆,涵盖了东北农耕文化、渔猎文化、萨满文化,形成了民俗表演、藏品展览、年俗大集、民俗美食等民俗特色。

  乡村农家特色牌。围绕着修建的小长白山百里山水画廊,打造了马鞍山徒步露营、八台岭健体登山、四棱山采风踏青等精品乡村旅游线路10余条。发展了碧水庄园度假村、雨航山庄、浅水湾休闲园、融盛休闲文化园等乡村休闲度假场所20余家。生态绿色农家院已成为九台乡村旅游的靓丽品牌。

  主题节庆特色牌。春季举办杜鹃花旅游节和山野菜美食节;夏季举办消夏文化旅游节;秋季举办金红苹果采摘节;冬季举办冰雪文化旅游节。九台以节庆活动大宣传,创响九台旅游大品牌,带动旅游经济大发展。

  休闲采摘特色牌。依托土们岭盛产的山芹菜、刺五加、婆婆丁等山野菜这一优势,打造“美食山野菜,魅力土们岭”采摘品牌,依托上河湾盛产的123小苹果、香瓜、李子等水果打造“瓜果飘香地,大美上河湾”采摘品牌。还发展了蓝莓园、草莓园,红菇娘种植基地、大榛子种植基地。

  今日的九台,是休闲采摘的乐园、避暑度假的天堂、滑雪娱乐的世界、旅行者留恋忘返的地方。旅游火了,日子美了,置身这里,心,顿时醉了。

  温暖民心的幸福乐章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九台区努力打造民生改善的升级版,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奏响了集脱贫攻坚、优化办学、扩大就业、全民参保、社会治理等多点开花、协调并进的民生发展乐章。

  倾心最多的是惠及大众的“大民生”,倡导最多的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大救助”,解决最多的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大难题”——重视民生,成为九台施政中的突出主题;改善民生,正在各个领域里开始新的突破;保障民生,逐步化作一项项具体部署。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建机构、强机制,严排查、细核实,抓统筹、夯责任,出实招、见成效,九台重点实施种植养殖、电商、旅游等三类扶贫项目,帮助困难群众脱贫。今年年底将有17个贫困村可摘帽,到2019年底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九台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了政府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体系。五年间,开发城镇就业岗位37350个,城镇新增就业28960人,创业促就业成功项目1305个,带动就业9420人。先后投资近3000万元,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近7000万元,用于大学生创业园园区发展建设。目前,大学生创业园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入园创业孵化企业34家,创业团队110人,带动420名大学生就业,完成创业培训实训2030人。

  保基本,上水平,构建民生保障安全网。“现在不仅参加了新农合,看病有了保障,每个月还能领到几百元的低保金,虽然不多,但买些生活必需品足够了。”刚领到低保金的马建谈起现在的生活,微笑着点了点头。九台区率先在长春地区实现了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现了补偿标准与长春“同城同待遇”。目前,九台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5.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工伤保险参保4.5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4.3万人,大额医疗保险参保5.7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1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保持稳定、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实施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建设工作。

  补短板,促公平,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九台着力加快医疗、教育、交通等社会事业发展,让每一位群众公平享受各类社会服务,增强生活幸福感。全力推进区人民医院异地整体搬迁新建,推进生殖保健院和妇幼保健所整合,完成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2000平方米新建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全区现有民营医疗机构9家。累计投入资金约6000万元用来改善辖区内幼儿园和学校的教学环境,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完成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总工程量的80%,对51台燃煤锅炉提标进行了改造,城区内20家重点餐饮企业全部安装了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城区“数字九台”补点加密240个高清探头,平安九台织就公共安全网。

  “让人民幸福”,是九台区上下对发展的本质要求,更是九台区委、区政府最响亮的政治宣言。始终保有民生情怀的九台,将让85万居民过得越来越好。

  党建为魂促发展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春市九台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神经末梢”,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改革创新中彰显党建生命力。

  队伍建设提升党建活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得到强化。实施自主选学、全员轮训、重点提升、行动解题和岗位锻炼“五训工程”,对区管干部进行系统化、多元化培训。每年定期举办领导干部进修班、新任干部提升班、后备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对区管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全员轮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和重点突破项目认领工作,把“一线工作日”“双岗双责”等活动拓展到农村、企业、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窗口单位,在全区开展“千名干部下村屯,万名党员进农户”活动,实施“党建聚民、政策安民、产业富民、基础利民、文化乐民”五个行动计划。细化完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采取政绩分析错位跟踪法、差异考核法,准确评价班子和干部。探索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干部创业干事松绑减压。

