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两名青年学者因病逝世 一个37岁一个36岁

2019年02月21日586未知admin

  原标题:两青年学者因病逝世 一个37岁一个36岁

  注:作为资料使用,原文发表于2013-03-20

  30多岁,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最好的年纪。在家,是家庭的顶梁柱;在单位,也是业务的骨干。但是,近日,两个杰出的青年学者,一个36岁,一个37岁,突然离开了人世。这两名学者,一个是37岁的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副研究员张哲,一个是36岁的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晖,都在最美好的,英年早逝。

  36岁的张晖

  3月19日上午10点, 张晖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将要井喷的时候,却突然消失了。”说起张晖的去世,他的同事都很痛惜。张晖才36岁,毕业于南京大学,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的副研究员,是个杰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

  学术上、生活上的压力让他的身体严重透支

  同事眼中的张晖 “杰出的青年学者”

  当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上杨早时,他还没从上午的遗体告别仪式中缓过神来。杨早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跟张晖是同事。“杰出的青年学者,这个称呼,对张晖来说,当之无愧。”杨早说,张晖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成就非常突出,无论是项目、评奖,还是出版的书,都在研究所内遥遥领先。

  而张晖所在的古代文学研究所,曾是个大家辈出的地方,钱钟书﹑俞平伯﹑季羡林等大家都曾担任过这个研究所的学术委员。而张晖是这个研究所的新星。

  比同事多辛苦一倍

  “他就是一个纯粹的学者。”杨早说,跟张晖在一起,聊天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学术进行,不会聊生活,或者其他的东西。

  这一点,也得到了同事张剑的印证。在张剑的印象中,张晖无论跑到哪里,都会带上一本书。

  哪怕出去旅游,看完景点之后,其他人可能去逛街、采购,但张晖会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继续他的研究。

  从张晖的著作中,就可看出他的辛劳。从2006年进入社科院后,已经公开出版了10本专著,这些专著的含金量都比较高,杨早评价说,比如去年出版的《中国诗史传统》一书,就开辟了一个诗歌研究的新领域。

  除了已经公开出版的专著外,还有两本书,已经到了出版社,正在准备出版。而在张晖的遗稿中,同事们又发现了两本正在写的书。

  “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一个学者一年的正常生产量,一般是出一本书。”杨早说,但张晖最近三年,至少写了6本书,工作量至少是同事们的一倍。

  “他确实很累”

  “其实,我能感觉到,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生活上,对于张晖来说,都有不小的压力。”杨早比张晖早到中国社科院一年,单评职称,就花费了他们很多的心思。张晖从2006年进入社科院后,一直是助理研究员。

  职称迟迟不上去,不是因为学术水平不够,而是因为没有名额,必须退休一个,才能替补一个。一直到2012年底,张晖才评到了副研究员的职称。

  张晖的家庭压力也很大,有一个两岁的儿子,妻子在北京一所大学教书,收入也不高。“对于一些学者来说,想要在北京买房,很不容易。”同事张剑说,去年,张晖通过向亲友和银行借款,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正背负着巨大的债务,人却突然被压垮了。

  “他确实很累。”张剑说,孩子小,他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回家照顾孩子,哄完孩子睡觉后,自己再看书写作,这些书,大部分就是夜里写出来的。而且,张晖在写学术专著的同时,还是南方都市报专栏作者,常常写书评,给读者推荐好书。写一篇书评,至少需要阅读好几本书。这些工作都大大耗费了他的精力。

  身体突然垮去

  张晖是在3月15日,因突发脑溢血和急性白血病去世的,年仅36岁。“很突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杨早回忆说,事后想来,其实张晖的身体,还是有一些征兆的,比如经常感冒,发低烧,跟同事谈话少了,胃口也差了,也出现过眼底出血。但张晖并没有重视,只是头痛医头,感冒就吃点感冒药,发烧了挂个水,并没有系统性检查。还是常常熬夜工作。等发现了,一切全都晚了。

