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债研发中心建议三方面完善社融规模提高政策传导性

2019年02月19日174未知admin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9月22日讯

今日,中央结算旗下中债研发中心发布《社会融资规模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要完善社会融资规模、提高政策传导有效性应进一步完善社融规模统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综合运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渐进式转变。

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的模式。“二元传导机制”即央行无法直接影响最终目标,只能通过可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简洁调节,并通过中介目标传导到最终目标,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目的。“两中介目标”即从金融机构负债方统计的M2指标,以及从金融机构资产方统计的信贷规模指标,具有中介目标或监测指标的地位。

近年来,伴随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银行表外业务大量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明显增强,直接融资快速发展,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和工具日益多样化,M2和信贷规模作为中介目标或监测指标的有效性受到了质疑。为此,2010年11月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开始研究、编制社会融资规模指标。

中债研发中心认为,社融规模能否替代M2与新增贷款,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需要从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三方面加以考察。报告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上,分不同传导阶段构建VAR模型,并着重对脉冲响应和方差分阶分解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以及经济变量间的理论关系,即:货币政策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调控整体有效;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但是会引起通货膨胀。

此外,由于社融规模仅从居民部门进行统计,没有考虑地方债置换因素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因此报告在社会融资规模基础上加入政府融资重新构建VAR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新建指标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间相关性仍不高。据此,中债研发中心认为,现阶段社会融资规模是货币供应量的一个良好补充,但是不适合直接替代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中债研发中心提出完善社会融资规模、提高政策传导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一是,完善社融规模统计框架,提高准确性与科学性。建议联合各部门一起探讨社会融资规模的调整和统计工作,建立功能完善的部际沟通协调机制必不可少。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一些新的融资渠道的规模已不可小觑,如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等。我国在编制社会融资规模时应将上述因素考虑在内,使其更加全面和科学。

二是,保持合理社会融资规模与结构,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在对社融规模进行准确监测基础上找出社融规模与经济增长以及物价之间的关系,为社融规模设定合理的增长率。监管机构应审慎调控表内信贷并严格监控表外信贷,促进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的流通。同时,丰富直接融资市场产品、投资者的种类和数量,允许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进入直接融资市场,精简业务流程,实施标准化管理,缩短发行周期,由市场自由实现选择和淘汰功能,从而逐渐打造一个市场化、透明化的直接融资市场。

三是,综合运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渐进式转变等。在现实操作中,建议央行根据调控标的和目标选择适宜的政策工具,同时要兼顾货币政策所产生的物价效应和产出效应,并灵活、综合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做到尽量减少物价效应而增加产出效应。除此之外,要加强运用具有引导性和前瞻性的预调微调政策,对社会和市场预期进行合理管理,使货币政策在大众行为的配合下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江聃)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深圳梅沙劳务派遣服务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2 20:58:17
  观兰福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华富劳务派遣  眉山市多举 宜宾市人社 自贡市大安 成都高新区 广元市朝天 德阳市开展 眉山市丹棱 遂宁市实施 德阳罗江: 眉山市人社