  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几年来,九台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能动性,释放最大能量,为百姓做实事,受到一致好评。提出农村党建“干部有责、集体有产、党员有家、群众有梦、乡村有样”的五有目标,全力实施幸福九台计划、创业帮扶行动和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积极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从美丽村部抓起、村书记培养从致富能人抓起、农民致富从村书记致富抓起、现代农业从合作社抓起、集体经济发展从盘活资产抓起等“五抓”举措,打造九台农村党建品牌。设立非公党建基金,设立党员红旗责任区、先锋示范岗位,开展“红色轻骑兵”活动,坚持企业党建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推进企业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组织建设,组建志愿服务联盟,激发服务企业发展热情。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部门单位,各类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委会、老年协会、物业管理公司等各类自治组织及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社区党建模式,建设城市居民共同生活体,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人才工作保障作用凸显。研究人才政策机制创新,设立人才工作资金,明确具体激励政策。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人才、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融合对接、优化配置。建立人才改革试验区,健全完善柔性引才制度机制,围绕产业发展,培育乡土实用人才,建设孵化基地,打造人才工作品牌。

  浓墨重彩绘新城

  远眺九台,蓝天之下,一轴多彩的城市画卷徐徐展开:

  城中央,风景秀丽的小南河犹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城北,老城立满了鳞次栉比的亮丽楼盘,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城市图景;城南,省级工业园区内整齐的工业厂房连成片,昭示着这座现代工业化新城的勃勃生机;城西,依水而建的生活小区环境雅致,新的城市版图正舒展胸怀,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几年来,九台区以“一城提升、两区联动”的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不断完善城区功能,打造百姓幸福感极强的宜居之城,加快推进城市改造提升步伐。顺民意、解民忧,重点解决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下大力气祛除“城市病”,疏解整治促提升,攻坚克难,要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城市面貌的变化。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打开城市发展框架。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九台区抓住建设哈长城市群的历史机遇,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构筑九台“一城两区”的空间结构。九台老城区提升改造;九台经济开发区坚持“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扩规模、强实力,加快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空间结构、城乡结构优化调整。空港经济开发区主动融入新区、无缝对接,支持新区的建设与发展。

  完善城市自身功能,让百姓生活更无忧。九台区把完善城市功能设施为重点,从关系百姓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给市民提供安全、便利的基础服务。五年来,九台14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遍地开花,新建各级公路1000多公里,新建、改造各类桥梁54座。实施了净水厂扩容、车间及设备维修等项目,新建了2座清水池。新建1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万吨,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均达到95%以上。实施小南河污水管线迁移工程,建设污水管线24公里。撤并了供热小锅炉房、新建5台80吨热水锅炉的热源厂1座并投入运营,新建换热站33个、一次管网33公里、改造二次管网92公里。

  保障居民生活质量,打造怡人宜居之城。“我家老房子都十几年了,托政府的福,房子变漂亮了,住着都能乐出声来。”九台区“暖房子”改造工程的受益者杨晓霞大娘乐呵呵地说。五年间,九台区建设城市棚户区回迁房11077套,总建筑面积91.17万平方米,总投资39.3亿元。改造农村危旧房屋3828户,水冲厕所1.2万户。共改造“暖房子”466栋,建筑面积202.59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1562户。

  “骨架”在拉开,“血脉”在畅通,“面孔”在变美……九台,正向一座更加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国际化城市奋力迈进。

  

  

核心价值观大型景观作品彰显文明。(资料图片)

  

  “美食山野菜魅力土们岭”中国吉林·九台第二届(天景)山野菜美食节在土们岭金穗山庄隆重开幕。(资料图片)

  

  美丽家园。(资料图片)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为主题的系列电视连续剧《多彩庄稼院》开机仪式现场。(资料图片)

  

  九台区积极开展党日活动。(资料图片)

  

  城区新貌。(资料图片)

  

  九台马大山。(资料图片)

  

  让文明浸染城市底色

  车辆停放有序,街道整洁亮丽,机动车礼让行人,乘客主动为有需要的人让座,志愿服务温暖贴心……走进长春市九台区,总能与文明不期而遇,一股股文明清流沁人心脾。

  长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作为长春市最年轻最富有活力的新区,撤市设区两年多的九台首次被纳入测评体系,掀起了一场文明创建攻坚战。

  创城成果大家享,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坚持最高标准、付出最大努力、追求最佳结果”,创建伊始,九台区委书记史长友就为全区文明创建划定了标准。

