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临空经济” 西咸助力大西安腾飞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政协主席、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岳华峰在参加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时,郑重提交了关于促进西安发展临空经济的提案,他明确表示,将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加快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枢纽争取最大支持。
近年来,西安“临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建立了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航空物流产业增长较快。对此,岳华峰3月4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西安处在中国版图的中心,其区位禀赋以及形成的航空航天、教育科研、文化旅游等优质资源,在构建连接亚太经济圈、欧洲经济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经贸、人文交流合作的门户枢纽,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航空运输时代的来临,让以现代大型枢纽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有着强劲动能的经济发展方式。当前,国际学术界甚至有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继海运、内河航运、铁路和高速公路之后,航空时代是推进大都市发展的“第五波浪潮”。而围绕大西安腾飞,无论是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还是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物流大通道、商贸大平台、自贸大发展”,其核心均离不开“临空经济”,可以说,立足“临空经济”,让西咸新区找到了突破的方向,抓住了助力大西安崛起的历史性机遇。
西咸发力“临空经济”
临空经济,简言之,就是以航空货流和商务人流为支撑的经济。当今世界,以航空运输为指向,形成以临空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共识。在这方面,依托全球最大客流枢纽中心地位形成的亚特兰大空港城,和以打造中东最大航空制造基地的阿布扎比,都是个中的佼佼者。
不过,与国外大型空港城市相比,西咸新区发展临空经济的优势,也可谓得天独厚。地处大西安新轴线、新中心,背靠发达完善的铁路、公路网络,规划建设中的包海高铁,还将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辐射“呼包鄂榆、关中、成渝、长株潭、北部湾”等城市群。而更具优势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无疑是整个西安最高端的对外门户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地方,从目前机场2小时航程看,几乎可覆盖全国70%的国土面积;而3小时航程,则可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已开通的国内外140个城市的271条航线,其72小时过境免签业已实现。而纵观机场的吞吐量,1995年时仅为两百万人次,2015年11月,便突破了三千万人次,2017年12月,咸阳国际机场的吞吐量又一举突破了4000万人次大关。在《2017年世界前百位主要机场排名》中,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跃居到了第45位……
如此吞吐量,使西咸新区在抓手“临空经济”,打造国际航空枢纽上,有了底气。新区空港新城是民航总局批复的国家航空城实验区,近年来,通过发展以航空物流、航空维修为主导的服务业,并通过深化与海航集团的合作,着力打造“物流4.0”版本,预计到2020年,西咸新区的货邮吞吐量会达到50多万吨,客运吞吐量5000万人次,进入“全国前六”。与此同时,依靠航空物流不断拓展各类融资渠道,通过设立综合保税区让物流与保税的优势相互叠加,西咸新区还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条件。此外,为了快速发展,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还制定了与时俱进的开发建设思路,不光适时提出建设LED产业基地、西部飞机维修基地等重大项目,还在保税物流的基础上,增添了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容。
在全力建设第四代国际空港城市过程中,西咸新区大力发展以保税物流和飞机维修为核心支柱产业,让自身具备发展“临空经济”绝佳优势。毋庸置疑,这种让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西北地区最大的航空物流枢纽和国内功能最完善的空港综合保税区三大平台完美联合对接的模式,是西咸稳步推进临空经济最闪耀的亮点之一。
然而,优势、成绩虽明显,短板也不能忽视。如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相比国内17个临空经济发达省市,还仅有一个保税物流中心,尚未获批综合保税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此外,长安货航一直未能获得正式批筹,仅有的4个空港指定口岸,令航空货运基础资源保障不足。对此,岳华峰在提案中建议国家民航局加快对长安货航运营资质、货运飞机引进、国际国内航线开辟、新增航班时刻的审批力度,力争让长安货航在2018年下半年投入运营;同时建议海关总署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监管服务平台设在空港新城,使西安形成跨境电商“双平台运行、双试点推进”的格局。岳华峰还表示,要与海关、国检部门协调,支持空港新城设立国际快件产业园区,尽早实现节假日“预约通关”及“7×24小时”常态化轮班制度,落实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制度。
随着获批“国家中心城市”,以“打造具有更大辐射范围和集聚能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的大西安,无疑将利好频出,届时西咸临空产业的发展空间,无疑将会十分广阔。
“三个经济”缺一不可
发展“临空经济”,实际与“三个经济”相辅相成。陕西是古丝绸之路起点,也是一个科技和教育大省,更重要的,还是对外开放的门户。2018年2月23日,省委书记胡和平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调研时强调,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以打造“国际运输走廊”“国际航空枢纽”为抓手,加快形成航空高端带动、铁路公路无缝衔接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正是以建设“国际运输走廊”和“国际航空枢纽”为目标,近年来,西咸新区加快发展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建设,并在形成航空高端带动、高铁与地铁等交通无缝衔接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乃至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方面,肯花大力气,下大工夫。据西咸新区管委会介绍,从现在起到2020年,新区道路里程会达到1000公里,区内主干道道路网与西安、咸阳城市主干道及各功能板块之间实现无缝对接,形成畅通南北东西的道路网;并且以8条高速、3条国道和1条省道为交通主动脉的对外公路网络,新建包茂复线泾河立交、绕城西咸立交、机场专用高速秦汉立交、西宝新线沣泾大道立交等4处立交工程,也会全面融入陕西米字型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的道路,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游览观光,很快将轻松实现……
