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让钦州面朝大海产业花开

2019年02月21日289未知admin

1月17日上午11时许,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载着电器包材、精细板材等货物的集装箱搭乘中欧班列从钦州港火车东站缓缓驶出,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

这是首趟由广西发出直达欧洲的中欧班列,标志着广西钦州在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陆海枢纽城市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钦州市委书记王革冰表示,南向通道建设为钦州带来了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钦州必须最大限度地抓住机遇,将更多的资源、更多的项目、更多的要素吸引集聚到钦州,构建现代陆海产业体系,坚决不让“通道”成“过道”。

提前谋划不做“过道”

南向通道是钦州坚持陆海统筹,实现内外联动开放发展的基础,是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陆海枢纽城市的基础工程。

不过,也有人担心,钦州的大通道新格局,是否会成为单纯的“过道”?

“我们从大通道建设开始,就一直在谋划将大通道的优势释放出来,避免成为‘过道’。”王革冰说。在她看来,大通道必须陆上连通西南、华南等地区,海上以连通新加坡为关键节点直达东盟地区、走向全世界。在此基础上,再构建与钦州的要素资源相匹配的通道经济。

钦州市市长黄海昆告诉记者,要避免成为单纯的过道,关键在于自身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钦州充分利用南向通道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努力破除交通、资金等发展瓶颈,主动承接“高颜值、高素质”的产业转移,不断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做强实体经济。

黄海昆介绍说,近年来,钦州市加快打造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将更多的资源、更多的项目、更多的要素吸引集聚到钦州,最大限度地用好南向通道的机遇,构建现代陆海产业体系。

“随着南向通道建设的推进,钦州的海铁联运模式对于制造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强。”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强宗说。

在保税港区采访时,李强宗的这一说法得到了印证。钦州市委常委、保税港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雄昌说,一家名为金特安的新材料防爆轮胎制造公司已经决定将生产线从深圳搬到钦州保税港区。这家公司拥有60多项国际专利,2018年计划投资2.6亿元。

“从深圳到钦州,金特安看中的是这里距离东盟国家更近,有航运优势;而且保税港区正在洽谈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对于轮胎厂家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王雄昌说。

5年前,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所在地还是南海之滨的茫茫滩涂。如今,这里已是另一番景象:纵横交错的道路、现代气派的厂房、清新宜人的城市绿地。目前,中马钦州产业园已经吸纳了91个产业项目落户,总投资约900亿元,预计达产总产值逾1350亿元,实现税收80多亿元。

钦州市委常委、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朴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区位优势明显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加快了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探索以资本为导向的园区开发模式,积极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产业实力,为园区发展积蓄新的能量。

“钦州的产业发展有载体、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这是通道不会单纯成为‘过道’的重要保障。”王革冰说,钦州市将继续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打造石化等产业集群。坚持临港大工业和县域中小产业双轮驱动,建设临港配套产业园,促进县域向沿海发展。扩大与南向通道沿线城市的产业投资合作,发展“飞地经济”,搭建产业转移企业走向东盟市场的平台。以全产业链为方向,积极承接沿海和西南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吸引腹地企业和东部沿海企业到钦州设立生产加工基地。

大工业与白海豚同在

随着南向通道的贯通,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正在钦州加速动工落地。一个以石化、装备制造、造纸等产业集群为主要支撑的钦州正在加速崛起。不过,这个蓬勃发展的工业大市,也有着绿色娇柔的一面。

“我们不会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规模和增速。其他地区的经验和教训,时刻提醒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王革冰说。

说起钦州市保护生态环境的成绩单,黄海昆如数家珍。在他看来,最令钦州人感到自豪的,还是当地两张响当当的生态文明“名片”:红树林、白海豚。前者被誉为“海岸卫士”,后者则是“海上大熊猫”。

“这些年来,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协调好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创新实施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白海豚,并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下大功夫,始终坚持大工业与白海豚、红树林共存。”黄海昆说。

在钦州三娘湾,由于生态环境好,常年有野生中华白海豚栖居于此,堪称生态和谐的自然奇观,被誉为“中华白海豚之乡”。黄海昆告诉记者,钦州近海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看到野生中华白海豚的地方。三娘湾海域也是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和栖息地,是众多留鸟理想的栖息、觅食地。

良好的生态资源,也为钦州发展向海经济奠定了更好的基础。在三娘湾海域、七十二泾大蚝现代特色养殖示范区,连片的万亩蚝排一望无际。2016年,钦州市大蚝养殖面积达15.8万亩,产量24万吨,大蚝综合产值26亿元。“观最美内海,品蚝情美味”已成当地脍炙人口的宣传标语。

面朝大海,产业花开。“钦州因海而兴,向海发展一直是我们开放开发的战略方向。”王革冰表示,钦州将进一步巩固钦州“大工业与白海豚同在”的海洋生态品牌,全面提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和治理能力;同时,加快构建向海经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发展海洋一二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现代远洋渔业、沿海休闲渔业、滨海特色农业等,培育海洋新产业新业态,探索建立海洋经济产业集聚区。

(采访组成员:傅 华 齐 平 周骁骏 童 政 林火灿 杨开新 执笔:林火灿)


深圳布吉人力资源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14 12:24:02
  横岗镇西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沙头角劳务派遣公司  果洛州矛盾 海东地区召 海南州农村 海东地区民 海南州兴海 海南州共和 海西州1至 西宁市大通 海南州认真 海西州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