  半年来,九台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单位、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协同、密切配合。以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提升来衡量我们工作的实际成效,让群众知情监督参与,让全社会形成共建迎检的合力。”九台区区长李洪亮坚定地说。

  事实正是如此。

  全区上下树立了“一盘棋”的思想,实行了“一把手”负责制,对创建任务进行层层包保。实行“谁丢分、问谁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并签订了责任状。

  研究建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和治疗“城市病”的措施办法,确保整治工作不反弹,一次性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以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社会治安等为重点,九台区制定完善了《九台区市民文明公约》《十不行为规范》等规范准则,形成以制度规范市民行为、靠制度养成良好习惯、用制度破除陈规陋习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启动了城乡环境秩序整治专项行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大对橱窗广告清理和城区废品收购站的清理力度。

  营造文明大环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九台启动了创城主题彩铃,开展中小学校创建文明城主题班会,启动“清晨诵诗一首、间操演礼一则、午后习字一法、放学赏乐一曲、经典日读一页”的五部曲,充分发挥村屯好人评选、志愿服务的影响力,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置电子屏幕、宣传栏等方式,营造安定和谐、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

  人人都是“主人翁”,自觉行动,共创共建。倡导九台“微文明”,弘扬中华“大文明”,大力推动“做一个有文化的九台人”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开展,向市民发出了《做一个有文化的九台人》的倡议,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九台区交警大队与仁爱志愿者协会联合开展了以“交通安全我参与”为主题的志愿活动,志愿者们走上街头积极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纠正、制止不文明行为,对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

  从社区到学校,从景区到街头,全民参与汇聚的强大正能量,正让一幕幕文明剪影从“风景”变为“风尚”,让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有了温度,让方圆之内的文明有了厚度。

  文明,浸染了九台的城市底色,温暖生动,深入人心。

  写好生态大文章

  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九台区着力写好生态大文章。

  举生态旗,“绿色资本”红利多。九台区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在生态面前,再小的地方也不能破坏;在保护面前,再大的诱惑也不能动心,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发展成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本。

  经过五年的努力,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为先”不动摇,在“绿满九台”、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上不遗余力,共投入1亿元完成植树造林8.7万亩,栽植各类树木2000万株,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以上,社会各界捐献设立“绿满九台”基金1000万元。

  走生态路,环境改善惠民生。几年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连续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三项治理行动。饮马河九台段40家砂场全部关停,采石企业由54家整合到31家。退耕还林7.5万亩。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9%,垃圾处理率达到100%。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积2000公顷。建设市级生态村50个,省级生态镇1个,东湖镇获得国家级生态镇殊荣。开展奋战150天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行动。处置违规灯箱、广告牌200余个,清除野广告3万余条,对占道经营、路边烧烤、违规停车进行了重点整治。

  打生态牌,发展底色“绿”意浓。几年来,九台区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由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向高端的科技产业转变;由高耗能的污染产业向环保节能产业转变;由工业化为主导向工业化和服务业双拉动转变。

  着力发展以绿色核心科技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环保型产业,以循环经济园区为重点,推动资源再生、污染治理、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用活、用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力打造庙香山、马鞍山等生态旅游品牌。规划创建绿色生态示范区,积极推进与主城区在城市景观、公共绿地、环城绿带的融合衔接,全力打造长春东部绿色生态屏障。

  九台,正用行动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迈向全域旅游时代

  做好旅游业发展的大文章,九台区委、区政府顶层设计、深度谋划,着眼世界,着眼未来,对区内的山水生态、冰雪运动、民俗文化、乡村农家、主题节庆、休闲采摘等优势资源,精“梳妆”,巧“打扮”。用绚烂多姿的旅游资源,编织出丰富多彩的旅游故事、旅游文化、旅游线路、旅游产业,向着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重要节点城市坚实迈进。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以幸福感为准绳,以共享、共生为依归,以智慧化为手段,以规划创新为保障,九台,将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据此规划全域旅游新模式,将全域旅游构建成有板块有廊道的网状格局、一个又一个的旅游场、一个围绕价值链展开的全新生态圈、一幅幅历史人文与自然相存相依的关系图,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真正重视起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把旅游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来对待,甚至包括在落实中央的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充分重视旅游所能起到的发动机作用,是彻彻底底的“旅游+”,放大了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竞争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九台区依托各类旅游资源优势,打出六张旅游特色牌,不断提升旅游形象知名度和旅游品牌影响力,受到了省内外大批游客的青睐。