  37岁的张哲

  一张贴在东南大学校园内的讣告,让许多师生驻足。这张讣告,就贴在东大的信息栏内:张哲,男,江苏苏州人,一九七六年七月生,电气工程博士,副研究员,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7岁……

  再给他几年时间,可有更多的成果

  一位1976年出生的东大博士去世了!一位参加了他葬礼的网友说:“今早赶回南京参加了他的葬礼, 哭了,太可怜了……看着老老小小,他老婆致悼词回忆夫妻十年相识相恋的片段时,我们大老爷们儿都哭得稀里哗啦…… ”

  对于学者来说,三十七岁的年龄,本该是开始收获学术成果的阶段,但是近日,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电子学院)博士、副研究员张哲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37岁。昨天,东南大学为他举行了追悼会,他生前的同学对他的离去也扼腕叹息。“太可惜了,他还这么年轻,如果再给他几年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成果。”昨天下午,刚刚出席张哲追悼会归来的东大电子学院教师杨军,与张哲是研究生同学,说起张哲的离去,语气中充满惋惜。

  平时生活规律,查出胃癌后还没半年

  “他责任心很强,是一个很有担当的人,获这么多奖也是平时细致地工作积累下来的。”杨军说,现在汽车里配备的智能导航系统,最早就是张哲参与研究的。

  杨军介绍,张哲在院里一边做科研,一边教课,既有偏理论性的《数字信号处理》,也有偏应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这些课都挺难教的,要前期申请,通过学校教学督导组考核后才能任教,有的老师是申请不到课程的。而一学年两门课教下来,也并不轻松。”杨军回忆,张哲的知识面很广,研究领域从软件到集成电路。他平时也喜欢运动,还经常爬紫金山。

  但是,令杨军意外的是,张哲的离去实在太过突然。“去年11月学校组织体检,当时查出来他患了胃癌,但之前他身体并没有不适,直到住院之前体重也没有下降。”杨军说,张哲平时生活规律,突然患病、离世,令人唏嘘。

  两名学者英年早逝,也引发了一个话题,青壮年该如何保护自己?

  青壮年一年至少 要做一次体检

  江苏省级机关医院体检中心主任王建安说,一般40岁以下的青壮年,至少一年要做一次体检。在这些体检中,可以有效提前发现“三高”的征兆,也就是高血压、高血糖以及高血脂,这样可以有针对性预防。即使是白血病,有可能也会提前从体检中的血象里看出异常,早发现更加有利于后期治疗。

  鼓楼医院专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很多年轻人平时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心脏疾病,但是却突然出现急性心脏病发作,而且病情相当严重,主要原因出在紧张的工作环境和过度工作上,长时间疲劳工作会引起人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突发心律失常等紧急情况,严重者会导致猝死,俗称“过劳死”。

  不要以为年龄小 就可以消耗身体

  专家表示,青壮年不要以为自己年龄还小,就可以消耗身体。如果工作上长期硬拼,生活上长期熬夜,就可能引起因神经系统过度紧张,而导致的神经衰弱、溃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此外,长期睡眠不足,还会造成大脑受损,促使早衰。一日三餐不能正常按时进食,有些中年人因工作和学习紧张还会引起胃溃疡、低血糖,甚至引起昏迷、休克。

  另外,俗话说“四十以前人找病,四十以后病找人。”最关键的是,病痛不拖延:不少中年人时常感到活得很累,经常出现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还满不在乎地拖延就医,结果小病熬成大病,轻病拖成重病,以致失去治疗的良机。(顾媛 朱俊俊 金凤 刘峻)

责任编辑:张玉


深圳沙河人力中介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9 04:10:12
  深圳福永凤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坂田人力资源  普安县工商 全国、全省 黔西南州扶 州水库和生 同步小康出 兴仁限价供 兴仁工商局 兴仁国土资 坚持科学发 兴仁召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