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从“奶油小生”到“娘炮”中国人审美经历了什么

2019年02月18日251未知admin

  原标题:从“奶油小生”到“娘炮”,中国人的审美经历了什么?

  “娘炮”一类现象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同结构不断得到媒介释放的自然结果。

  所谓“娘炮”,也就是过去说的男人行为举止类似女人的“娘娘腔”,随着近几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群走“柔弱美”路线流量明星的走红,不知不觉间进入到了主流舆论的批判视野。一些人担心,“娘炮”明星们会对那些小粉丝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产生影响,模糊他们的性别判断,侵袭整个国家的精神状态。

  实际上,“娘炮”一类现象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同结构不断得到媒介释放的自然结果。它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流行文化现象当中,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1988年,“王朔年”之前,现在已经身为“老戏骨”的唐国强、陈宝国等一批男演员,就因为面相英俊有阴柔气,而被戏称作“奶油小生”,与之清晰对应的,是后来以葛优、梁天为代表的所谓“丑星”。

唐国强年轻照(左)

  2004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横空出世,以李宇春、周笔畅为代表的中性风女歌手走红一时,被舆论调侃为“春哥”,这与当今流量“娘炮”明星已经非常类似。

李宇春早期照片

  为何青少年喜欢追捧性征模糊的“大哥哥、大姐姐”?这是他们在青春期这个心理和生理未成熟阶段,对自我的自然投射,而一旦完成性发育阶段,这种诉求将在绝大多数孩子身上自然消失。并不是有些人所担心的,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大趋势。

  而来自移动互联网的媒介迭代效应所催生的崭新商业模式,又把青少年的这种心理诉求不断释放,客观上放大了“娘炮”现象。一方面,粉丝应援文化、应援经济的力量,会刺激文化娱乐资本集聚和利用海量青少年粉丝;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大大增加了青少年关注到“娘炮”明星的概率,放大了他们的影响力。“娘炮”现象的出现给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构成了新问题,主流文化对“娘炮”现象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另一方面,近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对“娘炮”现象的“炮轰”说明,尽管“娘炮”被文化娱乐资本和粉丝经济所消费,看似实现了很大影响力,但其实际上并不能代表这个社会真正的主流文化娱乐消费,也远远达不到冲击主流价值的程度。同时,“娘炮”现象的产生,与女权及其背后的性别文化、性别关系、性别制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我们在讨论“娘炮”的同时,也应注意不要将男女性间的不同审美绝对对立起来,应注意性别话语的平衡。

  (本文作者孙佳山,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原标题:从“奶油小生”到“娘炮”的审美变迁)

点击进入专题:

“娘炮风”流行引争议:男性到底该有什么样的气质?

 

责任编辑:桂强


深圳观澜劳务中介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12 09:18:34
  坪山镇江岭竹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纸箱厂普工  省交通厅第 省司法厅我 海西州格尔 西宁市城中 西宁市首次 省交通厅2 青海湖管理 海东市国家 玉树州曲麻 果洛州党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