  山水生态特色牌。九台拥有“松花江、饮马河、卡伦湖”等一江三河八库,地表水含量丰富,拥有“大黑山脉、八台岭、碧水庄园”等一脉五峰十景,森林覆盖率达到36%,是长吉都市绿肺和天然生态氧吧。

  冰雪运动特色牌。连续举办了冰雪旅游节、冬季徒步大会,目前,庙香山滑雪场已经成为吉林省冬季滑雪胜地,打造了夜景灯光秀,开通了夜场滑雪时段。全区重点推出了“冰雪+冬捕”“冰雪+过年”“冰雪+大集”“冰雪+民俗”等冰雪旅游产品。

  民俗文化特色牌。九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萨满文化之乡”“中国满族剪纸艺术之乡”和“中国鹰猎文化之乡”,打造了东北第一家农民博物馆,涵盖了东北农耕文化、渔猎文化、萨满文化,形成了民俗表演、藏品展览、年俗大集、民俗美食等民俗特色。

  乡村农家特色牌。围绕着修建的小长白山百里山水画廊,打造了马鞍山徒步露营、八台岭健体登山、四棱山采风踏青等精品乡村旅游线路10余条。发展了碧水庄园度假村、雨航山庄、浅水湾休闲园、融盛休闲文化园等乡村休闲度假场所20余家。生态绿色农家院已成为九台乡村旅游的靓丽品牌。

  主题节庆特色牌。春季举办杜鹃花旅游节和山野菜美食节;夏季举办消夏文化旅游节;秋季举办金红苹果采摘节;冬季举办冰雪文化旅游节。九台以节庆活动大宣传,创响九台旅游大品牌,带动旅游经济大发展。

  休闲采摘特色牌。依托土们岭盛产的山芹菜、刺五加、婆婆丁等山野菜这一优势,打造“美食山野菜,魅力土们岭”采摘品牌,依托上河湾盛产的123小苹果、香瓜、李子等水果打造“瓜果飘香地,大美上河湾”采摘品牌。还发展了蓝莓园、草莓园,红菇娘种植基地、大榛子种植基地。

  今日的九台,是休闲采摘的乐园、避暑度假的天堂、滑雪娱乐的世界、旅行者留恋忘返的地方。旅游火了,日子美了,置身这里,心,顿时醉了。

  温暖民心的幸福乐章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九台区努力打造民生改善的升级版,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奏响了集脱贫攻坚、优化办学、扩大就业、全民参保、社会治理等多点开花、协调并进的民生发展乐章。

  倾心最多的是惠及大众的“大民生”,倡导最多的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大救助”,解决最多的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大难题”——重视民生,成为九台施政中的突出主题;改善民生,正在各个领域里开始新的突破;保障民生,逐步化作一项项具体部署。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建机构、强机制,严排查、细核实,抓统筹、夯责任,出实招、见成效,九台重点实施种植养殖、电商、旅游等三类扶贫项目,帮助困难群众脱贫。今年年底将有17个贫困村可摘帽,到2019年底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九台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了政府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体系。五年间,开发城镇就业岗位37350个,城镇新增就业28960人,创业促就业成功项目1305个,带动就业9420人。先后投资近3000万元,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近7000万元,用于大学生创业园园区发展建设。目前,大学生创业园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入园创业孵化企业34家,创业团队110人,带动420名大学生就业,完成创业培训实训2030人。

  保基本,上水平,构建民生保障安全网。“现在不仅参加了新农合,看病有了保障,每个月还能领到几百元的低保金,虽然不多,但买些生活必需品足够了。”刚领到低保金的马建谈起现在的生活,微笑着点了点头。九台区率先在长春地区实现了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现了补偿标准与长春“同城同待遇”。目前,九台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5.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工伤保险参保4.5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4.3万人,大额医疗保险参保5.7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1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保持稳定、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实施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建设工作。

  补短板,促公平,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九台着力加快医疗、教育、交通等社会事业发展,让每一位群众公平享受各类社会服务,增强生活幸福感。全力推进区人民医院异地整体搬迁新建,推进生殖保健院和妇幼保健所整合,完成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2000平方米新建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全区现有民营医疗机构9家。累计投入资金约6000万元用来改善辖区内幼儿园和学校的教学环境,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完成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总工程量的80%,对51台燃煤锅炉提标进行了改造,城区内20家重点餐饮企业全部安装了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城区“数字九台”补点加密240个高清探头,平安九台织就公共安全网。