为了加快发展,着力打造“三个经济”,西咸新区依托空港及自贸区的优势,通过系统发展物联网和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并以此来吸引国际资金、商品、物资、人员、技术等经济要素自由流动;据悉,目前西咸新区已将空港新城定位为“以临空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大西安交通物流枢纽和空中门户,集商贸物流、国际航空服务、文化创意、生态宜居和科研创新为一体的大西安航空服务功能区”,并选取了全球一流公司开展了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确定了“一轴系两核、两环联四区”的城市空间格局——即以航空城脊柱为轴,连接T5站前商务区东门户和航空企业中央商务区西门户两个中心,以机场服务环和城市发展环两个交通环线串联临空科技及物流、商贸及创新发展、都市生活及服务、田园农业等四大片区。
在这样的布局下,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临空物流产业集群正依托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加快形成,有望在3至5年内成为西部最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之一。而三星、西门子、IBM、美国强生等1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进驻西安后的国际货源,对空港新城建设国际航空物流枢纽提供强有力地支撑。随着不断发展,西咸新区会以航空运输为指向,在经济发展中不断促动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从而于机场周边逐渐形成经济发展走廊、临空型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的集群,并最终构成以临空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经济模式。
美好的愿景在招手,她所孕育的经济也是开放的、国际化的;从构建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打造高端门户经济,到促进流动经济,西咸新区在临空产业基础上推动“三个经济”,可谓谋定而后动,胸有成竹。
构建空中门户 助力愿景实现
按照临空经济的发展特点,机场周边会集聚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一种具有现代服务特性特征与新经济时代特征的新型产业。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就是为发展临空经济,所进行的一项规模宏大、功能复杂,且具有极强的工艺性和综合性的工程。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国家民航总局“十三五”规划以及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的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的建设重点推进项目。据悉,项目所建设的T5航站楼设计总体规划布局,顺应了九宫格布局,注重城市传统美学与现代化的航空交通枢纽体系交汇融合,该航站楼的东航站楼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东交通中心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未来建成后,它将成为区域的核心交通功能性设施和城市综合服务体以及临空产业发展的平台,也将成为大西安的空中门户、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形象。
项目竣工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拥有3座巨型航站楼、2个卫星厅、18条指廊及4条跑道;依托T5航站楼及唐顺陵景观中心,形成“一轴、两心、三片区”的空间格局,即沿航空城脊柱形成的城市发展主轴,站前商务中心和唐顺陵景观中心,站前商务综合区、总部商务区和产业研发商贸区等三大片区。毫无疑问,未来这里将成为城市综合服务体以及临空产业发展的平台,大西安的空中门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展示的是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形象,
据了解,围绕加快发展“三个经济”,西咸新区将提前做好机场远期旅客量达到1.2亿人次、货运量突破200万吨的交通保障,同时不断完善空港新城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优化人居环境,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进而提高空港新城人气。预计到2025年,西咸新区的入区企业将超过2000家,产值达到1500亿元,届时,随着梦想照进现实,美好的大西安愿景将无比接近……
“集聚”打造“硬实力”
有了综合交通枢纽做基础,物流发展为先导,西咸新区完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聚集,打造硬实力,便有了“加速度”。
在西咸新区的硬实力构成中,多产业“集聚”,科研转化,硬科技等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关键词,在这些关键词后面,是西咸新区谋求从硬科技到硬实力发展的决心和动力;如在多产业“集聚”的一盘棋里,先进制造业是基础中的基础;在这方面,西咸有两个“大手笔”,一是建设秦汉新城汽车产业园,加快了宝能汽车的尽快落地;二是建设总投资100亿元的西电智能装备产业园,使之成为国际一流的电力设备制造产业基地;与此同时,依托西工大航空科学城,西咸新区重点发展无人机,打造空天地海无人系统产业链,并以智能制造为方向,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共享平台,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促进大数据产业化、商业化。
据西咸管委会相关人员介绍,有了产业集聚,还要重视研发转换,新区着力打造总投资230亿元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总投资350亿元的西工大翱翔小镇、“硬科技”小镇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科技创新谷。其中的“硬科技”小镇,均是以光电子技术、激光研发、3D打印、人工智能等为主的“硬科技”,通过形成硬科技产业的集聚,预计在2020年建成100万平方米的“硬科技”小镇。西咸新区将把国家的硬实力夯实,围绕科技创新领域全面实施专项培育与成果转化计划,有力助推西部崛起及国家核心技术突破发展。
随着产业集聚和科研研发转化所迸发出的强劲力量,西咸新区“临空经济”将厚积薄发,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实力,为推动“三个经济”,助力大西安腾飞,发挥巨大作用。 华商报记者 江宁/文 黄利健/图
深圳坪山劳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