  “让人民幸福”,是九台区上下对发展的本质要求,更是九台区委、区政府最响亮的政治宣言。始终保有民生情怀的九台,将让85万居民过得越来越好。

  党建为魂促发展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春市九台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神经末梢”,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改革创新中彰显党建生命力。

  队伍建设提升党建活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得到强化。实施自主选学、全员轮训、重点提升、行动解题和岗位锻炼“五训工程”,对区管干部进行系统化、多元化培训。每年定期举办领导干部进修班、新任干部提升班、后备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对区管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全员轮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和重点突破项目认领工作,把“一线工作日”“双岗双责”等活动拓展到农村、企业、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窗口单位,在全区开展“千名干部下村屯,万名党员进农户”活动,实施“党建聚民、政策安民、产业富民、基础利民、文化乐民”五个行动计划。细化完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采取政绩分析错位跟踪法、差异考核法,准确评价班子和干部。探索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干部创业干事松绑减压。

  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几年来,九台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能动性,释放最大能量,为百姓做实事,受到一致好评。提出农村党建“干部有责、集体有产、党员有家、群众有梦、乡村有样”的五有目标,全力实施幸福九台计划、创业帮扶行动和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积极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从美丽村部抓起、村书记培养从致富能人抓起、农民致富从村书记致富抓起、现代农业从合作社抓起、集体经济发展从盘活资产抓起等“五抓”举措,打造九台农村党建品牌。设立非公党建基金,设立党员红旗责任区、先锋示范岗位,开展“红色轻骑兵”活动,坚持企业党建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推进企业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组织建设,组建志愿服务联盟,激发服务企业发展热情。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部门单位,各类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委会、老年协会、物业管理公司等各类自治组织及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社区党建模式,建设城市居民共同生活体,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人才工作保障作用凸显。研究人才政策机制创新,设立人才工作资金,明确具体激励政策。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人才、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融合对接、优化配置。建立人才改革试验区,健全完善柔性引才制度机制,围绕产业发展,培育乡土实用人才,建设孵化基地,打造人才工作品牌。

  浓墨重彩绘新城

  远眺九台,蓝天之下,一轴多彩的城市画卷徐徐展开:

  城中央,风景秀丽的小南河犹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城北,老城立满了鳞次栉比的亮丽楼盘,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城市图景;城南,省级工业园区内整齐的工业厂房连成片,昭示着这座现代工业化新城的勃勃生机;城西,依水而建的生活小区环境雅致,新的城市版图正舒展胸怀,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几年来,九台区以“一城提升、两区联动”的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不断完善城区功能,打造百姓幸福感极强的宜居之城,加快推进城市改造提升步伐。顺民意、解民忧,重点解决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下大力气祛除“城市病”,疏解整治促提升,攻坚克难,要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城市面貌的变化。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打开城市发展框架。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九台区抓住建设哈长城市群的历史机遇,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构筑九台“一城两区”的空间结构。九台老城区提升改造;九台经济开发区坚持“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扩规模、强实力,加快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空间结构、城乡结构优化调整。空港经济开发区主动融入新区、无缝对接,支持新区的建设与发展。

  完善城市自身功能,让百姓生活更无忧。九台区把完善城市功能设施为重点,从关系百姓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给市民提供安全、便利的基础服务。五年来,九台14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遍地开花,新建各级公路1000多公里,新建、改造各类桥梁54座。实施了净水厂扩容、车间及设备维修等项目,新建了2座清水池。新建1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万吨,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均达到95%以上。实施小南河污水管线迁移工程,建设污水管线24公里。撤并了供热小锅炉房、新建5台80吨热水锅炉的热源厂1座并投入运营,新建换热站33个、一次管网33公里、改造二次管网92公里。

  保障居民生活质量,打造怡人宜居之城。“我家老房子都十几年了,托政府的福,房子变漂亮了,住着都能乐出声来。”九台区“暖房子”改造工程的受益者杨晓霞大娘乐呵呵地说。五年间,九台区建设城市棚户区回迁房11077套,总建筑面积91.17万平方米,总投资39.3亿元。改造农村危旧房屋3828户,水冲厕所1.2万户。共改造“暖房子”466栋,建筑面积202.59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1562户。

  “骨架”在拉开,“血脉”在畅通,“面孔”在变美……九台,正向一座更加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国际化城市奋力迈进。

  

责任编辑:张玉


广深人力派遣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2 18:38:39
  圆岭劳务外包公司蛇口临时工  加强东西部 州民政局积 消防支队圆 贵州省脱贫 贵州省今年 黔西南州教 春节消费拉 黔西南复式 李淞同志出 布依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